第46章 當春乃發生
- 我們孤獨而偉岸
- 眉藏書
- 3361字
- 2020-01-17 15:56:39
大學畢業后唯一沒有真正進入公司工作過的一個同學就屬老發。他叫生發,老發,不過是大家對他習慣性的稱呼。
他的成績一般,相貌不出眾,大學也算是和我們很多人一樣蒙混過關吧。大學期間,他喜歡做一些兼職,最火的一次是幾乎全班同學都成了他的“員工”,為他挨家挨戶地收集WiFi,他給其他同學相應的報酬,過程中他具體怎么操作,我至今不懂,但后來聽老發自己說,光那時候他就賺了一兩萬塊錢。在同齡的很多人看來不可思議吧,我也覺得不可思議,甚至對他的膽識有所欽佩。
大學時,我和老發接觸交流的并不多,我對他的印象停留在:每次路過一個臟亂的宿舍,看到一個弓著背的同班男同學,穿著球衣球褲盤在筆記本電腦面前,一邊吃飯,眼珠一邊瞪著電腦屏幕;球場上時常看到他那不標準的三步籃,卻強打強干;他身上常披一件老舊的西裝。
畢業后我在本地工作時遇見他,那時候開始,我和他才算真正的接觸。我和另一個同學有正規的工作,他沒有,靠買網上搞活動的路由器倒賣給學生為營。我們都住在大學城附近,日子不好混,還得交房租,吃喝拉撒的費用他又是怎么來的,我們疑惑。聽說他剛畢業那會做了網上一些投資,一下子借了信用卡幾萬塊錢投進去,虧了,那是他最落魄的時候,所有曾獲的薄利在這次失敗中簡直如水滴大海一般微不足道,沒有人見他哭過,也很少人見他難過,聽了他的經歷,我們又對他這種打不死的生存能力和同班無人能及的膽識而倍感欽佩,而當我們總覺得自己很不幸的時候,想到老發,似乎又覺得略勝一籌,我們難道還更慘嗎?
空閑之余,我們會叫他過來吃飯,幾頓飯幾次酒,我和他便對彼此更熟一些。開始發現他有些許的哀愁了。哀愁于沒有女朋友!
我們總是催他趕緊找個正式的工作,穩定工作。畢業以來他對工作的記憶是什么呢?此前說過,他并沒有正式工作過,因為在實習階段,他就已經對“打工”置之度外了。心底似乎是:打工,這輩子都不可能的。
那時,他在學校附近找了個4S店實習,老板說,純當給他一個鍛煉的平臺,工資很低,愿不愿干?好,干吧。有一次錄資料到深更半夜,他也不覺辛苦,還跟同住的另一個男同學說,自己好慶幸學到了很多東西。那同學哈哈大笑,說,工資這么低,又干到這么晚,還覺得好?顯然那同學覺得他傻。
有一天,老板讓他去拔大棚上的草,終于點燃了他抑郁已久的心結。
“草!丫個蛋的,那叼毛讓我爬上去拔棚草。老子不干了!”老發記憶猶新,跟我們說起的時候,怒發沖冠。
“哈哈哈,哈哈哈……”老發自己也笑了,我們幾個人在夜色大學城的蓮花塘邊笑得人仰馬翻。我想這段經歷,成了他步入社會后的陰影了,從此就沒再面試工作過。
老發認可我們說的,先給自己穩定工作,畢竟父母年紀也大了,自己讀大學出來,至今家里極少能補貼家用,有時候家里反而會倒貼。心里多少有些過意不去。看到其他同學升職加薪了,他在群里總會附和一下。
難道每個人都會為別人的成就而共情地喜悅?當我們被比較的時候,心里總會有落差。附和的同時,好像又告訴自己:看吧,你好失敗,輸在了起跑線上(悔恨),不!他有后臺(不甘)。
亦或是跟自己說:看吧!同樣的學歷,他們可以,我也一定行,這是先鋒們勝利的號角,間接燎原到我。
真是五味雜陳的。
“唉,不管它,先找個女朋友。”老發說。
這樣的生活,找個女朋友實屬不易。他的家鄉平原多,凹凸不平的山丘水溝,那一帶的人大部分都用來種甘蔗。我好像能想到,這樣的境遇下,假如把女朋友帶回家,女朋友要么是當晚就跑了,要么是砍甘蔗手痛,隔天跑了。
我沒見他談過女朋友。可找女朋友,多半是部血淚史。感情里,你我都做了許多半途而廢的事,你我都想過全身而退的事。除非伯父伯母對你說:你要多少錢才肯離開我女兒?才容易釋懷。
成家立業?所有同齡人都在南下北漂,西征東突,疲于奔命呢。老發都還是不著急工作,不著急事業,這心得有多大呢?
“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里是這么說的。
我們相信老發只是機遇不足,風水輪流轉,也許某天會崛起呢?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我們也相信我們自己,摸爬滾打,或許多年后,哪怕不能大富大貴,也能小有成就吧。
但如今,我們這些已經參加過工作的,似乎比老發還要怯懦多了。磨掉了許多尖利的爪牙。在龐大的人群里,在激流勇進的高科技時代中,沒有安全感,那些退避三舍的人后來也沒打算東山再起。
幾個同學因為無法接受公司“以人為本”的制度而放棄實習。被恐嚇到打電話給班主任的幾個人已經順利辭職了,另一個驚嚇到賠了夫人又折兵,錢沒賺到,反而交了一兩萬違約金。可笑又可憐。
在社會洪流里,我們“千淘萬漉雖辛苦”,但“吹盡狂沙始到金”的可能性卻微乎其微。
我們茍活著。
我有一次在書城看到老發,不期而遇,讓我對他很是驚訝,因為他并不愛看書,又沒有約伴而來。原來他是想看一下車輛類書籍。
“你有空嗎?哪天有空,我看上了一臺車,你陪我去估個價。”老發私信我。他知道我當時的工作就是車輛評估師,況且我有電車,可以順便載他去。
隔天我們就去了,一臺馬自達,他很喜歡,讓我看看車況,以此評判車主要的價格是否合理。最后談崩了,車主揚長而去,我們在林蔭下的公路上聊著,我明白他是想買車倒賣賺個差價。
“哪來的錢?”我問。
“刷信用卡。”
信用卡,他有好幾張,自己的不夠,刷他姐的。
“那平日里吃喝拉撒和房租呢?”我問。
他的回答我最后理解得總是不清不楚的。在我看來,他不工作,肯定是身無分文了,畢業一兩年了,家里還供著他嗎?
有些人的生存能力,另一些人永遠不懂。一碗淡粥加點青菜,就能吃一天。我見過老發是這么吃的。有一次我從老家帶了泥鰍干上來去他那里煮,如果不是為了分享這份美味給他,我都不忍心去消耗他的分文。
我們又約了另一個車主,因為時間沒到,午后,我們就在大河邊等候。站在江水邊,逝者如斯,感覺我們都太渺小。當時,說真的想逃離一切,逃開一座現實的城,卻逃不過心里的圍城。想回鄉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你邁進了城,風華正茂,真要回家養老?
“接下來打算干嘛?”我問。
“想養豬。”老發說,他的父親的一個朋友有資源,所以想加入其中。
我當是回家養老!老發卻想要養豬。哈哈哈。
這時候如果能夠養得起豬,大概也不會有人嘲笑大學生的身份吧?畢竟養豬需要本錢。批量,養得起就是本事。可是老發的夢又破碎了,具體怎么不了了之我不清楚,只是知道后來他也沒干成。
老發如愿的用信用卡買下了一臺二手車。
“我們那里有幾個人靠收甘蔗,一個季節就賺了幾十萬,不過前期需要資金。”老發饒有興趣地說。仿佛假如自己也這么干,也能看到致富的希望。
他在甘蔗收成的季節里開著那臺二手車回了家。在甘蔗地里,把一片砍倒的甘蔗錄入視頻發給我們。
“哎喲,累死了砍甘蔗砍得……”視頻的原聲是這么說的。
“你們都有空嗎?過幾天我們那邊糯米節,一起去。”老發在群里說。
我們頭一回聽說糯米節,就去了。老發的家大部分還是老式的磚瓦房,只有一部分是水泥平頂。父母老實憨厚,笑盈盈地指揮老發把車倒回院子里,我們都在一旁觀望。家門不大,寬度和車差不多,考驗倒車技術。母親的手搖晃指揮,呼刷一聲,車門被門墻刮了一片。老發急匆匆下車。
“我靠!這一刮去了幾百上千塊,還想著賣個好價錢……刮去了一千塊……”老發臉色都變了,只怪老媽子指揮不當,“你還說往這邊打(方向盤),害我……唉……”唉得重重的,無奈后,隨同所有人的笑聲開懷而笑。
畢竟今天是個好日子,兄弟朋友齊了,吃飯喝酒圖個熱鬧。那一晚我們喝了很多酒,聊了很多天,聊到很晚。
我離開了本地,到了外地工作后就很少和老發有聯系。
某天他問我,怎樣剪輯視頻,用什么軟件。我和他說了一些我知道的東西,他知道我在學校也總愛玩視頻。
“以前投資錯了,現在買了臺相機,想拍視頻……”他說。
我們在微信里聊了一陣子。我才知道,他想走網紅路線。他給我介紹說,某某某國內外粉絲幾千萬,當時也點燃了我一點斗志。
我說,找個專題拍攝,創意創新,老發說自己還沒有更多好的想法。
路漫漫其修遠兮。每個人都還在這樣的年紀里上下而求索。未來在哪里,誰也不清楚,只是明白,奔跑就對了,希望一次次破滅,又一次次被點燃。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如果足夠努力了,際遇成熟了,不放棄終有驚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