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判詞的故事
  • 周愷
  • 2332字
  • 2019-12-06 17:39:10

古代判詞最高峰:《清明集》

這本書叫《名公書判清明集》,就其整體水平而言,是中國古代判詞中最好的。這是一本由當時的名人寫就的優秀的公文和判決書的合集,寫成于南宋晚期。“名公”就是指有名的人;書是文書;判就是判詞;“清明”指案件處理得清正明白。它與唐代的判詞不同。唐代是擬判,清明集則是實判,也就是真實發生過的判詞。所以這本判詞集的選擇標準也不是辭藻華麗,而是“清明”,即案件處理得公正。

為什么說他是我國古代判詞中的最高峰呢?有兩個外部條件:一是宋代是我國古代法制最發達的一個朝代。陳寅恪先生說過:“中華文明的發展造極于趙宋。”那是一個商品經濟和法律制度極度發達的社會。許多法律制度在今天看起來都是極為合理的。二是宋代是我國文人地位最高的一個朝代。在這本判詞集中,時刻可以體會到審判官思想的自由與灑脫。這是其他朝代所不具有的。這對于法官的法律適用和文字表達是極為有利的。

但這部書在史學界的名聲卻遠遠大于在法律界的名聲。因為都是真實的案件和判詞,所以“清明集”有非常高的史料價值。它真實地反映了南宋晚期的社會生活。其中不僅有司法狀況,而且包含了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有很多專門的學會和刊物從事清明集的研究,甚至日本的“清明集”研究也很興盛。

這種狀況多少讓我覺得有些不應該。我總想將“清明集”翻譯成白話,發揮它在法律界應有的作用。讓現代的法官能夠參考一下,看看該怎么樣辦案子。這樣的愿望也不知什么時候才能夠實現。甚至我還想,能不能編一本《中國當代法院清明集》,和宋代的這本“清明集”比一比誰更加清明呢?

從這本“清明集”中我們也能發現很多有趣的東西。記得有一篇《競渡》的判詞,其中的當事人名字都很怪:詹萬十四、吳百十七、朱細十七、諸葛大十官……這是中國人的名字嗎?的確,當時的中國人就是叫這種名字,四個字并不少見。與今天的中國社會完全不同。可見,中國傳統文化的概念應是一個變化的概念,而非固定不動的。我今天所談到的傳統文化和所謂的國學,其本身也是在變化的。今天四個字的名字非常少見,宋代是常見的。今天中國人使用桌椅,秦漢時卻是席地而坐,桌椅卻是胡床。今天我們圍桌共餐,鴻門宴上劉邦、項羽等人卻是分餐的,甚至比今天的西方分得還厲害。由此可見,什么是傳統文化,還真應當好好思考一下。

有變的,就有不變的。司法的精神實質不會改變。這些真實的訴訟記錄向我們如實地反映了南宋時期的司法狀況。作為一個學者,你可以指出宋代的實體法、程序法與今天有多大的差異;但作為一個辦案多年的法官,我卻可以說,從適用法律這一點上來看,那時的法官與今天的法官幾乎毫無差別。

下文推送的不是判詞,而是一篇名為《示幕屬》的公文。這是一名叫蔡九軒的官員寫給自己的下屬們的半命令半規勸的公文。通過這篇公文可以看一下那時的司法環境,與今天也有很多相似之處。

示幕屬

我掌管九州的刑獄,關系重大。其間經常有外面的官員來到我這里,直接進到官衙,也不管是什么事情,徇人情,壞法度,書信聯絡,甚至夾帶傳票等類文書,到官衙來囑托官司的事情,把法庭變成了交易的市場。以前經常和大家說這個意思,大家也都聽從了,但時間一長,又怕大家松懈了,所以還希望大家堅持不懈。

前些天程右司來信,說我派人囑托他辦的一件事情,已經給我辦好了。我自我反省,從來沒有委托下屬到他那里辦什么事情呀?怎么會出了這樣的事情呢?

故而還要求諸位每天到我這里來的時候,只準帶一名為人老實的隨從。我會讓秘書等在官衙里聽差。如果需要案卷,告知秘書,按照案件分別調取,不可讓隨從擅自參與案件,打聽消息。可能這樣做,我的職守才不至于敗壞吧。這也是沒辦法的舉措,實在是為了保全大家呀,萬望諸位支持理解。

哎!古代有句話叫悍吏難管。蔡九軒是一個干練果敢的人,從他留在清明集中的判詞可以看出,他的作風是很強硬的。但他對于自己手下的僚屬的一些“小動作”也只能半哄半嚇,不好過分苛責。有人打著他的旗號去辦私事,他也不好公開追查,只能給大家一起“吃藥”。這樣的苦衷,恐怕今天法院的領導也都有。一些好的措施,好的想法根本貫徹不下去。而且對于違法違規的嫌疑也不好過分苛求。“水至清則無魚”,這可能就是任何官僚體制都無法避免的問題。

怎么辦呢?其實,衣服穿久了就會壞,房子住久了也必然需要修補。天下哪里有什么萬年不壞的物件呢?制度建立了,總要經受現實生活的“磨損”。一定需要有人去不停地維護,不停地修補。這才是正常的。

蔡九軒那里不是沒有制度。以前他那里的法庭也曾亂哄哄,人們往來頻繁,想必“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也是難以避免的。這些肯定都是違反制度的。蔡九軒已經給大家下了命令,讓大家注意。下屬也都收斂了許多。但正如他在這篇公文中所說,天長日久,大家又松懈了。我們今天不是也有千條制度,萬條規定嗎?又有多少能夠真正落到實處呢?大多不都是天長日久就沒人遵守了嗎?

訂立更加嚴格的新制度是辦法之一,如明令限制來到衙門的人數。然而,這樣就夠了嗎?我們今天不是也很熱衷于訂立新制度嗎?但這些新制度不是同老制度一樣,日子一久都無人問津了嗎?制度畢竟只是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沒有好的制度當然不行。但首先必須“欲善其事”,想要把事情辦好,才會有制度的用武之地。蔡九軒寫這篇“示幕屬”的目的就是針對新的情況,讓下屬們警醒。不要越界,不要過分。

同時,上下級之間,地位不同,利益不同。不可能要求大家完全的同心同德。工作還得有人做,不能一味地生硬命令。即使是蔡九軒這樣干練的官員也不好對下屬過分要求。這也是蔡九軒在文中說自己掌管九州的刑獄,關系重大,讓下屬們知道自己職責所在,不得不如此的用意。

只有像蔡九軒這樣有高度主觀能動性的“工匠”去時時刻刻地維護制度、修補制度的漏洞,才能讓制度得以萬年不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区| 义乌市| 隆尧县| 恩平市| 刚察县| 广元市| 易门县| 察隅县| 富川| 衡南县| 宾阳县| 根河市| 汽车| 迭部县| 玉溪市| 广元市| 同江市| 林口县| 玛曲县| 林口县| 安乡县| 潞西市| 徐水县| 黎平县| 辽宁省| 正宁县| 抚松县| 津市市| 托里县| 大田县| 泰安市| 普洱| 新源县| 汉中市| 辽阳市| 慈溪市| 瑞金市| 垦利县| 砀山县| 尤溪县| 额济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