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維艱:開啟人生財富的機遇法則
- 張正彥
- 1553字
- 2019-12-06 17:38:17
優化商業模式
很多創業者創業是開始于一個商業想法。但是,如果不能把想法變成一個系統,就很難實現目標,更難以取得預期的業績。把商業想法變成系統的過程,其實就是進行商業模式設計的過程。商業模式就是企業按照一定的運營方式,將特定的產品服務提供給目標客戶,實現客戶支付的全過程。而這一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斷地優化。
商業模式的優化其實就是五大要素的優化,在發展中不斷優化界定需求、尋找利潤點、發現盈利機會、制定方法策略、組織實施到實施中的自檢,通過反饋和完善,實現從發現利潤到獲得利潤的監督和管理的過程。
1.界定需求
在對商業模式進行案例研究、分析及設計的過程中,創業者應將商業模式立足于對客戶需求的理解和分析。
從對企業價值貢獻的角度對客戶進行分類,并根據不同需求類別的不同特點,可以對商業模式進行兩個層面的分解:第一個層面是功能、外觀、性能、使用便利程度等,即對生產或服務提供的產品本身的改進需求,由于其受工藝、技術和創新思維影響,可能實現產品、服務的升級和換代;第二個層面是流程、模式、實現手段等,即對生產或服務鏈條中的某個或某些環節進行的調整和重組,由于其受經營理念創新和技術發展的影響,可能導致顛覆性的變革。比如,互聯網的興起對傳統經營模式的沖擊,也是研究商業模式的著眼點。
2.尋找利潤點
我們可以從兩個維度展開,尋找商業模式優化的突破點——利潤點,一是環境分析,二是價值鏈分析。
在環境分析中,創業者應充分借鑒戰略分析領域成熟的理論和方法,找出外部環境對企業實現客戶需求的各種影響因素。在價值鏈分析中,通過對比或樹立標桿的管理方式,找出關鍵因素和核心問題,并評估差距,以進一步發現企業可以實現盈利的機會。創業者根據環境和價值鏈分析的結果,將關鍵因素、核心問題等加以分類,評價各因素對行業的影響力及企業對各因素的控制能力,找到企業可控的利潤點。
3.發現盈利機會
找到利潤點的過程,更多的是創業者對企業外部環境、客戶需求及行業競爭情況加以分析的結果。但對于每一個企業而言,自身的資源分配情況是不同的,因此,只有那些能夠與企業資源和能力相匹配的利潤點,才能稱為企業現實的“盈利機會”。在工具上可以借鑒、運用資源能力分析的相關理論和方法。
以上三個步驟是發現利潤的過程,是商業模式優化的基礎,只有找到企業可以獲得的盈利機會,才能據此設計具體的優化方法,并組織實施。
4.擬定方案,組織實施
發現盈利機會,對創業者而言,就意味著發現“投資機會”并通過了“可行性研究”和相關論證,接下來需要擬定具體的“投資計劃”,也就是商業模式優化的具體方案。由于優化方案是針對現有模式的調整方案,創業者應考慮到可能產生的直接和間接影響、調整前后的變化等,涉及業務領域、收入分配、成本布局、服務模式、目標定位、組織結構等內容。方案擬定不是一個獨立的步驟,而是信息收集、分析、思考,與經驗、創新相結合的結果。
方案對于企業而言,還是紙上談兵,若要轉化為企業的行動方案,應注重企業內部的對話與溝通,并在企業內部達成一致。因此優化方案的實施需要周密地部署和安排,以最大化避免風險和推動方案順利實施。因此,根據方案的具體內容,企業可以采取設立試點、分階段實施或其他方式推進方案的實施。
以上是從方案設計到實施的過程,也就是獲得利潤的過程。
5.自檢反饋,完善提高
自檢反饋實際上不是一個獨立的步驟,而是創業者的一種自我監督和改進的機制,即對企業內部和外部不斷進行掃描和分析的過程。自檢反饋是企業在外部環境和市場迅速變化的情況下,保持自身活力和經營業績的方式。但自檢反饋的內容并不局限于發現盈利機會從而優化商業模式,它還應包括所有可能促進企業效率提升、產品改進的因素。根據自檢反饋,創業者重新對商業模式進行優化,或在現行商業模式基礎上進行調整和改進,從而不斷完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