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前言
- 組織革新:構建市場化生態組織的路線圖(試讀版)
- 楊國安 (美)戴維·尤里奇
- 1281字
- 2019-09-30 19:05:19
當下,瞬息萬變的經營環境倒逼領導者們革新組織思維。本書旨在為領導者們提供全新的組織設計原則,以助他們實踐組織管理方面的具體措施,并幫助企業將“往日榮光”照進現實,照向未來。本書幫助企業:
為顧客提供具有創造性的產品和服務
為投資者創造市場價值
調動員工“攻堅克難”的積極性,提升其工作效率
為更廣泛的社會和環境提供價值
我們從三個維度入手,對組織思維進行革新。
第一,梳理并整合海量具有創新性的組織模式,如合弄制組織(holacracy)、指數型組織(exponential)、阿米巴組織(amoeba)、團隊型組織(team of teams)、無邊界組織(boundaryless)、網絡型組織(network)、平臺型組織(platform)、敏捷型組織(agile)、二元性組織(ambidextrous)、格子型組織(lattice)等等。在瞬息萬變的經營環境中,一個高效組織究竟需要具備哪些條件?上述所提及的各種組織構想為這個問題的解答提供了獨特視角。通過梳理歸納,我們將這些視角抽象提煉為一個完整的框架,為領導者們的組織革新工作提供理論支持。
第二,選取和研究當下最具創造性的一些知名企業,包括來自中國的阿里巴巴、滴滴、華為和騰訊,來自美國的亞馬遜、臉書和谷歌,以及來自歐洲的Supercell。通過對這些企業進行深入分析研究,我們試圖對它們各自的取勝之道進行探討。我們的目的不僅局限于考察作為標桿企業的它們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更重要的是透過這些具體措施,分析其背后蘊含的原則和邏輯。身處超動態的經營環境中,這些標志性企業的點點滴滴凸顯了各自的組織創新之道。事實上,倘若我們研究過的這些優秀企業在未來(甚至在本書出版之前)再次經歷變革轉型,我們也并不感到意外。不過,它們背后的組織原則和工具設計相對穩定,并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顛覆性變化。
第三,結合我們自己親身的研究、教學、咨詢和實踐經歷。在過去40年里,我們觀察、研究和指導過許許多多的企業。獲得組織理論博士學位后,楊國安(Arthur)先后在宏碁和騰訊的高層管理團隊中擔任要職,在中國頂尖商學院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執教超過10年,在多家企業的董事會中擔任獨立董事,并為多名首席執行官提供構建或轉變企業組織能力的意見。除此之外,他還成立了“楊三角學習聯盟”,并從2010年開始,通過季度會議的方式聚集大約300名中國企業家和首席執行官進行組織能力建設方面的觀摩交流。戴維?尤里奇(Dave Ulrich)在美國密歇根大學執教30余年,為《財富》世界企業排名前200強中超過半數的企業提供過指導服務,榮獲多項終身成就獎。我們共同出版了40多本書,內容涵蓋組織、人才、人力資源和領導力。長期以來,我們在某些概念的定義和塑造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比如組織能力、無邊界組織、恰當的企業文化、轉型升級、學習型組織、增加價值的人力資源職能(HR value-added)與由外而內的人力資源管理(HR outside-in)、網絡型組織、平臺型組織、領導力品牌、領導力資本、商業合伙人、矛盾兼顧者(paradox navigator)和戰略靈活性。
通過對上述三方面研究成果的梳理整合,我們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相關原則和具體措施,從思維和實際構建兩方面進行組織革新。我們希望這些想法的提出,有助于肩負構建更強有力的組織競爭力的領導者們(包含高管、人力資源、組織發展或者顧問咨詢等相關人員)去塑造和實現本書中所描繪的全新組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