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針灸(下)
- 醫知半解
- 夢中的船
- 2259字
- 2019-10-18 19:05:00
準備工作就緒,蘇服白因為探索治療方案損耗的元氣也在一碗碗參湯的滋補下恢復,接下來就是正式開始治療。
收拾起所有的忐忑、憂慮,包括對王慧茹的同情,他的神情比之前更淡定、從容。
雨秋蘭和宋甲木都覺得理所當然,人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必然是最有自信的。
之前的氣急敗壞、大聲斥罵,因為是人就會有脾氣,而且蘇神醫有一顆慈悲憐憫之心。看到自己救活的病人因為他們的失誤差點慘死,對病人的同情立刻轉變為對他們的憤怒。
雨秋蘭看得更深入,蘇神醫的惱怒還有一重原因——他有把握治好王慧茹的怪病。
半年來,王慧茹的怪病逐漸惡化,昏睡的時間一次比一次長,是人都能看出來,她早晚有一天會在昏睡之后再也醒不過來。
今天蘇神醫硬生生將她從鬼門關拖回來,同時確認引發王慧茹怪病的根源是一種寄生物,但也因此導致王慧茹精神的崩潰,將其死亡的時間大為提前。
如果蘇神醫治不好王慧茹的病,他們的失誤只是讓王慧茹早死幾個時辰,對于現在半瘋狀態的王慧茹,并無多大區別。
蘇神醫能治好王慧茹的病,失誤導致的后果就截然不同。
換成雨秋蘭自己,也必定會火冒三丈。
“秋蘭姐姐,蘇神醫能治好慧茹姐姐的病嗎?”
周蘭蘭輕聲抽泣,瞪著大大的一雙眼睛,異彩閃爍。
她看到了,真的看到了,生病的不喝藥,反而治病的喝藥,多么神奇的治療手段。
雨秋蘭沒有回答她,一切都只是自己的猜想。
云妃娘娘的病,御醫們好歹看出是五臟氣血失調,她自己還提出和蘇神醫類似的治療方案。
可是對王慧茹的病情,御醫們完完全全束手無策,連原因都查不出來。
蘇神醫僅僅短暫的診脈便診斷出她的病因,固然是神奇,可并不意味就能徹底治療。
她不是懷疑蘇神醫的醫術,只是時間太短暫了,而且因為他們的失誤,令本就短暫的時間再次大打折扣。
倉促應對,真的能成功嗎?
周蘭蘭取來的是一個褐色木箱,半米長,三十厘米寬,十厘米高。
褐色木箱打開,九張巴掌寬的布條層疊展開,每張布條上都插著許多根銀針,總共超過兩百根。
銀針的種類有七八種,有的長而細,有的短而粗,還有些彎曲帶鉤或是波浪形狀。
蘇服白沒學過針灸,他都不知道該用哪一種銀針。
“取一根銀針,刺入她左腿箕門穴。”
他只是看一眼褐色木箱,沒有指名道姓,但是所有人都清楚是沖著誰說的。
雨秋蘭也理所當然的點頭,內心竊喜,看來這幾日考校的結果令蘇神醫很滿意,已經第二次主動讓自己在他看病時打下手。
上前熟練的取出一根銀針,低眉順眼走到王慧茹跟前,用力抿著嘴,生怕蘇神醫看出自己小小的得意。
蘇神醫是個很嚴謹、很嚴肅的人,他一定很討厭別人輕浮、自傲。
原來是這種,位于自下往上第二張布條,長短中等,形制筆直。
“等等。”
蘇服白沖她擺手,制止已經蹲下身的雨秋蘭。
雨秋蘭捏著銀針,眨眨眼睛,卻發現蘇神醫并未看自己,他的目光落向宋甲木。
他指指自己的膝蓋,再指指王慧茹的手,宋甲木頓時明白。
手起刀落,兩抹刺眼的寒光亮起,剎那即逝,雖然有無盡的鋒利,似乎連山岳都能斬斷,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殺氣。
蘇服白的膝蓋位置和王慧茹的掌心內各添一道細小的傷口。
他接過雨秋蘭手里的銀針,在傷口滲出殷紅的血液之后,將銀針整體沾了血,再交還雨秋蘭,示意她可以扎針了。
雨秋蘭懵懵懂懂,不明白他的用意是什么。
因為蘇神醫醫術精湛,非常非常精湛,所以一滴血都可以救人?
似乎說不通。
熟練的將銀針刺入王慧茹左腿箕門穴,沒有任何波折,因為太簡單了,她從十歲就能輕而易舉的做到辨認所有腧穴。
蘇服白手拈銀針,一縷元氣匯聚導入足太陰脾經。
脾:元氣進入足太陰脾經,位于沖門穴和府舍穴之間。
多次的嘗試,盡管沖門穴和府舍穴之間距離短暫,他還是有了些經驗,再加上“小脾導航”貼心引導,現在每次都能直接進入兩者之間,避開沖門穴。
實驗歸實驗,此刻是真正開始治療,必須排除一切干擾,尤其是其它腧穴的特性。
沖門穴如巍峨山岳聳立,是修煉鐵布衫的核心腧穴,蘇服白第一次探索的腧穴就是它,險些吃個大虧。
元氣沾染沖門穴的特性,誰知道對治療王慧茹的怪病有什么樣的影響。
熟練的將元氣停留于府舍穴,等感受到吸力,控制元氣稍稍遠離,不能離得太遠,否則吸力消失,府舍穴就停止對元氣的“改造”。
如同釣魚,時而緊時而松,把握好分寸,讓“魚”始終處于自己的掌控之中。
總體上元氣是逐漸遠離府舍穴的,直至完全脫離,結束來自府舍穴的“改造”。
蘇服白收獲一縷帶有“消消樂”特性的元氣,也是治療王慧茹怪病的核心。
下一步至關重要,也是他將自己關在屋內鉆研的收獲之一,涉及遍布全身內外的經絡。
“消消樂”元氣不能離開經脈,因為血肉之中存在微弱而分散的元氣,這些元氣本身被吸收掉無關緊要,但“消消樂”元氣也會隨之被消耗。
事實上這個問題一直在困擾他。
十二正經途經各個腧穴,他知曉其中一部分的用途,可是無法有效的利用。
只要元氣沿十二正經行走,必然會經過其它腧穴,導致沾染不必要的特性。
趙興城就是前車之鑒。
當然,趙興城是練成虎骨劍五重之后才面臨這樣的困擾,對蘇服白而言,還早得很。
已經知曉原因,不主動避開,反而踩著錯誤的道路往前沖?
蘇服白不做這樣的傻事。
經絡分為經脈和絡脈,前者以十二正經為主,包含十二正經、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奇經八脈,后者以十五絡脈為主,十五絡脈統率所有浮絡、孫絡,遍及全身,將人體內外、臟腑、肢節連為一個整體。
經絡無處不在。
如果說十二正經是國家級的主干道,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奇經八脈、十五絡脈就是省級的高速公路,浮絡是市級自主修建的道路,孫絡則是雙腳踩出的一條條羊腸小道。
蘇服白一直想嘗試探索浮絡、孫絡,它們數量最多,且很少涉及腧穴,如果能以腧穴為中心,構成一個獨立的循環,意味著他在武道上踏出至關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