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獸山脈里有寶,這是任誰也知道的事情。可南疆一帶的修真家族,沒有一家擁有一座像樣的礦山。
究其原因,根本在于南疆的修真勢力過于弱小。即使是涂山劉家也無力向妖獸山脈內部開辟。
官朗他們當然不會知道楓丹團已經與左家就煉晶石礦山開發一事達成一攬子合作協議,至于更多不便形成文書的臺下交易,只有極少數參與者知情。
越來越多的楓丹團修士在白鹿原上空穿行時,敏感的附庸們還是嗅出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
接下來的一年時間,官朗哪里都沒去,根本沒有離開過半湯山。
蘇西來了之后,半湯山上的三位修士便以大師兄、二師兄、小師妹來互相稱呼。
半湯山變成了小道場,三人終日坐而論道,切磋功法,修煉不再那么枯燥。
相當長一段時間,官朗在夜里給蘇西掖被角的時候,總會發現她臉上帶著淚痕。好在她漸漸走了出來,性格開朗了許多。
這一年發生了兩件大事。
一件是【青櫸埡】遷入了十萬名奴隸,而這些奴隸在那里過得像自由民一樣,無拘無束。人們猜測楓丹團大概是要在青櫸埡建設一座自由城市,可是卻無法解釋這樣做的動機。
還有一件事,楓丹團在長春坊招募了五十名散修。這一次是公開招募的門檻放低了許多,只要修為達到煉氣中期就可以報名。
這件事在南疆修真界引起的震動,要遠遠大于第一件事,幾乎引起了妖獸山脈狩獵團的公憤。
至少有十個狩獵團因為這件事而解散重組,羅典的鐵鷹團就是其中之一。這次羅典如愿以償加入了楓丹團,而鐵鷹團已經不復存在。
憤怒歸憤怒,誰也拿他們沒辦法。根據黃櫸埡戰役中楓丹團展露出的實力,人們猜測楓丹團已經是僅次于涂山劉家的第二大修真勢力。
艾山左家對此深以為然。
顧野王拜山之后,左家的最高決策者們經過一番深入討論,還是決定正視楓丹團的崛起。左雄向顧野王提出了先拜訪楓丹團的要求,顧野王很爽快的答應。
為了表達誠意,苻泓親自出面接待了左烈風與左雄,并詳細地向他們介紹了宗門未來發展的愿景。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價還價,雙方最終在楓丹山簽訂了協議,而知情者僅限于極少數高層。
半年前,范舟接到左家的秘密任務進了妖獸山脈。官朗本想去棲霞峰抗辯,卻被范舟攔住。
范舟說他很喜歡神秘刺激的任務,早就想去妖獸山脈深處看看。而且這項任務是左雄親自領導的,不會有太大危險。
官朗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改變左家的任何決定,只得無奈作罷。
暗流涌動。
這是許多人對如今南疆修真界的評價。官朗有種深深的危機感,他相信過不了多久就會接到左家的新任務。
所以最近一年時間官朗只做了一件事:參悟【荻香花經】。
嚴格的說,【狄香花經】根本算不上一部修真功法,但卻給官朗以極大的啟發,特別是將它與【化經】放在一起觀照的時候。
也許是【化經】過于高級,官朗對其的理解還不到十分之一,甚至可能更少。而【狄香花經】極為簡單粗暴,但它闡述的修煉原理與【化經】有異曲同工之處。
當官朗發現這一點的時候,開始試著用【狄香花經】作為某種注解,去解讀【化經】。
【化經】的一大特點是對靈氣沒有選擇性,所謂來者不拒,兼容并蓄。
以官朗土、木、火三靈根資質而論,如果修煉的是一般功法,在他丹田中儲存的法力只會是這三種屬性的靈氣之一。而【化經】則根本不用分離,可以讓三者共存。
這樣一來效率自然高出很多,但隱患就此埋下,而且越積越多。
因為三種靈氣相生相克,一旦發生沖撞,就會對經脈、丹田造成損傷,無異于在刀尖上跳舞。
當丹田中的靈氣積累到一定數量,會觸到所謂的瓶頸。沖破瓶頸,是對丹田的改造與擴容,以便容納更多的靈氣。
如果用普通的方法沖關是非常危險的,其程度不亞于在一間屋子塞滿炸藥,然后將它點燃。
所以【化經】另辟蹊徑,選擇用另一種比較溫和的方式沖關。
【化經】上說,法力不純凈是因為其中含有雜質,而這種雜質恰好可以被利用。
這是一種叫做“蝕”的物質,煉氣期可以叫做“氣蝕”,筑基期可以叫做“液蝕”。用“蝕”來消融阻脈和瓶頸,雖然緩慢,但卻安全。
“蝕”的作用不僅僅是用來改造丹田,經脈、竅穴都可以用它來擴建。
理論上講,一旦開始修煉【化經】,就已經開始利用“蝕”改造、重構修士的經脈網絡。不過官朗修為太過低微,根本沒有意識到而已。
如果改造得當,得到,將會存儲更多的法力。
因為破關的時間比較漫長,【化經】的修煉速度看似不快。但如果你能比同階修士的法力多出一半,甚至更多的話,實際上的修煉速度非常逆天。
【化經】的精髓正在于此:不斷地開拓經脈,快速提升法力,同時卻將越來越多問題留給下一個階段。
比如經脈強度承受不了過量法力怎么辦?肉身強度承載不了經脈怎么辦?靈力中的雜質越攢越多怎么辦?
這些問題【化經】統統不管,一味勇猛精進。
如同一個喝醉酒的人,蒙著眼睛在懸崖峭壁間奔跑。沖過去算你命大,沖不過去也再正常不過。
官朗說的沒錯,【化經】就是一部坑貨功法!更大的真相是,這部功法的創造者只提出了一套修煉理念,而功法并沒有得到足夠的實踐與完善。官朗甚至模模糊糊覺得,化經并不完整。
所以,修煉【化經】需要的是運氣!
如果你福緣深厚到極點,在丹田爆炸之前將修為提升到足夠的境界,可能突然發現之前的問題一下全解決掉了。
那么,你之前節省的時間就白白賺到了。
【狄香化經】中提到,食人花一旦攝取獵物,會分泌出一種腐蝕液,將獵物逐漸化解。
這種腐蝕液是由于吸收了陰濁之氣凝煉而成,與【化經】中提到的“蝕”非常相似。
這種腐蝕液可以溶解皮肉、精血、骨骼,甚至殘魂。分解出的物質則橋歸橋,路歸路,各有各的去向。
血肉中的靈力用來增進精魅的法力;殘魂被分解為精神力而壯大神魂;毒素以及陰寒之物用以強化腐蝕液;無用的廢物則被排出花體之外,成了土壤的肥料。
“【化經】要是能完善到【花經】那種地步就好了!”
當官朗開始有所明悟的時候,就有了這樣的想法。
是的,他并沒有搞錯。從某種意義上說,簡單粗暴的【花經】比不明覺厲的【化經】要更強,這很好地詮釋了什么叫“大道至簡”。
其實根本在于修煉的主體不同。
食人花雖然低等,但分解、消化、吸收對它而言是個很自然的過程,是經歷了億萬年無數代的積累,形成的生物本能。
人體并不具備許多生物的能力和天賦,但人類具有最高的靈智,善于學習和模仿,只不過思想到了,身體還沒跟上而已。
【化經】就是在創造性地模擬,盡管由于修士經脈過于復雜而帶來反制,但不得不承認【化經】對于“道”的體悟已經達到另一個高度。以官朗目前的認知,也大概猜到自家這部功法是超越三階的存在。
通過【狄香花經】,官朗終于可以初窺【化經】的門徑。在一次修煉時,官朗按照【狄香花經】的功法路線,無意間打通了一條側經脈。
側經脈是一條獨立的閉合線路,只通過丹田完成周天循環,并不與主經脈相連,也不能直接吸收靈氣。
官朗是想模仿食人花分泌腐蝕液的過程,把丹田中的靈力導引過去一部分,在側經脈的一處竅穴中將靈力反復壓縮錘煉,清純的部分返回丹田,沉濁的部分開始在竅穴富集。
花了三個月時間,官朗丹田的靈氣中成功分離出第一滴“蝕”。
如果他現在能夠內視的話,便可以從一條細小的經脈中,看到一處微小的竅穴,竅穴中盤旋飛舞著一滴藍色液體。
官朗不知道這整個過程有多兇險,而他因為無知竟然在無意間改進和發展了【化經】!
他更不會想到,那一滴叫做【蝕】的藍色液體,對他有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