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與意識形態:從西周至兩漢詩歌功能的演變與中國古代詩學觀念的生成(修訂版)
- 李春青
- 462字
- 2019-09-30 10:48:18
五、“古史辨”派《詩經》研究之反思
中國現代學術傳統是整個中國文化傳統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之所以重要,一則距離我們今日最近,與當下文化狀態聯系最為密切;二則因為現代學術傳統乃是中西對話交融的產物,是一種新的熔鑄,而當今我們依然處于這樣的文化語境之中,故而現代學術傳統對于我們可資借鑒之處良多。因此重新梳理、反思現代學術傳統,對于中國學術的發展而言是極為重要的工作。此前已有一些有識者做了一些有意義的研究,但亦毋庸諱言,其深度、廣度都是遠遠不夠的。對于今日中國學人而言,欲建立具有獨特性、原創性之學術,最佳途徑就是總結現代學術的“得”與“失”,進而在其基礎上“接著說”。
“古史辨”派是現代諸多學術流派中最具影響力,也最有學術方法論意義的一派。其影響不僅在于史學范圍,而且也及于文學領域。例如,其《詩經》研究的影響至今尚存。尤其是“古史辨”派的研究方法對于我們今日的文學研究依然具有重要啟發意義。當然,這種方法也有其局限。在下面的討論中,我們就以“古史辨”派的《詩經》研究為例,探討一下古代文學思想的研究方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