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新文學寫作的“美”“真”追求

林憾的身份較為多重,但就轉變軌跡而言,成為報刊編輯及后來的出版者,與他的文學愛好有著直接關系。1921~1922年,林憾在南洋經商之余,就動筆寫詩。1925年,林憾將詩詞結集為《影集》[39],收錄新詩51首,另附4篇詞曲。他在自敘中說明自己對詩歌寫作的基本看法,同時顯示了筆名“心感”與“心聲”的關系:

詩是什么?我的意見以為:詩是用優美的文字來描寫“美”和“真”。“美”是屬于“景”“物”,“真”是屬“情”“事”。“真”“美”同是從我們的心感覺到的,所以詩的確是“心聲”,用優美的文字表現出來。[40]

林憾詩詞結集之際,交給了時任廈門大學編輯部的徐玉諾作序。徐玉諾是當時文學界非常推崇的年輕詩人,曾擔任《思明日報》編輯。林憾與徐玉諾早有交往,因此對詩歌創作的認識也與徐玉諾有關。林憾在《懷玉諾》中說:

玉諾,這冥想的詩人,來廈門兩回。頭一回在思明報副刊當編輯;第二回來集美教書,后來廈大編輯部當主任。我認識他在他頭一回來廈門編思明副刊。當時我不曾在廈門發表過我的詩。因為同情于他在廈的文化運動,才把《無‘心’的悲哀》一詩寄給他。……玉諾是一個好冥想而完全像小孩子的天真爛漫的詩人——他的覆額頭的發,眉頭常結而帶著苦笑的樣子還涌現在我的心上。我覺得沒有文學上的朋友在這里可以暢談時,更常想念著他。[41]

徐玉諾(1894—1958年)在新文學史上曇花一現,卻引人注目。鄭振鐸曾宣稱:“只有玉諾是現代的有真性情的詩人。”他是“中國新詩人里第一個高唱‘他自己挽歌’的人”,“只有真情的人才能唱這挽歌。”[42]林憾委托林幽找徐玉諾為《影集》作序。徐玉諾對林憾的詩作評價很高。他說:“音節、意境與藝術之美,讀過《無‘心’的悲哀》和《狂笑》的自然知道。”[43]1925年3月22日,徐玉諾還以心為主題在廈門大學編輯部撰寫小詩《我底心》寄給林憾,“我底心呀!/你為集愁重壓下沉也可以,你因狂熱而沸騰也可以,/你因酸醉而化為淤泥也可以,你因冷冰而破裂,因干燥而爆發也可以。/我底心呀,/你怎么如此空洞,如此寂寞呢?”[44]徐玉諾寫這首詩除了呼應《無‘心’的悲哀》之外,更多的是對自己在廈大處境的描述。經過詩作的交流,林憾與他成為摯友,林憾這樣描述他的心態:

有一天,我記得是禮拜六,他突然到我家里,說要看我。我留他吃午飯,當斟酒對飲時,他才告訴我:“本下午有船,想回家去。”我勸他吃過午飯后,同到幾個朋友處一談再決定。終于暫時為我們勸阻住下。但是,不久,因為到泉州去游玩,為匪亂困住十天,回來和廈大編輯委員會孫博士有意見而決然回家(本是早已辭職),以后我曾謀再請他到廈門某學校教書兼某報副刊編輯,沒有成為事實。[45]

徐玉諾所贊賞的林憾的《無“心”的悲哀》,是發表在1924年5月17日,《晨報副鐫》的長詩,詩后注明了寫作的時間與地點——“十二,十一,九日。廈門。”“廈門”即鼓浪嶼,這首詩的全文如下:

我斜倚在伊胸懷,/靜默的看我的愛。/伊的淚濕透我發,/我淚也傾斜不絕。

涼風輕微的拂著,/月亮淡淡的照著,/徘徊二又徘徊,/悲哀啊,我心,悲哀!

我說:“不要愛我啊!/你把我忘記了罷!”/伊的聲顫動悲傷:/“我愛,不!地久天長!”

我不能痛哭了!/這是最后的訣別//伊默默的撫慰我——/但怎能慰我凄切!

留戀而又留戀,/夜已深,四邊寂靜,/我睡去,因為困倦,/又為心痛而驚醒。

我的胸膈剖開著,/熱血噴涌的流著,/利刃劃在我的心——/我因傷痛而呻吟。

伊像醫生的鎮靜,/用愛的眼光慰我,/“我把你憂苦悲傷,/哀怨的心取去啊!

將你心收我心里,/讓悲哀和我同住!“伊巧妙的輕輕的/把我的心肝挖去。

在結婚前一晚上/伊跑來我的園里,/抱我而慘惻悲傷,/慟哭不能停止。

伊跪下向我哀求:“請把你的心收回!/我自己的傷心盡夠!/不能再受你的悲哀!”

我是無心的人了!/不能了解伊的心緒,/不能知道情愛了,/伊終于哀怨別去!

我是無心的人了!/沒有愛,也沒有恨。/我心也不會痛了!/只有記憶的傷痕。

我浪游——自東至西,/自極南至于極北;/自天涯至于天涯,/自地角至于地角。

我笑,但是不能歡樂;/流淚而不能哀哭;/沒有愛和同情;/生命枯寂而冰冷。

我不能再忍受/無愛無情的生活!/終于歸來伊面前,/我流淚而且嗚咽。

伊的眼光暗淡,/面容憂愁而蒼老。/驚異的注視我面,/苦笑的問我,“你好?”

我倒身在伊懷里,/像嬰兒親近母親。/我請求伊:“親愛的!/把心交還我,好人!”

伊憐惜地問:“愛的!/你不是很安樂么?/你要討還你的心,/那是悲傷憂苦啊!”

我親吻伊說:“是啊!/人心是憂苦傷悲!/但生命不能無情哪!/給我情、愛,或是死!”

詩中表達男女愛情糾葛以及相愛不能的心碎,這和林憾1928年在鼓浪嶼撰散文《初戀》的心境可對照:

我那時是一個純潔的青年。并且,那時男女交際是不大有的,沒有接觸的機會;我因為年紀很輕,也沒有性的要求或想到婚娶的問題。但是,這初戀卻不意地來到我的夢中,給我以一種甜美的情緒。夢醒后,我非常的戀切、迷惘、悵惋。而且在,這擾亂我的心懷好幾天的時間。的確,在夢中,我深感互相戀愛的意味,而特別的打擊我心靈的深處。……我忠實地戀愛著想念我夢中的女子,我的初戀的愛人,時常盼望著真能見到她的本人而娶為妻子。……這是我的夢,而且確是我的初戀,它侵入而占有我的愛情三年之久。他存在我心靈的深處,引起我思慕想念之情如此之久。[46]

從林憾的文學風格看,大部分沒有脫離“五四時期”白話詩的基本形態。比如《影集》收錄了16首帶有編號的《小詩》就是具體體現。小詩體源自外國詩作,在周作人翻譯日本短歌和俳句以及鄭振鐸等翻譯泰戈爾的《飛鳥集》的帶動下,小詩體成為流行體例,一般三五行,甚至一二行為一首,主要表現作者剎那的感受與思索,并表達一種人生哲理和美的情操。林憾的這種方式寫作,也說明他追隨著五四時期前后的文學潮流。

表2 林憾的小詩

表2 林憾的小詩-續表

林憾的文學知音徐玉諾也喜歡小詩,比如他的《故鄉》(1922年5月5日)寫道:“小孩的故鄉藏在水連天的暮云里了。/云里的故鄉呵,溫柔而且甜美!/小孩的故鄉在夜色籠罩著的樹林里小鳥聲里唱起催眠歌來了。/小鳥聲里的故鄉呵,仍然那樣悠揚,慈憫!/小孩子醉眠在他的故鄉里了。”葉圣陶專門撰寫萬言長篇評論,認為徐玉諾的詩有“奇妙的表現力、微美的思想、繪畫一般的技術和吸引人心的句調”,“他常常有奇妙的句子,花一般怒放在他的詩篇里,不是別的,實由他有特別靈警的感覺,他并不是故意的做作,感覺是如此,所以如此寫下來了。”[47]徐玉諾的詩歌無矯揉造作之嫌,從心靈深處不加修飾地流露出來。比如林憾1928年檢出1925年徐玉諾留別詩作也是如此:“光明近捷的路,/是無數人一腳一腳踏成的;/但沒有一個是為著別人。”[48]

林憾認同徐玉諾贊賞他的“音節、意境與藝術之美”也有自己的理解。首先,林憾突出“優美”,他在《影集》自敘中說:“文字的優美是藝術方面的批評,而且極占重要,我的意見,優美有三項條件(一)達意;(二)簡潔;(三)音節。”“達意”是指“我們要描寫一個天然的景色,不但要把‘美’的成分寫出就算是好;更要把我們受的美感,愉樂,和一切的情緒寫出,傳達于讀者”。“簡潔”是指“若要表現一個情感或意思,應當使讀者精神集中,而所有的各個字必要極有精彩,都能強力打擊讀者的心,加以一種緊壓,或是引申讀者情緒入于縹緲的意境。”“音節”是指音韻與節奏,“‘音韻’是情緒的聲調,‘節奏’是文字里天然的抑揚,都要和該詩的感情意義相調和。”其次,林憾特別注重以真實情感分清“詩”和“假詩”,他的意見是:“詩必須有真實的情感,加了想象,才算是詩。”[49]在這樣的詩歌寫作理念之下,林憾吸納了古典詩韻味,保持追求“美”與“真”的風格,比如他的月亮詩:“月是那么皎潔清白,帶著輕微的密色。在烘托的白云底子,映一圈華麗得光彩。/在窗間得小天地,只有我、月、風、云,四個超乎塵間的,靜寂地相慰相憐。”[5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江县| 旬邑县| 理塘县| 清苑县| 改则县| 宝山区| 齐齐哈尔市| 天镇县| 清涧县| 平远县| 资溪县| 东乡族自治县| 涿鹿县| 澄江县| 宁阳县| 固始县| 青州市| 沙田区| 修水县| 洛南县| 靖远县| 高邮市| 凤山县| 晋城| 云林县| 长海县| 沂南县| 康乐县| 手游| 福清市| 门源| 庄河市| 石景山区| 涟水县| 兴安盟| 芮城县| 海兴县| 平度市| 黄山市| 东港市| 镇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