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民族藝術研究

自我的他性變遷:基諾族食人者傳說的人類學解讀[1]

朱映占 李艷峰[2]

摘要 流傳于基諾族社會中的食人者傳說,無一例外對食人者——“特缺”都持否定態度,這就表明“特缺”是基諾族社會中異己的惡的象征。食人者傳說的產生及流傳,展現了基諾人對存在于自然、社會和自身的異己——他者進行認知、防范和控制的努力。在當下,食人者傳說的逐漸消失則表明基諾族社會中自我與他者,以及彼此的關系都已發生了巨大變化,與此相對應的是人們的認知與行為方式的顯著變遷。

關鍵詞 基諾族;“特缺”;食人者

DOI:10.13835/b.eayn.27.07

在基諾族社會語境中食人者被稱為“特缺”[3](或寫為“特車”、“拖搓”、“特戳”、“拖超”等),故食人者的傳說通常被表述為“特缺”傳說。截至目前,直接涉及“特缺”傳說,并對其研究或集中記錄的文獻,主要有5種。其一,杜玉亭撰寫的論文《從“特缺”傳說談食人之風》,探討了基諾族食人者傳說對研究世界上廣泛存在的食人風俗的意義,并通過具體的傳說案例對基諾族食人風俗存在時代的生產方式、婚姻家庭形態,以及世界上食人俗的時間上、下限問題進行了分析,認為“以百、千、萬、十萬的年數計算上下限,在人類各民族的食人之風中是絕不會找到一個共同點的,如在社會發展的時代中去探求,其共同點就不難發現了”。[4]其二,段鼎周的論文《“特缺”傳說為食人之風新史料質疑》,認為“特缺”傳說與食人風俗無關,似為反映群眾智慧的機智人物巧斗兇殘,鏟除公害的故事。[5]其三,杜玉亭的著作《基諾族文學簡史》,該書把“特缺”傳說作為“母系制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來看待,綜合記錄和分析了此類傳說所反映的各種民俗。其四,劉怡和陳平編的《基諾族民間文學集成》收錄了9則“特缺”傳說,遺憾的是編者沒有做進一步的分析研究。其五,陳平編的《基諾族風俗志》,書中把“特缺”記錄為“拖超”,并對其進行了概括性分析,涉及了“特缺”的含義、“特缺”的特點,以及消滅“特缺”的方法等內容,但沒有展開討論。

總體而言,已有的研究成果,要么是對基諾族社會中是否存在過食人風俗進行論證,要么只是對“特缺”傳說故事做簡單記述,要么是對“特缺”傳說反映的基諾族社會現實做初步分析。顯然,基諾族食人者傳說的研究和解讀還有許多空間和維度尚未涉及和深入。本文即是在上述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基諾族食人者傳說做進一步分析。在此,不再探討食人之風在基諾族社會中是否真的存在過的問題,而是在對食人者傳說進行類型分析的基礎上,著重探討在此類傳說產生、流傳及逐漸消失背后所隱含的歷史背景、社會現實及文化生態變化等。以此來展現基諾族的人觀、價值觀和認知體系等的變遷事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河县| 临泽县| 德令哈市| 栾川县| 綦江县| 东安县| 崇仁县| 滨海县| 张家口市| 天门市| 灵石县| 富蕴县| 京山县| 大冶市| 文水县| 洛宁县| 杂多县| 临安市| 三门县| 伊宁县| 武义县| 纳雍县| 建湖县| 淮南市| 思茅市| 鄂托克前旗| 财经| 庆云县| 秦安县| 辽宁省| 河西区| 蓬莱市| 株洲市| 禹州市| 高要市| 马山县| 武山县| 安岳县| 城市| 金昌市| 兴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