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邊疆民族研究(第27輯)
- 李志農 何明 朱凌飛
- 1892字
- 2019-10-11 15:38:44
一 寺院法會與錫哷圖庫倫商業
入清以來,大量寺院的建起推動了蒙古地區新一輪城鎮化的進程。然而,并不是所有有寺院的地方均發展成為蒙古地區集商業與宗教中心于一身的新興城鎮,只有那些處在交通要道、有眾多喇嘛生徒的大寺院抑或王公府第、政府機構、朝廷特許集市才會招來更多關內外商人前來貿易,才會有更多的香客前來朝拜、趕集。久而久之,定期在寺院法會期間進行貿易的集市商業逐漸發展成在寺院周圍形成商鋪林立、人煙輻輳的商業街市,到后來,因商業貿易的迅速發展,一些大商巨賈也開始出資舉辦定期的廟會,進行商業活動,甚至寺院也專設經商機構,經營商業。這都推動了蒙古地區城鎮化的進程,形成了一批歷史上較有名氣的草原商業城鎮。
錫哷圖庫倫(下文稱“旗”、“喇嘛旗”或“札薩克喇嘛旗”)[5]設立之前,該地因戰爭和部落遷徙等,一度成為人煙稀少的偏僻角落。17世紀30年代初,后金將該地賜給來自安多的著名藏族高僧阿興(蒙古文拉丁轉寫a?ing,藏文拉丁轉寫A-zhang)喇嘛,辟為宗教領地,由此成為清代蒙古地區較早形成的喇嘛封地。順治六年(1649),營建興源寺(Eki y?γen badaraγulug?i süme),定為錫哷圖庫倫主寺,之后又陸續營建吉祥天女(Dpal-ldan-lha-mo)神廟、象教寺(Soyol okistu süme)、福緣寺(Buyan barildaγulug?i süme)三大格魯派寺院,并從蒙古各部選派喇嘛生徒歸錫哷圖庫倫各大寺院所有。該旗鼎盛時期有度牒喇嘛600人,大小寺院喇嘛班第多達1200多,[6]故在旗內形成了一大批特殊的喇嘛消費階層。喇嘛旗屬民有義務供養寺院喇嘛,但又因喇嘛和普通蒙古民眾急需關內的糧谷、布匹、綢緞、茶葉等日用品,在舉行寺院法會時,關內外商旅就趁此時節,進入旗地,進行商貿活動,從而繁榮了錫哷圖庫倫廟會集市。
錫哷圖庫倫各大寺院每年都舉辦規模不等的例行法會。興源寺規模盛大的法會每年舉行四次,又在每年的正月和六月的十四至十五兩天有盛大的查瑪法會,須有120名青壯年喇嘛參加。在八月、十二月和除夕還有小型的例行法會。由于每一次法會活動的前期準備時間較長,又須準備喇嘛們的膳食和法會所需的佛教用品,喇嘛們非常愿意購買在法會期間進入旗地貿易的商人們的貨物;蒙古牧民急需關內生產的日用品,也為出售自家牲畜及畜產品,千里迢迢,趕著畜群,前往錫哷圖庫倫趕集,與關內商人進行貿易。
吉祥天女神廟始建于順治十二年(1655),是由錫哷圖庫倫第三任札薩克達喇嘛西布扎袞如克(?ibaγünrüg)[7]在其退休賦閑之余修建的。廟內供奉錫哷圖庫倫主尊——吉祥天女像。據傳,吉祥天女像為宗喀巴大士用自己鼻部血描繪的神像,[8]之后五世達賴喇嘛把此神像賜給西布扎袞如克喇嘛,作為護法神。[9]由于是圣人所贈之物,故該廟為供奉此神像立下了舉辦各種法會的規矩,其最大的法會為五年一屆的瑪尼法會。從此,錫哷圖庫倫上下和鄰近盟旗蒙古人潛心膜拜,朝拜者與日俱增,成為錫哷圖庫倫及鄰近盟旗中較有盛名的傳統法會。
隨著商業的進一步發展,在旗內長期經商的大商巨賈們也定期舉辦各種廟會。由錫哷圖庫倫漢商出資舉辦的關帝廟“老爺出巡”廟會就屬此類。史料載,錫哷圖庫倫關帝廟始建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10]是由常年在錫哷圖庫倫及鄰近盟旗經商的關內漢商出資建造,并定期舉辦各種廟會活動。其中,每年五月十二日舉行的關帝廟“關帝出巡”廟會尤為隆重。是時,人們抬著關帝轎,從關帝廟出發,沿既定路線,由西往東,行向供奉錫哷圖庫倫主尊的吉祥天女神廟,至吉祥天女神廟后,由該廟達喇嘛[11]主持,再行“關帝”向吉祥天女神的跪拜禮,拜謁完畢,“關帝出巡”廟會即告結束。我們可以把這種漢民族崇尚已久的“忠義”化身跪拜藏傳佛教護法神之一的吉祥天女(亦是錫哷圖庫倫主尊)的跪拜禮理解為不同民族宗教信仰間相互調適、融合、接納的結果,是關內商民為適應蒙古地區新環境而主動加深民族間感情的可行途徑。不僅如此,關帝廟會期間,還要舉行各種游藝活動,這些活動一般由常駐錫哷圖庫倫的大小店鋪自行籌辦,如舞獅、踩高蹺等今日普遍見到的娛樂形式,而這些又成為當時關內移民文化的一部分,甚至作為一種民俗保留至今。
由于,寺廟法會期間的商業活動相當繁榮,故寺院及喇嘛們也著手經營起商業,甚至錫哷圖庫倫興源寺還專門設立過經營買賣的常設機構,即東西兩處“吉薩”(蒙古文拉丁轉寫isa,藏文拉丁轉寫Spyi-rdzas)倉[12]。喇嘛們把施主們施舍給寺院的供物,再轉手倒賣,獲取高額利潤,遂成為喇嘛商人。盡管在錫哷圖庫倫歷任札薩克達喇嘛里也有因“俱貪蒙古市利”“以蓄養蕃滋”而“徒眾揭告革退”[13]之事發生過,甚至乾隆十五年(1750),時任札薩克達喇嘛的阿旺扎木揚呼圖克圖,對寺院財產的管理制定過具體的條例,[14]但寺院法會與商業活動有密切關系,因此,后來也就默認了寺院及喇嘛們的經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