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研究(第35輯/2018年·冬)
- 周憲 胡疆鋒 陶東風 周計武
- 6640字
- 2019-10-11 15:30:31
四 作為母體的女體
中醫的婦科醫學文化側重于關注婦女的妊娠功能,定義為月經、懷孕和產后恢復,這重點強調了女性作為妻子和母親的身份。[73]迪恩·瓊斯認為,《希波克拉底文集》旨在支持一個論點,即男性對保證女性生育率有興趣。[74]可見,女性身體在很多時候被視為繁衍后代的母體,本文將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第一,合格的母體。乳房和子宮這兩大器官在女性繁殖中極其重要,《黃帝內經》中沒有對乳房的特殊描寫,只提到了乳房上的一些經絡。[75]當列舉預測良好生育能力的因素時,《希波克拉底文集》的作者認為大乳房是個很重要的因素。[76]根據《素問·上古天真論》,月經出現,女子即具備懷孕生子的能力,但并沒有展開敘述,也沒有提到其他會導致不孕的情況。《格言醫論》的作者認為,婦女不育欲知其是否能受孕,試以熏法。以毯子數條將受試者罩住,而后于試驗處地下焚以香料。若香料穿過毯子達到口鼻,則可肯定不孕原因在女方自身。《氣候水土論》的作者認為,婦女子宮肥厚而涼者不孕,子宮內多水樣物者不孕(因精液會被沖泡),子宮過干、過熱者不孕(精液因缺乏營養而不萌生),倘無以上偏差皆可受孕。[77]
第二,子宮和生命的誕生。《素問·五藏別論篇》中有對子宮的認識,“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于陰,而象于地,故藏而不瀉”。[78]“女子胞”即子宮,直接或間接與十二經脈相通,稟受臟腑之氣血,瀉而為經血,藏而育胎胞,從而完成其生理功能。女子胞主持月經和孕育胎兒,是臟腑、經絡、氣血作用于胞宮的正常生理現象。《靈樞·本神》中有這樣一段話:“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謂之魄。”[79]描寫了生命孕育及其誕生的過程,人之生命的原始物質,叫作精;男女交媾,兩精結合而成的生機,叫作神;隨從神氣往來的精神活動,叫作魂;從乎精的先天本能,叫作魄。當有了魂魄,生命才算完整。
《攝生論一》的作者提到了雙胞胎誕生的情況,認為原因主要在于婦女子宮的特性。如果兩側子宮的小開口生長相同,并一起張開,而且在月經之后干燥程度一樣的話,子宮就可給予它們同樣的營養。當它接受了男性的分泌物質時,就會立即平均分配到子宮的這兩個部分中去。如果來自雙親的種子很豐富且健壯,它就會在這兩個地方同時生長,因為它得到了應得的營養。[80]《疾病篇》的作者認為,父母雙方貢獻種子,這在每種情況下都是“男性”和“女性”的混合。有幾個陳述表明,《希波克拉底文集》的作者不相信男性和女性種子相互接觸時立刻懷孕,在胚胎孕育之前,必須進行混合和固化。[81]
可見,《黃帝內經》和《希波克拉底文集》都認為,子宮是生命誕生之所,男女兩性對生命的誕生皆有貢獻。但是,后者認為懷孕可能還需要其他的程序。
第三,胎兒性別的決定因素。《黃帝內經》中并未提及胎兒性別由何決定。
在《流行病》7冊中,胎兒的性別似乎由三個變量決定:第一,左右,左邊睪丸產生女孩,右邊睪丸產生男孩,而希波克拉底認為右邊高于左邊;第二,懷孕時間,如果女性正值月經期,更容易生女孩;第三,種子的生命力,強的精子造就男孩,弱的則是女孩。[82]迪恩·瓊斯指出,這相當于認為,“性別最初是中性,直到受到受孕環境的區分”。[83]孩子的性別取決于受孕時占主導地位的種子,這說明有一個“波動的尺度”,而不是從根本上說兩者之間的簡單對立,甚至可以通過攝生法來影響。《攝生論一》的作者認為,如果一個男人想要一個女兒,就要采取屬水的攝生法;如果他想要一個男孩,就要依賴喜火的物質而生活。不僅男人需要這樣做,女人也如此。因為從生長的歸屬上看,胎兒性別不僅取決于男性的分泌,也取決于女人的分泌。[84]
第四,如何判斷是否懷孕及胎兒性別。《黃帝內經》中有關孕脈的論述有三,《素問·陰陽別論》曰:“陰搏陽別,謂之有子。”[85]對陰搏陽別的解釋,諸說不一。《素問·平人氣象論》:“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86]關于“手少陰脈”的含義,諸說不一。《素問·腹中論》:“帝曰‘何以知懷子之且生也’。歧伯曰‘身有病而無邪脈也’。”[87]《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注曰:“夫氣主生物,血主成物,懷子者,血氣之相和也。且生者,謂血氣之所以成胎者,虛系于胞中,而無經脈之牽帶,故至十月之期,可虛脫而出,當知月事懷妊之血,在氣分而不在經脈也。身有病,月事不來也。無邪脈者,血氣和平也。”停經和惡心不欲食為病,但無相應的病脈,是為妊娠脈。[88]《格言醫論》的作者認為,懷雙胎的孕婦若右乳房變小則流產者為男孩,若左乳房變小流產者為女孩。將生女孩的婦女面色好,若生男孩則面色不好。男性胎兒通常居右,女性通常居左。[89]
可見,《黃帝內經》通過脈診來判斷懷孕與否,尚未涉及預測嬰兒的性別。《希波克拉底文集》中有諸多通過男右女左來判斷胎兒性別的論述。
總而言之,關于作為母體的女性身體,首先,關于合格的母體。在《黃帝內經》中沒有對乳房的特殊描寫,《希波克拉底文集》的作者認為大乳房對于合格的母體非常重要。其次,在子宮和生命的誕生方面,《黃帝內經》和《希波克拉底文集》都認為,子宮是生命誕生之所,男女兩性對生命的誕生皆有貢獻。但是,后者中的一些篇章認為,懷孕可能還需要其他的程序。再次,在胎兒性別的決定因素方面,《黃帝內經》中并未提及胎兒性別由何決定,在《流行病》7冊中,胎兒的性別似乎由三個變量決定。最后,在如何判斷是否懷孕和胎兒性別方面,《黃帝內經》通過脈診來判斷懷孕與否,尚未涉及預測嬰兒的性別。《希波克拉底文集》中并沒提到如何判斷是否懷孕,但有諸多通過男右女左來判斷胎兒性別的論述。
綜上所述,首先,根據對女性身體定義的研究,特別是關于女性與男性身體的比較,筆者同意費俠莉關于“黃帝身體”的看法,《黃帝內經》中重視男女身體的差異,但是并沒有對此進行價值判斷;但筆者不同意海倫·金和讓·巴蒂斯特·博納德關于“單性身體”的看法,誠然,與男性身體相比,《希波克拉底文集》中的某些章節對女性身體有一定的價值判斷,特別是關于男女身體的歷時性和嬰兒性別決定因素的認識,但我們發現情況比較復雜,不能簡單地用“單性身體”來概括《希波克拉底文集》中的身體觀。其次,基于對寫作風格、形體和肉體、性交中的身體和女性身體美容的研究,《希波克拉底文集》是基于經驗觀察來描述女性身體,而《黃帝內經》中的女性身體仍然是以陰陽、經絡和氣理為基礎的身體,強調身體與靈魂的統一,反映了對形而上身體的迷戀,這種形而上的身體觀由于文言文的含蓄表現風格而得到加強。最后,根據對女性身體寫作風格和作為母體的女體的研究,雖然《黃帝內經》在內容上并沒有進行價值判斷,但是二者關于女性身體的寫作風格和理解都深受性別觀念的影響。
那么,兩者殊同背后的文化動因是什么呢?如今,有一系列研究中西身體觀的著作,[90]但是關于醫學身體中的文化動因還有待更系統更深入的探索。筆者在此拋磚引玉,淺談下自己的觀點。首先,時代背景。在希波克拉底所處的時代,雅典的民主政治的發展已經達到最高點,[91]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思想家。《黃帝內經》成書年代雖有爭議,但無疑也是中國思想史上最重要的時期之一。這兩部經典均是醫學在經過長時期發展后集體智慧的結晶,這在關于女性身體的一般認識和以下三個方面得到了體現:書寫者、檢查者和目標受眾。其次,文化特性。總體而言,古希臘人的身體觀是裸露的身體觀、健康的身體觀、競技的身體觀和唯美的身體觀,[92]古代中國人的身體觀是建立在陰陽五行學說基礎上的。[93]周與沉在《身體:思想與修行——以中國經典為中心的跨文化觀照》中提到,有一種觀點認為,整個古希臘文化是一種身體化的文化,中國文化是沒有身體的文化,一直有一套強大的壓抑、滅絕身體的機制,這在醫學上也有體現。古代中國人形軀感受的焦點甚少投注于身體本身獨立的生命表現,受到稱頌的是道德生命,形軀本身不具有古希臘那般獨立的審美意義。[94]最后,醫學視角。古希臘是用外科視角來認識身體,中國不是通過視覺,而是主要通過觸覺和外表的征候來認識身體。[95]這從作為母體的女體的研究中可窺一斑。克勞德·伯納德認為,觀察是一種被動的科學,實驗是一門主動的科學。希波克拉底醫學家們并不熟悉實驗,但卻從經驗觀察中收獲良多,后代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了修改并加以完善。相反,《黃帝內經》是在一個體系中解釋身體表現和疾病。這是一個宏大的問題,值得進一步研究,包括醫學經典中靈魂與身體的關系,以及與當前語境中女性身體的對話。篇幅所限,在此不加敘述,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進一步展開。
[1] 楊李瓊,法國巴黎索邦大學博士,研究方向為古典學。《黃帝內經·素問》采用(唐)王冰《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1;《黃帝內經·靈樞》采用(戰國)佚名《黃帝內經·靈樞》,中醫古籍出版社,1997。廖育群認為,中國大陸的醫學研究中存在一種甚為強烈的不正傾向,即過分重視《素問》《靈樞》的經典地位,以為那時醫學理論已經形成了統一、一致的認識。因此,要認識到《黃帝內經》不同章節中不一致的看法,但是,由于本文旨在將兩大經典進行比較,故而側重于對其進行體系性分析,而不注重進行歷史性分析,在引用時會強調具體章節。關于《希波克拉底文集》,主要參考以下版本:émile Littré,ed.,Oeuvres Complètes d’Hippocrate,Amsterdam:Adolf M.Hakkert,1962;Hippocrate,Oeuvres,Paris:Les Belles Lettres,1967-2008;Hippocrate,Hippocrates;Selected Works Loeb Series,Ⅷ Vols.,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23-1995。《希波克拉底文集》(趙洪鈞譯,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收錄了相當長時間內不同作者的作品,學者們就哪些作品由希波克拉底本人所作這個“希波克拉底問題”一直爭論不休。現在的研究趨勢是將論文起源問題最小化,對各部分進行單獨研究,因此,本文在引用時會說明具體章節。本文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金贊助。
[2] 陳靜容:《“觀看自我”的藝術——試論魏晉時人“身體思維”的釋放與轉向》,《東華人文學報》2006年第9期,第4頁。
[3] Paul Unschuld,Huang Di Nei Jing Su Wen—Nature,Knowledge,Imagery in an Ancient Chinese Medical Text,Berkeley,Los Angeles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3.
[4] 蔡壁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臺灣大學出版社,1997。
[5] 〔日〕石田秀實:《由身體生成過程的認識來看中國古代身體觀的特質》,林宜芳譯,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第185頁。
[6] 李磊:《〈黃帝內經〉的身體觀研究》,長春中醫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7] G.E.R.Lloyd,“Epistemological Arguments in Early Greek Medicine in Comparativist Perspective,” Knowledge and the Scholarly Medical Tradition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pp.177-204;Heinrich von Staden,“The Discovery of the Body:Human Dissection and Its Cultural Contexts in Ancient Greece,” Yale Journal of Biology and Medicine,Vol.65,1992,pp.223-241;Hanson,“Continuity and Change:Three Case Studies in Hippocratic Gynecological Therapy and Theory,” Women’s History and Ancient History,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91,pp.73-110.
[8] S.Kuriyama,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Body and the Divergence of Greek and Chinese Medicine,New York:Zone Books,1999.
[9] 顏學誠:《修煉與身心互動:一個氣的身體人類學研究》,《考古人類學刊》2002年第58期,第112~145頁。
[10] 李建民:《比較醫學史的再思考》,《歷史研究》2015年第2期。
[11] 陳國晨:《身體的醫學化:中西醫學的身體觀》,《山西中醫學院學報》2016年第1期。
[12] 李貞德:《女人的中國醫療史——漢唐之間的健康照顧與性別》,臺北:三民書局,2008。
[13] 李貞德:《性別、身體與醫療》,中華書局,2012。
[14] 方燕:《巫文化視域下的宋代女性——立足于女性生育、疾病的考察》,中華書局,2008。
[15] Helen King,Hippocrates’s Woman:Reading the Female Body in Ancient Greec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8.
[16] Jean-Baptiste Bonnard,“Corps Masculin et Corps Féminin chez les Médecins Grecs,” Clio 2013/1 (n°37).
[17] Charlotte Furth,A Flourishing Yin:Gender in China’s Medical History,960-1665,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18] 周與沉:《身體:思想與修行——以中國經典為中心的跨文化觀照》,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第52~53頁。
[19] 廖育群:《今本黃帝內經研究》,《自然科學史研究》1988年第4期,第367頁。
[20] 廖育群:《今本黃帝內經研究》,《自然科學史研究》1988年第4期,第372頁。
[21] Lesley Dean-Jones,Women’s Bodies in Classical Greek Science,Oxford:Clarendon Press,1994,pp.10-11.
[22] Helen King,Hippocrates’s Woman:Reading the Female Body in Ancient Greece,pp.66-67.
[23] Lesley Dean-Jones,Women’s Bodies in Classical Greek Science,pp.37-38.
[24] Helen King,Hippocrates’s Woman:Reading the Female Body in Ancient Greece,p.172.
[25] (唐)王冰:《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1,第2頁。
[26] (唐)王冰:《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第6頁。
[27] (唐)王冰:《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第62頁。
[28] Jacques Jouanna,Hippocrates,Trans.M.B.DeBevoise,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9,p.121.
[29] Aline Rousselle,“Observation Feminine et Ideologie Masculine:Le Corps de la Femme d’apres les Medecins Grecs,” Annales ESC,Vol.35,1980,pp.1089-1115;G.E.R. Lloyd,Science,Folklore and Ideology:Studies in the Life Science in Ancient Gree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30] Lesley Dean-Jones,Women’s Bodies in Classical Greek Science,p.30.
[31] Helen King,Hippocrates’s Woman:Reading the Female Body in Ancient Greece,p.138.
[32] Lesley Dean-Jones,Women’s Bodies in Classical Greek Science,pp.125-126.
[33] Helen King,Hippocrates’s Woman:Reading the Female Body in Ancient Greece.
[34] Jacques Jouanna,Greek Medicine from Hippocrates to Galen,Brill:Leiden & Boston,2012,p.41.
[35] Hippocrates,Hippocrates,Vol.Ⅰ,Trans.W.H.S Jones and E.T.Withington,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9,p.289.
[36] Jacques Jouanna,Greek Medicine from Hippocratics to Galen,p.301.
[37] Lesley Dean-Jones,Women’s Bodies in Classical Greek Science,p.78.
[38] John Floyer,The Physician’s Pulse Watch,London:Samuel Smith and Benjamin Walford,1707,p.232.
[39] S.Kuriyama,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Body and the Divergence of Greek and Chinese Medicine,p.62.
[40] (唐)王冰:《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第63頁。
[41] 〔古希臘〕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文集》,趙洪鈞譯,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第28頁。
[42] Charlotte Furth,A Flouring Yin:Gender in China’s Medical History,960-1665,p.45.
[43] Lesley Dean-Jones,Women’s Bodies in Classical Greek Science,p.225.
[44] 蔡壁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第84~85頁。
[45] Jacques Jouanna,Hippocrates,Trans.M.B.DeBevoise,p.273.
[46] Lesley Dean-Jones,Women’s Bodies in Classical Greek Science,p.219.
[47] Lesley Dean-Jones,Women’s Bodies in Classical Greek Science,p.50.
[48] Lesley Dean-Jones,Women’s Bodies in Classical Greek Science,pp.103-104.
[49] (唐)王冰:《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第5~6頁。
[50] Lesley Dean-Jones,Women’s Bodies in Classical Greek Science,p.47.
[51] Lesley Dean-Jones,Women’s Bodies in Classical Greek Science,pp.52-53.
[52] Lesley Dean-Jones,Women’s Bodies in Classical Greek Science,pp.54-55.
[53] 〔日〕石田秀實:《由身體生成過程的認識來看中國古代身體觀的特質》,林宜芳譯,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第185頁。
[54] (唐)王冰:《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第5~6頁。
[55] Lesley Dean-Jones,Women’s Bodies in Classical Greek Science,p.87.
[56] Lesley Dean-Jones,Women’s Bodies in Classical Greek Science,p.58.
[57] 〔古希臘〕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文集》,趙洪鈞譯,第274頁。
[58] H.King,“Food and Blood in Hippocratic Gynaecology,” Food in Antiquity,J.Wilkins,D.Harvey and M.Dobson,Exeter:University of Exeter Press,1995,p.353.
[59] 〔古希臘〕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文集》,趙洪鈞譯,第257頁。
[60] (唐)王冰:《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第620頁。
[61] 蔡壁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第88頁。
[62] (唐)王冰:《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第417頁。
[63] Jacques Jouanna,Hippocrates,Trans.M.B.DeBevoise,p.148.
[64] Lesley Dean-Jones,Women’s Bodies in Classical Greek Science,p.211.
[65] (唐)王冰:《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第233頁。
[66] Lesley Dean-Jones,Women’s Bodies in Classical Greek Science,p.125.
[67] Lesley Dean-Jones,Women’s Bodies in Classical Greek Science,p.144.
[68] Lesley Dean-Jones,Women’s Bodies in Classical Greek Science,p.141.
[69] 蔡壁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第88頁。
[70] 蔡壁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第81頁。
[71] Lesley Dean-Jones,Women’s Bodies in Classical Greek Science,pp.76-77.
[72] Jacques Jouanna,Hippocrates,Trans.M.B.DeBevoise,p.175.
[73] Charlotte Furth,A Flouring Yin:Gender in China’s Medical History,960-1665,p.8.
[74] Lesley Dean-Jones,Women’s Bodies in Classical Greek Science,pp.37-38.
[75] (唐)王冰:《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第129頁。
[76] Lesley Dean-Jones,Women’s Bodies in Classical Greek Science,p.57.
[77] 〔古希臘〕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文集》,趙洪鈞譯,第251頁。
[78] (唐)王冰:《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第87頁。
[79] 佚名:《黃帝內經·靈樞》,中醫古籍出版社,1997,第75頁。
[80] 〔古希臘〕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文集》,趙洪鈞譯,第270頁。
[81] Lesley Dean-Jones,Women’s Bodies in Classical Greek Science,p.172.
[82] Hippocrates,Hippocrates,Vol.Ⅶ,Trans.by W.H.S Jones and E.T.Withington,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9,p.84.
[83] Lesley Dean-Jones,Women’s Bodies in Classical Greek Science,p.167.
[84] 〔古希臘〕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文集》,趙洪鈞譯,第270頁。
[85] (唐)王冰:《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第63頁。
[86] (唐)王冰:《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第132頁。
[87] (唐)王冰:《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第273頁。
[88] 李愛華:《胎產脈象探析》,《天津中醫學院學報》1999年第2期,第1~2頁。
[89] 〔古希臘〕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文集》,趙洪鈞譯,第251頁。
[90] 〔美〕理查德·桑內特:《肉體與石頭——西方文明中的身體與城市》,黃煜文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范明生、陳超南主編《東西方文化比較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英〕狄金森:《希臘的生活觀》,彭基相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91] Fielding H.Garrison,A.B.,M.D.,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Medicine:With Medical Chronology,Suggestions for Study and Bibligraphic Data,Philadelphia and London:W.B.Saunders Company,1921,p.86.
[92] 宋偉:《城邦中裸露的“身體”——古希臘身體觀的雙重定位》,《都市文化與審美》,2008年上海研究生學術論壇主題論文集,第122頁。
[93] 劉鵬:《傳統中醫學身體觀的近代演變》,中華中醫藥學會第十六次醫史文獻分會學術年會暨新安醫學論壇,第7頁。
[94] 周與沉:《身體:思想與修行——以中國經典為中心的跨文化觀照》,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95] 轉引自李海英、段逸山《中醫學身體觀研究述評》,《中華醫史雜志》2014年第5期,第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