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協商民主:觀念與認知
- 陳家剛
- 1302字
- 2019-10-18 16:49:18
(五)調查設計與數據來源
基于上述反思,在我們所設計的針對中國人的民主價值觀調查問卷中,我們的問題和選項是:在您看來,民主是指( )?(單選)。
A.所有的重大公共事項都應該由人民集體討論,并以多數人意志決定,實現人民當家作主
B.有決策權的官員通過協商、抽簽、抓鬮等多種方式產生,體現真正的人人平等
C.有決策權的官員由選舉產生,但人民有權隨時撤換不負責任的官員
D.有決策權的官員由人民定期直接選舉產生,且有固定的任期,不能隨時撤換
E.政府的公共事務決策都應該由官員以多數票決定,而不是由個別領導說了算
F.政府官員愿意傾聽人民的聲音,并且通過政策反映人民的意愿,能夠為民做主
整體而言,我們將地方官員的民主觀分成了三類:A、B是直接民主;C、D是代議民主,E、F是不涉及權力來源的權力行使方式。其中A和B是不需要選舉的民主,C是選舉與罷免相結合的民主;D是選舉與固定任期相結合的民主;E是將民主只看作是集體決策機制,而不管官員的產生方式;F是當官為民做主的民主。簡言之,A、B是直接民主或實質民主的測量指標;C、D是代議民主或間接民主的測量指標;E、F則不關心權力的產生,只注重權力的行使方式,是一種作風和工作方式意義上的民主。我們認為,通過上述選項設置,既能較為全面地覆蓋更多選項,又能根據人民參與的程度而將結果作為定類甚至定序變量進行分析。
與前期的調查不同的是,前期的調查主要是針對普通大眾的民意調查,鮮有調查主要針對官員群體。而官員群體對于民主價值的理解,顯然對于理解當前中國的公共政策和政治有著尤為重要的意義。
本文所使用的調查問卷來自“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問卷調查”。“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問卷調查”由中央編譯局陳家剛主持實施,中山大學何俊志,清華大學孟天廣,吉林大學于君博,中央編譯局陳雪蓮、王艷等專家學者參與調查設計,孟天廣負責數據庫建設工作。本項調查旨在通過設計出更為結構化的問題,選取不同的人群發放問卷,發掘出我國協商民主建設的發展實際、面臨的挑戰,以及對于協商民主未來發展走向的判斷等基本資料。問卷調查可以將描述性研究與分析性研究包含在內,以實現對于協商民主實際狀態進行科學研究的目標。本項調查內容涉及黨政干部的協商民主觀、認知、行為及評價。
調查采取配額抽樣方式進行,配額依據為黨政干部的行政級別及地域歸屬。調查實施從2015年3月1日至6月17日,項目組與全國12個省份的省委黨校的研究者合作,向省委黨校參訓的黨政領導干部發放問卷2880份,完成有效問卷2223份,有效完成率為77.2%。為保障調查質量和受訪人隱私,本次調查采取匿名調查方式,由受訪人自填問卷。調查官員的基本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在我們的調查對象中,男性官員的比例大大超過女性官員,中共黨員的比例明顯超過其他黨派類別。另外,表2也表明,官員的職級分布方面,主要是廳級和處級官員,與實際情況存在較大的偏差。所以,本文的調查結果,也僅適用于我們的調查對象,無法由樣本推及整體。
表2 調查對象的職務分布
因此,作為一項探索性研究,本文的研究主要局限于我們所調查的一批以廳處級為主的地方官員對于民主價值的不同理解,以及這種差異化的民主價值觀的潛在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