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量經濟研究(2019年·第10卷·第1期)
- 張屹山
- 1982字
- 2019-10-18 16:37:21
3 全球價值鏈嵌入對貿易隱含碳排放的直接效應研究
處在全球價值鏈分工地位較高的國家存在出口隱含碳排放量下降,而進口隱含碳排放量上升的趨勢。因此,本部分通過構建動態面板模型,驗證融入全球價值鏈對一國進出口隱含碳排放是否會產生影響,以及全球價值鏈嵌入的深度和廣度對進出口隱含碳排放的影響是否存在差異。
1.模型設計
一國進出口貿易本身具有一定慣性,前一期的貿易環境及經濟形勢會對后一期的進出口貿易產生一定影響,因此進出口隱含碳排放也將存在滯后效應。此外,影響進出口隱含碳排放的因素眾多,極有可能因遺漏重要解釋變量而產生估計結果有誤的現象,而被解釋變量的滯后一期能夠作為遺漏變量的代理變量。此外,考慮到進出口隱含碳排放數值較大,且各國經濟規模差距明顯,因此本文將以出口隱含碳排放強度和進口隱含碳排放強度分別作為被解釋變量,引入碳排放強度的滯后一期、分工地位和參與度指數作為解釋變量,其他影響碳排放強度的因素作為控制變量,構建如下一階動態面板模型:
其中:pecit表示第i個國家第t年的出口隱含碳排放強度,pmcit表示第i個國家第t年的進口隱含碳排放強度,gvcit是全球價值鏈分工地位pos 和參與度par 的代理變量,jgit表示第i個國家第t年的商品結構(在第4小節用jg 指代產業結構),jsit表示第i個國家第t年的技術進步,erit表示第i個國家第t年的環境規制,enit表示第i個國家第t年的能源結構,czhit表示第i個國家第t年的城鎮化水平。
2.變量及數據來源說明
本部分主要是分析融入全球價值鏈的分工地位和參與度對進出口隱含碳排放的影響,用上文計算得到的39個國家1995~2011年的進出口隱含碳排放總量分別除以實際進出口總額,最終得到的進出口隱含碳排放強度作為兩個因變量。同時以上文計算得到的各國融入全球價值鏈的分工地位和參與度指數作為核心解釋變量。此外將以下碳排放強度的影響因素作為控制變量:商品結構直接決定了生產高耗能還是低耗能產品,會對碳排放強度產生影響,用高科技出口占制成品出口比重代替;技術進步能影響能源使用效率進而降低碳排放強度,本文用單位GDP能耗作為技術進步的代理指標;環境規制將限制高耗能企業的生產行為,一個國家收入水平與環境規制程度具有很高的正相關性,因此用人均實際GDP衡量環境規制;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阻礙了節能減排的腳步,用化石燃料能耗占總量能耗的比重表示能源結構;城市規模的擴大能拉動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對高耗能行業的需求,進而也會對碳排放強度產生影響,用城鎮人口/總人口表示城鎮化水平。數據均來自世界銀行數據庫,對名義數據的處理均以1995年為基期。
3.模型估計結果
一方面本文構建的動態面板模型中將被解釋變量滯后一期作為自變量,將產生內生性問題,另一方面進出口隱含碳排放強度與各經濟變量之間也可能存在相互影響,因此本文采用系統GMM方法來消除解釋變量內生性的影響。從表1中的估計結果可以看到,AR(2)檢驗均遠大于5%,表明擾動項差分不存在二階自相關,同時Sargan檢驗的P值也均接受原假設,即認為工具變量的設置合理,因此模型估計結果是合理的。
表1中的估計結果顯示,全球價值鏈分工地位對進出口隱含碳排放強度的作用均為負,而參與度指數的影響均為正。因此,一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參與度不斷加深,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更加頻繁,必然會帶來進出口隱含碳排放的增加。而隨著一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分工地位不斷提升,其參與的生產環節更加“清潔化”,出口商品中隱含的二氧化碳含量更低,因而其出口隱含碳排放強度也趨于下降。基本驗證了前文的假說1。如果處在全球價值鏈分工地位較低的發展中國家一味盲目地參與全球價值鏈分工,而不注重提升其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分工地位,難以逃脫成為發達國家“污染避難所”的命運。但與假說1有所不同的是,分工地位提升應該導致進口隱含碳排放量增加,但結果顯示分工地位提升對進口隱含碳排放強度的作用為負。這是因為,隨著一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分工地位不斷提升,盡管其對國外貨物和服務的進口增加,但是其也會通過“碳關稅”等貿易壁壘限制高污染、高排放的產品入境,而選擇進口相對清潔的產品,因此分工地位提升將降低進口隱含碳排放強度。但是如果進口隱含碳排放強度的下降速度不及進口規模的增大,也將造成進口隱含碳排放量上升。
表1 動態面板模型估計結果
從其他控制變量來看,商品結構和環境規制對進出口隱含碳排放強度的影響均為負。技術進步指標用單位GDP能耗表示,其估計系數為負反而表明技術進步帶動了進出口隱含碳排放強度上升,這是因為技術進步既有污染減排效應,也有增加排放的作用,當技術進步主要是提升了高排放制造業的生產效率時,技術進步反而會增加進出口隱含碳排放。能源結構對出口隱含碳排放強度的影響為正,生產中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必然會促進二氧化碳排放。城鎮化水平對進口隱含碳排放強度的影響也為正,城市規模的擴張會增加建材、鋼鐵等高耗能產品的需求,勢必會引起進口隱含碳排放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