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讀教育研究
- 郭開元 劉燕 陳晨 路琦
- 2857字
- 2019-10-18 16:59:56
前言
一
工讀教育,亦稱專門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使用的是“工讀”,《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使用的是“專門”。
工讀(專門)教育是為了挽救處在違法犯罪邊緣的“問題青少年”而實施的一種特殊教育。它是我國國民教育體系的組成部分,也是少年司法工作體系的重要保護處分措施。目前,其主要依托工讀(專門)學校開展工作。1955年北京海淀工讀學校的誕生,標志著我國工讀(專門)教育的開始。時至今日,其已走過了63年的風雨歷程。
63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關心和重視下,工讀(專門)教育積極探索,努力作為,從教育轉化有違法或者輕微犯罪行為的中小學生,到教育矯治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雖然法律和政策法規對工讀(專門)學校職能等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工讀(專門)教育挽救處在違法犯罪邊緣的“問題青少年”的目標定位沒變,其所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當然,其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引起的爭議也是不容回避的。
工讀(專門)學校教育自創辦以來,一直是摸索前行,其間,各職能部門和社會各方面積極參與并發揮作用。中央綜治委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專項組)辦公室、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共青團中央社區和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與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曾多次聯合或以各種組合方式進行調研,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對解決問題、完善法律和政策法規等提供了幫助。其中,2007年出版的紅皮書《中國工讀教育研究報告》為加強專門學校建設提供了依據,為進一步探索構建完善我國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機制提供了支持。
近年來,特別是2012年以來,國家加大推進教育發展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力度,工讀(專門)教育取得了新成效,工讀(專門)學校建設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但面對轉型期依然嚴峻的涉案未成年人數量(當然,自2009年始,我國法院判處未成年人犯罪人數呈現逐年下降趨勢),面對社會普遍關注、需要高度重視的校園欺凌頻發問題(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所做的《2017年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研究報告》顯示,未成年犯、成年犯(未成年時期)、工讀生、普通中學生、大學生(未成年時期)遭受過校園暴力的在各自群體中所占比例分別是60.5%、51.7%、45.2%、19.9%、16.4%),應發揮一定作用的工讀(專門)教育仍面臨著生存和發展的現實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
對此,2017年,中央政法委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專項組辦公室、共青團中央社區和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和中國教育學會工讀教育分會啟動“新時期專門學校發展研究(2007-2017)”課題研究,再次聯合對工讀(專門)學校教育展開全面調研,期望借此研究推動工讀教育的創新和發展。
二
本紅皮書是課題的研究成果,具體內容用調查報告、五個篇章及附件的形式來呈現。
調查報告主要是對專門學校教育的研究。通過對調研數據的分析,總結專門學校的學生結構、師資力量、教育矯治內容和方法等現狀,分析制約專門學校教育發展的因素,從法治化、科學化視角提出對策和建議。
探索篇主要從總體上談工讀教育,涉及工讀教育的時代價值、創新和完善的思考、法理基礎和功能,社會、司法和教育功能,以及中外比較中的理論反思等方面。
專題篇主要從工讀學校的功能拓展和教育矯治方式的深化完善角度來談工讀學校教育,涉及工讀(專門)學校教育向家庭的“輻射”、社工的介入和從情感維度理解、探究工讀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
借鑒篇主要呈現的是德國、英國、日本、中國香港在“問題青少年”教育矯治方面的情況和通過對比研究得出的啟示。
個案篇主要呈現的是我國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工讀學校的個案,包括北京市海淀工讀學校、上海市浦東新區工讀學校、武漢市礪志中學、成都市第五十二中學、杭州市城西中學、深圳市育新學校、太原市明德學校、長沙市工讀學校、昆明市金殿中學和遵義市新雨學校等。
最后一個篇章是反思篇,與第一篇章探索篇相呼應,都是從總體上談工讀教育,但反思篇更多談的是問題和期許,主要涉及“專門教育”專門化、工讀學校“去工讀化”和正當化的困境等問題。
附件中呈現的是對1987年國辦發〔1987〕38號文件《關于辦好工讀學校的幾點意見》的修改建議稿。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建議稿的文件名與《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相關表述相銜接,中國教育學會工讀教育分會和專家建議稿的文件名與38號文件相一致。此外,附件中還呈現了近年來對工讀(專門)學校發展評價指標和硬件標準的研究成果。
三
“新時期專門學校發展研究(2007-2017)”課題也是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立項的“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課題的子課題,得到了國家財政專項資金的資助。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諸多領導和同志們的關心和支持,他們是:團中央書記處徐曉、傅振邦、尹冬梅,團中央權益部王鋒、史學林、姚建龍、張蔚紅、梅峰、王天佐、李天國等,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王義軍、劉俊彥、張良馴等,中國教育學會工讀教育分會林炎志、蘭宏生、高妙根等。
調研工作得到了中國教育學會工讀教育分會和有關工讀學校的支持和幫助。它們是北京市朝陽工讀學校、北京市豐臺區工讀學校、北京市門頭溝區工讀學校、上海市浦東新區工讀學校、上海市辛靈中學、上海市龍潭中學、上海市新暉中學、上海市浦東育華學校、上海市崇明培成學校、河南洛陽市旭升中學、河南鄭州市九十九中學、廣西北海市工讀學校、廣西桂林市工讀學校、廣東廣州市新穗學校、四川成都市第五十二中學、云南文山市第十二中學、云南昆明市金殿中學、江蘇南京市建寧中學、吉林市五十八中學、長春市晨光學校、遼寧丹東市二十中學、湖北武漢市礪志中學等。
深入一線調研的同志為研究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們是:路琦、趙智鴻、郭開元、胡發清、劉燕、張曉冰、王鵬飛、趙宸梅、劉怡等。
本書由主編路琦和法學博士張曉冰統稿,三位副主編郭開元、陳晨、劉燕同志分別從不同角度對本書的編輯出版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
此外,附件1的撰寫由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負責,路琦主持,郭珞等參與。附件2的撰寫由中國教育學會工讀教育分會劉燕副秘書長負責,其中參與撰寫的有廣州市新穗學校書記胡俊崎、中國教育學會工讀教育分會副秘書長劉燕、北京市海淀工讀學校科研室副主任付俊杰和上海市浦東新區育華學校教科研主任謝忠華;參與論證的有中國教育學會工讀教育分會常務副理事長譚樸、副理事長胡新懿、山西太原市明德學校校長王春生、北京市海淀工讀學校校長肖建國、上海市浦東新區育華學校校長衛寶弟、湖北武漢市礪志中學校長羅立新、成都市第五十二中學校長程鵬強、中國教育學會工讀教育分會辦公室林艷等。附件3的撰寫由郭開元主持,張曉冰等參與。附件4和附件5由中國教育學會工讀教育分會提供。
工讀(專門)教育事關青少年特別是有嚴重不良行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和犯罪預防問題,需要加強研究,需要完善頂層設計,需要對現有模式進行改革創新。本書作為一項研究成果,希冀出版后能引起更多有識之士對工讀(專門)教育的關注和關心,從而推動工讀(專門)教育進一步發揮好應有的作用。
由于水平有限,本書難免有疏漏與不妥之處,敬請專家和讀者提出寶貴意見!
路琦
2018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