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中國政治研究報告(第16輯)
- 黃衛平 汪永成 陳家喜主編
- 1452字
- 2019-10-11 17:13:14
四 信息技術對民主制度的影響
在亞里士多德的政治理論體系中,民主制度是協商制政體的劣化變種。[15]這是因為在早期的古希臘城邦,由于社會生活的簡單,每一個市民都可以對每一個公共事務發表意見、參與決策。但是隨著城邦的擴張和公共事務的復雜化,市民失去了參與每一個公共事務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同時也無法負擔參與決策所需要支付的交易成本。由于管理城邦越來越成為一項復雜的專業技能,普通民眾失去了對城邦管理提出有價值意見的可能,而脫離生產的貴族階層逐漸壟斷了管理城邦所需的專業知識,同時也成為唯一能夠負擔城邦管理所需的交易成本的階層。于是,代議民主制逐漸取代了直接民主制成為廣為接受的通行決策形式。這種現象到了現代社會更為嚴重,而代議民主制在現代社會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但是,隨著近期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獲得專業知識的渠道被極大拓展,所需要支付的成本被極度縮小,同時,人與人之間通過新媒體進行信息交換的成本也被降低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就從整體上降低了直接民主過程中協商的交易成本,再次出現了讓每一個社會成員參與到感興趣的公共事務決策中的可能。
作為民主過程中交易成本主要來源的信息收集成本,隨著現代新聞出版的發展被顯著降低了,表2中關于新聞出版自由同民主指數相關性(由于新聞出版自由指數是隨著自由度越高數值越低的,所以當新聞出版自由度同民主指數同時升高時,它們的數值之間表現出顯著的負相關)的數據顯著地支持了我們“交易成本的降低會顯著推動民主程度的提高”。從表2中我們可以發現,在全球范圍內和西方發達國家地區新聞出版的自由程度同民主程度之間具有顯著的正相關性;在南美地區雖然顯著性沒有其他地區高,但是新聞出版自由不能影響的指數是政府能力和政治參與度,對于民眾受教育程度和政治文化指數這兩個會對民主程度產生最基礎影響的指數的增長都有高度的正向的顯著性;在東亞地區同樣表現出顯著相關性的基礎上,對政府能力和政治文化這兩個指數沒有顯著性影響,考慮到東亞地區的強勢政府和傳統文化,這種情況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在中東地區,雖然新聞自由度同民主指數之間存在正相關,但是在選舉、政治參與和政治文化這幾個方面都不存在顯著影響,這一地區盛行的伊斯蘭文化剛好可以解釋這種情況的出現;在非洲地區,除了政治文化這個指數外,新聞出版自由同其他各項民主及民主相關的各項指數都有高度的顯著相關。
表3 2012年世界各政治區劃民主指數同互聯網自由度的相關性分析
續表
續表
更進一步,結合表3中的數據,我們可以確認當前對于交易成本的降低產生最顯著影響的互聯網技術對民主發展的影響。同新聞出版自由指數相比,互聯網自由度(與新聞出版自由度指數相同,互聯網自由度指數也是隨著自由度的上升而不斷減?。┘芭c之相關的各項指數同民主指數之間的正相關性,在全球及各個政治區劃中都顯著較高。其中接入互聯網渠道限制這個指數對民主指數,在中東以外的地區都具有非常高的顯著性。內容限制和個人權限這兩個指數在全球各個地區都對民主指數的上升產生顯著的積極影響。這些數據進一步支持了我們的理論假設“交易成本的下降將顯著地推動民主發展”。通過這一部分的論述,我們可以發現,一方面,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民眾參與公共管理的交易成本不斷降低。隨著交易成本的降低,民主程度出現了顯著的升高。另一方面,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民主發展的推動作用顯著高于新聞出版自由對民主發展的推動,而這兩個變量對民主的推動作用在全球范圍內是普遍適用的,并不像經濟發展變量只適用于西方發達國家以及同它們關系較近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