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中國政治研究報告(第16輯)
- 黃衛平 汪永成 陳家喜主編
- 2427字
- 2019-10-11 17:13:11
四 研究發現
(一)指數測量及績效表現
依據表3中所配置的指標指數權重,基于問卷調查和訪談所得測評變量數據,綜合組織建設、制度建設、黨性作用和政治效果四大指標指數得分,計算出Z市區級黨政機關黨支部工作質量目標指數總得分為81.8(見表4)。
表4 Z市區級黨政機關黨支部工作質量指數得分(按百分計)
續表
根據調研和測評結果,可見Z市區級黨政機關黨支部工作質量達到良好狀態,成效分布明顯,但同時也存在著問題。
就成效而言,總體來看,對機關黨支部工作成效的內外認可度尚可。問卷數據顯示,90%的支部書記、73%的黨員、89%的非黨員職工對機關單位黨支部具有比較高的滿意度,認為機關黨支部具有凝聚力和戰斗力,能夠很好地發揮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機關基層組織建設實現規范化。Z市區級黨政機關單位中,凡有3人以上正式黨員的,均成立了黨支部;黨員7人以上的黨支部,均經由黨員大會選舉產生了支部委員會;黨員不足7人的黨支部,雖不設支部委員會,但均由黨員大會選舉產生了支部書記。此外,還隨黨員的增多,還設置了基層黨委或黨總支,并根據任期和人員變動情況按期舉行換屆選舉。第二,各項黨的組織生活制度得以貫徹落實。Z市按照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把“兩學一做”納入“三會一課”制度,機關黨員民主評議制度、黨員教育和管理制度、發展黨員制度等運轉優良。同時,著力營造勤政廉潔氛圍,督促全體機關黨員定期進入廉政風險防控系統學習,黨支部還協助市、區兩級紀委對違紀黨員作出黨內處理意見,取得良好的反腐成效。黨員問卷調查中,對機關反腐的積極效果持肯定意見的占96%。第三,以建設服務型黨組織為統領發揮黨員先鋒作用。采取“支部服務行動”“一線工作法”[15]、支部書記掛點社區或建立固定聯系對象、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黨員“亮身份”、機關黨員志愿者服務日等黨群服務措施,推動機關黨支部、黨員保持與轄區群眾的經常性聯系,及時反映、跟蹤辦理群眾的合理訴求。調查問卷顯示,100%的機關黨支部書記有固定的聯系點或聯系對象,機關黨員及時反映并跟蹤幫辦群眾訴求的完成率為80%;有72%的機關黨員認為本單位的黨員隊伍素質近年有明顯進步、能夠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而非黨員職工中持此意見的有90%。2016年,區級黨政機關黨支部、黨務工作者和黨員中獲得市、區兩級表彰的約占11%。
(二)問題分析
不可否認的是,問題也同樣存在,主要表現如下。
第一,黨務工作者隊伍專業性和穩定性不足。這是調研中發現的主要問題之一。所調研的區級黨政機關黨支部中,有10%的黨務工作者是由臨聘人員兼任的;有5%的黨務工作者并不是中共黨員;履職時間在1年以下者達45%,2年以下者為60%,5年以上者只有30%;專職黨務工作者占17.5%,兼職者則占82.5%。對此狀況,某區直機關工委的一位負責人員表示出擔憂:“兼職的人員會隨時面臨著人員調整;另外有些黨務工作者的身份不一,有公務員、職員、雇員,還有臨聘人員。從黨建的要求來說,黨務工作者必須是在編人員,這樣可以保持他們的穩定性。三天兩頭換一個怎么去從事工作?此外,有個別黨務工作者甚至連黨員都不是。”[16]
第二,黨員學習教育形式問題。體現為形式單一,缺乏常態性,沒有達到最佳效果。有受訪者直接指出:“實事求是地講,現在支部活動確實開展得不夠活躍,主要問題就是支部活動太枯燥。學習形式比較單一,只是讀文件、讀材料,上級有什么要求我也落實了,但是能夠結合自己本單位本支部實際的工作做得比較弱一點。”[17]這在一定程度上詮釋了機關黨建和行政工作“兩張皮”的現象。黨員問卷顯示,有21.2%的人表示不熟悉黨內法規的內容。對此,大多數黨支部負責人認為是與業務工作沖突之故。
第三,機關退休黨員管理難。機關黨員干部退休之后,雖然組織關系還保留在原單位中,但由于各種原因不能經常參加組織生活的情況普遍存在,有時已經影響到黨內組織活動的開展。一些需要黨員票決的會議時常因為退休黨員不出席而影響結果;退休黨員的黨費也難以收取。但對那些長期不參加組織生活、不交黨費的退休黨員,機關黨支部實際上無法處理。
第四,機關普通黨員權利保障不足。部分機關黨支部不能很好地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2004),只強調黨員的義務和奉獻精神,忽視黨員的權利和利益。問卷顯示,有26%的黨員認為“黨員民主權利沒有受到充分尊重”,12%的黨員認為“黨員民主權利流于形式”,2%的黨員認為“黨員民主權利被嚴重忽視”。黨員民主權利保障不足,不但會影響黨員作用的發揮,而且會影響到黨在機關單位中的向心力。正如有的受訪對象所講,“現在新考來的公務員都不愿入黨。我們發動組織委員、宣傳委員找一些工作表現等各方面都非常突出的年輕人談話,他們都不愿意入黨。”[18]對非黨員職工的調查問卷顯示,有46%的人無意申請入黨;對于不愿意入黨的原因,有29%的人選擇“黨員權利得不到保障”,在幾項相關選擇中占比最高。
第五,機關黨支部工作經費管理機制不夠順暢。雖然Z市已經頒布了新規定,自2017年開始將黨政機關黨支部工作經費從每名黨員每年200元提高到500元,并納入財政預算,直接從財政撥款到機關黨委一級,黨支部以項目化的方式向上級黨組織申請核撥。不過,黨支部工作經費在使用時的外延、標準和程序還不夠明確,申請手續煩瑣,導致“有錢難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機關黨員黨內生活的開展。
由上考察可見,Z市區級黨政機關黨建在基層黨組織設置、職責確定、建章立制、執行時政性要求、聯系和服務群眾等方面成效優良,但在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黨員學習教育的實際效果、黨員權利保障、黨支部工作經費保障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薄弱之處。其中,最關鍵之處在于機關基層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焦點在于黨務工作的評價激勵機制。由于日常黨務工作實績缺乏量化的考核標準,各個黨支部的工作過程和成效以及存在的問題在日常情況下就無法得到具體而微的呈現;由于缺乏專業性和良性的激勵保障機制,尤其是機關基層黨務工作者的工作業績與公務員考核及干部提拔任用等缺少關聯,就制約了黨務工作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使機關基層黨組織工作質量缺少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