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概念界定

在本書論析中我們會遇到一些概念,為了便于理解和規范內容表述,我們對涉及的主要概念做出界定。

(一)行政區劃

“地方行政制度的研究應由兩方面的內容所組成:一為行政區劃,二為地方政府,亦即地方行政組織?!?a id="w001">[1] “行政區劃”研究以《中國行政區劃通史》界定最具代表性,筆者以此概念為準:“一個行政區劃必須有一定的地域范圍,有一定數量人口,存在一個行政機構;充分條件是這個行政區劃一般都處于一定的層級之中,有相對明確的邊界,有一個行政中心,有時有等第之別,也有司法機構。”[2]秦國實行的行政區劃是郡縣二級制,鄉里兩級行政組織不是政區。

(二)地方行政組織

地方行政組織,即地方政府,是地方行政制度的另一重要內容?!芭c其他一切行政組織一樣,地方行政組織具有基本的三要素,即物質要素、結構要素與管理要素。物質要素指人員、經費、處所等,結構要素指機構(部門)、職位、權力等,管理要素指職能目標、權責分配、管理措施、管理程度、管理規范等?!?a id="w003">[3]據此,秦國的郡、縣、鄉、里構成各級地方行政組織,這是秦國最基本、最主要的行政組織。

(三)里

秦國的“里”是最小的居民行政組織單位,是郡縣制之下的行政單位末梢,“里”的直接上級是鄉級政府,鄉下轄“里”,“里”是秦國直接控制的最小行政單位。秦國的“里”管理一定數量的人口,以百家為基本標準,人口五百上下。“里”有一定的管理范圍,有一定的經濟收入,有結構完整的行政組織。里有城邑之里和鄉野自然之里之分,后者是本書的研究對象。這兩類里略有差別,兩者的共性占主要方面,城邑之里的里治功能多與鄉野自然之里相同。

(四)鄉

秦國的鄉不是一級行政區劃,但是一級行政組織??h劃分為若干鄉,鄉為縣的下節分區,鄉有一定的建制標準,有獨立的辦公機構;鄉官為縣廷的外部吏,是縣廷官吏的主要組成部分。鄉的建制,“鄉、亭亦如之,皆秦制也”[4]。鄉有一定的面積標準,其面積大小,“凡縣、道、國、邑千五百八十七,鄉六千六百二十二”[5]。秦國一縣約分割為四個鄉,鄉大率方幾十里。一鄉的人口多少秦國文獻不載,參考《安徽天長西漢墓發掘簡報》,六個鄉總戶數為9159,總人口是41465人,每戶4~5人,平均每鄉約6911人,秦國的鄉亦大概如此。鄉下轄里。

(五)里吏

凡是參與里的公共事務管理,經過合法程序受政府任命,包括縣級、鄉級政府任命,或者由里的主要里吏任命,經上級批準認可,均是里吏。里吏承擔著一定的里的事務,享有一定的報酬,擁有相應的權利,負有一定責任。按里吏的重要性不同,我們可將其分為核心里吏和外圍里吏兩部分。核心里吏形成里部的權力中心,是里行政事務的主要落實者和領導者,他們對里行政負主要責任。其職位主要包括里正(里典、里魁)、田典、里佐、伍老。外圍里吏職位包括里監門、什長、伍長,他們距里的權力中心稍遠,有“半民半里吏”的性質,受核心里吏領導,承擔里次要的行政責任。

(六)鄉官、準鄉官

秦國的“鄉官”一詞,在里耶秦簡中作為專有名詞出現,指秦國鄉政府的正式在冊官吏。按照文獻所載,鄉官職位名稱包括鄉三老、鄉有秩、鄉嗇夫、鄉佐、鄉游徼等。進一步分析史料可知,鄉三老的性質與后幾種吏員有著本質差別。鄉有秩(鄉嗇夫)、鄉佐、鄉游徼、鄉守(鄉主)、田嗇夫等是國家正式官吏。關于這兩類人群,文獻記述簡略。前者不是國家正式官吏,不食國家俸祿,介于官民之間,是溝通鄉里民眾和縣鄉官吏的紐帶;后者是國家正式在冊官吏,按要求履行公職,享受相應的待遇。前者稱為“準鄉官”,后者稱為“鄉官”。

(七)亭部吏

秦國基層社會的亭源于邊疆用于防御外敵的亭障,戰國初期秦國擁有這種防御性質的亭。秦國以文書御天下,其后亭的職能不斷增加,兼有傳送書信、為行人提供食宿的功能。普通民眾亦可在亭部留宿,亭的作用在秦國發展強大的過程中變得日益復雜。

亭的轄區稱為“亭部”,亭的管理人員稱為“亭部吏”,主要包括亭長、求盜、亭父、別盜等,他們屬于政府專職人員,為斗食小吏。亭的負責人稱“校長”,亦稱為“亭嗇夫”,全面負責亭的工作。求盜具體抓捕案犯,協助亭長處理日常政務。害盜的地位比求盜略高,職責同求盜。見于史料的其他亭卒還有亭丞、亭候、亭掾、亭父等。亭丞輔助亭長處理亭部主要政務。亭候,從事偵察工作,探查敵人或刑事案件消息等。亭掾是文職亭吏,負責亭部的文書工作。亭父,負責亭的內務。一個亭配備五六名公職人員,這樣的配置是合理的。

(八)鄉里行政

鄉里行政與郡行政、縣行政一樣,都屬于國家行政的一部分,“我們認為,行政是國家的一種主要職能,是國家政權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對國家事務進行管理的一種組織活動,是國家通過各系統行政機構,對行政權力的運用與實施。其目的是實現統治階級的意志。這里包含三重意思:行政權必須屬于國家;行政權限必須由國家憲法和法律所規定;行政的內容是國家的組織活動?!?a id="w006">[6]我們界定鄉里行政:凡是鄉官里吏從事的屬于履行上級政府安排的行政職能行為,凡是依法落實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事務所需要承擔的職責和任務,均屬于鄉里行政。鄉里行政是實現國家內外職能的基礎,是國家職能的有機組成部分。


[1]周振鶴:《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緒言,第1頁。

[2]周振鶴、李曉杰《中國行政區劃通史》(總論、先秦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第9頁。

[3]周振鶴:《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第140頁。

[4]《漢書》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上》,中華書局,1962,第742頁。

[5]《漢書》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上》,第743頁。

[6]史正憲主編《行政學概論》,蘭州大學出版社,2008,第2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阴市| 盐城市| 宁河县| 大新县| 广汉市| 孟津县| 新巴尔虎右旗| 星子县| 鄱阳县| 柏乡县| 海城市| 汉阴县| 横峰县| 南郑县| 浠水县| 平度市| 晋州市| 佛冈县| 孝义市| 洪湖市| 澎湖县| 湘潭县| 新泰市| 化州市| 商都县| 修文县| 彭水| 扬中市| 常德市| 甘德县| 武邑县| 商河县| 绥化市| 灵山县| 蓬溪县| 彭山县| 泽库县| 静海县| 普格县| 昌吉市| 六枝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