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蘋果合作社:治理結構、行為與績效
- 馮娟娟 霍學喜
- 1172字
- 2019-10-11 16:44:41
六 研究內容
(一)蘋果合作社治理理論分析
本書以合作社經濟理論為指導,以蘋果合作社為案例,以蘋果合作社治理結構、治理行為和治理績效為研究對象,厘清蘋果合作社治理的屬性特征及其作用激勵;對合作社、合作社治理和蘋果合作社治理進行概念分析,探討蘋果合作社治理內涵、外延、屬性及其分類,并分析蘋果合作社治理結構、治理行為和治理績效,構建蘋果合作社治理的理論分析框架;運用規范分析方法得出本書的研究結論,即有待驗證的研究假設。[15]
(二)蘋果合作社治理實證分析
本書通過借鑒國內外農業合作經濟理論等前沿研究,以我國蘋果優勢產區蘋果合作社為案例分析蘋果合作社治理結構、治理行為及治理績效。
(1)以合作社治理結構中的相關行為主體為基礎,遵循委托代理理論分析范式,以實地調研數據及案例為依據,形成“成員大會-理事會”和“普通成員-核心成員-理事會”兩種典型的合作社治理結構模式。以蘋果合作社為案例,解析兩種治理結構模式的運行過程、比較分析其治理結構狀況。
(2)在對蘋果合作社利益分配行為、所有權結構、控制權結構、決策行為和監督行為定義的基礎上,采用結構方程模型分析利益分配行為對蘋果合作社所有權、控制權結構以及決策、監督行為的影響機理。
(3)基于計劃行為理論構建成員參與合作社治理行為的分析框架,采用雙變量Probit模型從成員參與行為特征、成員收益變化、成員與合作社信任關系和成員家庭經營特征與個人特征等方面探討影響成員參與合作社治理行為的因素。
(4)在合作社治理績效定義的基礎上,運用因子分析法測度合作社治理績效指數,并運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和似不相關回歸模型分析合作社治理績效的影響因素。
(三)優化農民合作社治理的建議
本書在以上理論分析與實證分析的基礎上,探討法規政策、合作社及其成員該如何促進合作社規范治理與持續發展。主要包括:一是建立完善的合作社治理結構,規范成員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經理人(理事長)的權利義務關系及利益制衡機制;二是設計合理的合作社治理行為,限制成員“搭便車”行為和管理人員機會主義傾向,通過合適的激勵約束機制促使核心成員兼顧普通成員利益,保證公平的利益分配方式與成員利益最大化,提高合作社治理效率,改進合作社治理績效;三是政府相關部門及地方各級政府加大對蘋果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為合作社治理提供財政、稅收和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完善有關法律法規,為蘋果合作社的持續發展營造有效的市場環境。
綜上所述,合作社規范化治理需要合作社適應外部環境變化,因地制宜地發展,也需要一套具體的內部治理結構及利益分配、決策行為、激勵約束和社員入社退社等相應的治理行為。內部治理結構明確合作社參與者的責任和權利分布,治理行為則是保護利益相關者利益不受侵占的一套制度安排與行動方式,通過設計合理的治理結構,執行有效的治理行為,促進合作社規范化治理,從而達到改進合作社治理績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