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密阿里“戰略三板斧”(《商業評論》2019年7月號)
- 商業評論
- 518字
- 2019-11-25 18:12:40
誰能優化交易結構,誰就值得投資
我是兩家基金的有限合伙人,所以我也參與了對一家新零售公司的投資。這家公司是做社區服裝零售的,是一個特別好的案例。我們上面說過,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所以,在任何維度上,只要有機會提高效率,就是新零售。這家公司在社區里銷售女裝,通過智能搭配推薦和跨界營銷,能做到很高的客戶轉化率,保持很低的庫存率,這就是效率的提升,必定會帶來交易成本的降低。它其實是建立了一種戰略勢能。
我作為自己公司的CEO和創始人,做的核心事情也是建立戰略勢能。什么叫戰略勢能?就是我們團隊花同樣的努力,能比別人做得更好。如果勢能比別人小,就等于逼著團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可是,我們知道,以多勝少才是常態。
所以,企業必須建立勢能,做事情的效率要比別人高,這樣才能居高臨下輕松打敗別人。而有些企業在轉型的時候,是建立在低效的邏輯之上,試圖用看上去很美好的東西,比如智能試衣鏡,來勝過那些高效的企業。它們覺得自己已經在擁抱新零售了,但沒有在零售效率上做持續優化。
如果投資新零售企業有個標準的話,還是看基本的商業邏輯。49元的交易成本能不能降到30元?如果能,就是新零售,戰略勢能就高。所以,能把交易結構大幅優化的新零售企業,都是值得投資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