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突”是小說中必不可少的關鍵。如果沒有沖突,小說里的人物順風順水地成長,那么小說就沒有任何可看性,讀者也會失去了閱讀的興趣。那么《寶葫蘆的秘密》中的沖突或者說是矛盾又是體現在哪里呢?
什么是沖突
什么是沖突呢?其實有這樣一個公式,能夠讓大家快速理解沖突。這個公式說,沖突=渴望+障礙。
意思就是,想要塑造一個沖突,主要人物首先需要有一個渴望。比如說渴望升職,渴望成為億萬富翁。然后,現實需要給他足夠的障礙,來阻止他完成這個渴望。比如說,他渴望升職,但是老板是他從小到大的死對頭;他渴望成為億萬富翁,但他只是鄉下的農民的兒子……渴望和障礙,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基本沖突。而渴望和障礙越強烈,這個沖突也就越強烈。
寶葫蘆的使用與限制之間的矛盾
《寶葫蘆的秘密》中王葆有一個想要有啥就能有啥的寶葫蘆,可是卻有一個限制:他要保守寶葫蘆的秘密,因此王葆在面對現實世界的時候狼狽不堪——他不但無法隱藏寶葫蘆偷來的東西,更無力解釋來源,而且也沒辦法駕馭那些東西,如他沒辦法給那些花貼上正確的標簽,無法將寶葫蘆變來的書還回去……
寶葫蘆的本領與王葆的學識的矛盾
王葆雖然渴望寶葫蘆給他帶來想要的東西,可是王葆同時也想要勞動成就感。如果失去了勞動成就感,將他變成了一個空虛的閑人,那他就覺得自己沒有自我價值內涵了。
然而寶葫蘆卻連王葆的自我成就感也一起剝奪了。寶葫蘆找上王葆,是因為寶葫蘆想要自己努力練本領——
“……我既然是個寶葫蘆,那我就得起寶葫蘆的作用。假如讓我老待在河里,什么事也不做,什么作用也不起,就那么衰老掉,枯掉,那我可不是白活了一輩子么!……”
然而寶葫蘆的這一企圖卻使王葆的能力和王葆的勞動幸福感打了折扣。
王葆的想法與寶葫蘆的理解的矛盾
王葆與寶葫蘆最大的矛盾就是王葆的想法與寶葫蘆的理解之間的矛盾。王葆無法掌控寶葫蘆,而寶葫蘆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為主人服務,卻不是聽從王葆的正式命令。這樣,帶給他的就是無窮的麻煩和痛苦。
比如說王葆說要“吃馬”,寶葫蘆就真的讓棋子飛進了王葆的嘴里;王葆想著自己將來要有很大的成就和貢獻時,它卻為王葆變出了滿地的獎狀和錦標,還有滿胸脯的獎章,甚至報告稿;王葆想要阻止楊拴兒“露一手”,寶葫蘆卻直接把香煙變到了王葆的手里……這樣的矛盾讓王葆無法直接從寶葫蘆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寶葫蘆的價值觀與王葆價值觀的矛盾
寶葫蘆愛學習,肯學習,就像一個求知欲很強的孩子。在對待主人交待的任務上,寶葫蘆也是一言不發忠實執行的。它一直為王葆著想,然而王葆卻會和寶葫蘆產生思想上的矛盾。這到底是為什呢?
當王葆想要為學校添一所房子時,寶葫蘆擔心泄密而不肯完成,還忽然又傷心傷意地嘆一口氣:“唉,王葆,我勸你別一個勁兒耍闊了!你老是一會兒要捐獻這樣,一會兒要贈送那樣,何苦呢?”
成人世界的規則和價值觀是它不能理解的——它不理解為什么王葆要替別人著想,為什么不能把別人的東西變成是自己的……這也就是寶葫蘆的價值觀和王葆價值觀之間的矛盾。
課程總結
《寶葫蘆的秘密》講述的是少年王葆擁有了一個寶葫蘆,這個寶葫蘆在他保守秘密的條件下努力地幫助他實現愿望。如果沒有沖突,王葆要什么寶葫蘆就給他什么,要教學樓給他教學樓,要象棋打遍天下無敵手就能沒有敗績,要數學滿分就有滿分,這個故事又有什么可看的呢?因此,小說中營造了多種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