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溪筆談全鑒(典藏誦讀版)
- 沈括
- 507字
- 2019-09-21 11:52:49
70.羯鼓遺音已絕
【原文】
吾聞《羯鼓錄》序羯鼓之聲①,云“透空碎遠,極異眾樂”。唐羯鼓曲,今唯有邠州一父老能之②,有《大合蟬》《滴滴泉》之曲。予在鄜延時,尚聞其聲。涇原承受公事楊元孫因奏事回,有旨令召此人赴闕。元孫至邠,而其人已死,羯鼓遺音遂絕。今樂部中所有,但名存而已,“透空碎遠”,了無馀跡。唐明帝與李龜年論羯鼓③,云“杖之弊者四柜”。用力如此,其為藝可知也。

【注釋】
①《羯鼓錄》:由唐朝人南卓編撰,記述的主要是開元、天寶年間的羯鼓以及相關的事情。
②邠(bīn)州:今陜西彬縣。
③唐明帝,李龜年:唐明帝,唐明皇,唐玄宗;李龜年,唐玄宗時期的樂工。
【譯文】
我聽說《羯鼓錄》記述羯鼓的聲音,說“透空碎遠,極異眾樂”。唐朝時期的羯鼓曲,如今只有邠州的一個老人還可以演奏,有《大合蟬》《滴滴泉》等曲目。我在鄜延的時候,還聽到過他的演奏。涇原承受公事楊元孫因奏事入京返回后,有詔令讓這個老人入朝。楊元孫到達邠州時,這個老人已經死了,于是羯鼓遺音就此失傳。而今樂府中所存的羯鼓曲,也只是徒有虛名罷了,“透空碎遠”,已經全無痕跡。唐明皇和李龜年談論羯鼓時,說“敲壞的鼓杖就有四柜”。用力到這般程度,其羯鼓精湛的技藝也由此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