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夢溪筆談全鑒(典藏誦讀版)作者名: 沈括本章字數: 667字更新時間: 2019-09-21 11:52:48
66.《蜀道難》之誤
【原文】
前史稱嚴武為劍南節度使,放肆不法①,李白為之作《蜀道難》。按孟棨所記②,白初至京師,賀知章聞其名③,首詣之,白出《蜀道難》,讀未畢,稱嘆數四。時乃天寶初也,此時白已作《蜀道難》。嚴武為劍南乃在至德以后肅宗時,年代甚遠。蓋小說所記,各得于一時見聞,本末不相知,率多舛誤,皆此文之類。李白集中稱“刺章仇兼瓊④”,與《唐書》所載不同,此《唐書》誤也。
【注釋】
①前史,嚴武:前史,《新唐書》;嚴武,字季鷹,今陜西華縣人。此處指嚴武不滿前宰相房琯,又因為房琯對杜甫非常禮遇,所以嚴武便想要殺害杜甫,李白很是擔心房琯和杜甫,所以才寫下《蜀道難》來斥責嚴武,不過這些事情都來自于野史,沒有依據,所以沈括才會寫文辯證。
②孟棨(qǐ):唐朝后期人。
③賀知章:字季真,今浙江紹興人。
④章仇兼瓊:姓章仇,字兼瓊,今山東濟寧人,官至戶部尚書。
【譯文】
《新唐書》記載嚴武為劍南節度使時,為人驕橫不遵守法制,李白便為此寫下《蜀道難》一詩來斥責他。根據孟棨《本事詩》中的記載,李白剛開始到京師時,賀知章聽說了他的大名,最先去拜訪了他,李白給他出示了《蜀道難》這首詩,賀知章還沒有讀完,就再三贊嘆。當時乃是天寶初年,這個時候的李白已經寫出了《蜀道難》。嚴武任職劍南節度使時乃是在至德之后唐肅宗時期,兩者的年代相差甚遠。這大概是野史小說所記錄的事情,也都是依據各自一時的見聞罷了,對事情的始末并不清楚,所以大多都是謬傳,都是類似于此種記載。在李白的文集中說“《蜀道難》是為了斥責章仇兼瓊的”,和《新唐書》的記載有所不同,這是《新唐書》的誤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