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溪筆談全鑒(典藏誦讀版)
- 沈括
- 453字
- 2019-09-21 11:52:48
65.陌
【原文】
今之數錢,百錢謂之“陌”者,借“陌”字用之,其實只是“百”字,如“什”與“伍”耳。唐自皇甫镈為墊錢法①,至昭宗末乃定八十為陌。漢隱帝時②,三司使王章每出官錢③,又減三錢,以七十七為陌,輸官仍用八十。至今輸官錢有用八十陌者。
【注釋】
①皇甫镈(bó),墊錢法:皇甫镈,唐朝中期時候的官員,主要掌管財政,官至宰相;墊錢法,實際上是宋朝人所說的省陌法。唐朝中后期,錢幣比較缺乏,實際開支不足百錢的稱為“陌”,比如九十二錢當作百錢,并稱為“墊陌”。宋太宗時期,曾經規定以七十七錢為“陌”,又稱為“省陌”。
②漢隱帝:五代時期后漢君主劉承佑。
③王章:后漢時期,漢隱帝的宰相。
【譯文】
如今在計算錢幣的數量時,一百錢稱為“陌”,雖然借用了“陌”這個字,其實也就是“百”字,就好比十錢用“什”字和五錢用“伍”字一樣。唐朝自皇甫镈開始使用墊錢法,到昭宗末期乃規定八十錢為陌。漢隱帝時期,三司使王章每開支官錢時,又減去了三錢,以七十七錢為陌,收入國庫的錢幣依然使用八十錢為陌。到現在收入國庫的錢幣還有以八十錢為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