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溪筆談全鑒(典藏誦讀版)
- 沈括
- 1265字
- 2019-09-21 11:52:48
67.云夢澤考證
【原文】
舊《尚書·禹貢》云:“云夢士作乂。”太宗皇帝時得古本《尚書》,作“云土夢作乂”,詔改《禹貢》從古本。予按孔安國注①:“云夢之澤在江南。”不然也。據《左傳》:“吳人入郢,楚子涉雎濟江,入于云中。王寢,盜攻之,以戈擊王……王奔鄖。②”楚子自郢西走涉雎,則當出于江南;其后涉江入云中,遂奔鄖,鄖則今之安州。涉江而后至云,入云然后至鄖,則云在江北也。《左傳》曰:“鄭伯如楚③,王以田江南之夢。”杜預注云④:“楚之云夢,跨江南、北。”曰“江南之夢”,則云在江北明矣。元豐中,予自隨州道安陸入于漢口,有景陵主簿郭思者⑤,能言漢沔間地理⑥,亦以謂江南為夢、江北為云。予以《左傳》驗之,思之說信然。江南則今之公安、石首、建寧等縣,江北則玉沙、監利、景陵等縣,乃水之所委,其地最下。江南二淅,水出稍高,方士而夢已作乂矣,此古本之為允也。

【注釋】
①孔安國:西漢學者,是孔子的后裔。魏晉時期之后,世人所傳閱的《尚書》出現了舊注,傳說是孔安國所注,其實并非出自孔安國之手。
②吳人入郢一句:吳國聯合唐國、蔡國攻打楚國,楚軍敗亡后,攻入楚國的都城郢都,楚昭王逃入了云夢澤中,后又逃往鄖地、隨地。第二年,越國攻打吳國,吳國從楚國退兵,楚昭王才得以返回郢都。
③鄭伯如楚:鄭簡公訪問楚國。
④杜預:字元凱,今陜西西安人。西晉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⑤景陵,主簿,郭思:景陵,縣名,今湖北天門;主簿,官名,縣令的佐官,負責文書事務;郭思,疑為北宋末年的郭思,字得之,今河南人。
⑥漢沔(miǎn)間:今漢水和長江的交匯之處。古人有時將漢水統稱為沔水,有時也把漢水注入長江之后稱為沔水。
【譯文】
之前的《尚書·禹貢》中記載:“云夢士作乂。”太宗皇帝時期得到了古本《尚書》,里面記載為“云土夢作乂”,于是便將《尚書·禹貢》中的這句話改為古本。我考證孔安國的注:“云夢之澤在江南。”其實是不對的。根據《左傳》記載:“吳人入郢,楚子涉雎濟江,入于云中。王寢,盜攻之,以戈擊王……王奔鄖。”楚昭王從郢都西逃并涉過雎水,那么應該是逃到了長江以南地區;之后他又涉過長江而進入云澤,后又奔入鄖地,鄖地就是現在的安州。先是涉過長江而后進入云澤,進入云澤后又到達鄖地,那么云澤就是在長江以北地區。《左傳》中記載:“鄭簡公前往楚國訪問,楚王和他一起在江南的夢澤處狩獵。”杜預注解說:“楚國的云夢澤,橫跨長江南北地區。”不過《左傳》中說“江南之夢”,那么云澤在長江以北地區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元豐年間,我從隨州途經安陸而進入漢口地區,景陵主簿郭思,能夠談論漢沔間的地理問題,也認為在長江以南地區的為夢澤,在長江以北地區的是云澤。我以《左傳》來檢驗這件事情,郭思的說法還是比較可信的。長江以南地區就是現在的公安、石首、建寧等縣,長江以北地區則是現在的玉沙、監利、景陵等縣,這一帶是眾多水流的匯聚之地,其中又以云夢地區為最下。而長江以南地區的濕地,當水流退去后要比長江以北地區的地勢稍微高出一些,所以云澤的土地剛從水面露出而夢澤的土地已然能夠耕種了,對此,古本的記述應該更為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