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賦能組織管理模式的關鍵詞——賦能

未來組織需要什么樣的原則?答案就是賦能!

一、賦能是什么?

國內最初刮起“賦能”之風,源于阿里巴巴總參謀長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未來組織最重要的功能越來越清楚,那就是賦能,不再是管理或激勵。”簡而言之,在未來的組織管理中,最核心的價值其實就是如何去賦能和激活人。

所謂“賦能”就是,給誰賦予某種能力和能量,也就是說,雖然你無法做到某件事,但是我卻使你能。這個最早出現在心理學中的詞匯,如今含有了“通過言行、態度、環境的改變給予他人正能量”的要義。

在管理學中,“賦能”指的是企業由上而下地釋放權力,尤其是員工自主工作的權力,通過去中心化的方法,驅使組織扁平化,將個人的才智和潛能最大化地發揮出來。比如,2016年京東提出了“授權、賦能、激活”管理主體,這里的“賦能”就是賦能于人,讓工作在一線的員工決策,讓更多的優秀者脫穎而出。

二、賦能,要將權力下放

如同軍隊的小作戰團隊,必須授權明確前線3人一小組,包括一名信息專家、一名爆破專家、一名戰斗專家。

信息專家。主要負責搜集敵方信息、天氣信息、地形信息等。之后,將信息傳遞給爆破專家。

爆破專家。計算到底從哪兒打好?比如:從空中打,從海上打,從地面上進攻……通過比較找到哪個最經濟、哪個效果最好、用多少炸彈,以便精確打擊。

戰斗專家。拿槍打仗,保護信息專家和爆破專家。

這就是現代戰役的小組模式。只有縮小作戰單元,讓處于前沿陣地的人來指揮戰爭,提升一線的綜合作戰能力,才能更加靈活機動的應對事情的不確定性。同樣,只有讓員工真正參與組織的經營管理,員工才會積極主動地實現目標;只有在賦能型組織中,員工才會自動自發地去創意、創新和創造。

如今,對于事情的干擾越來越強,意外發生概率越來越大,企業急切需要變革。公司必須依賴員工做決定,很多事情出現后,并不存在常規的應對方式,企業不能固步自封,要積極創新,賦予員工使用權力的機會,將權力向下延伸。

接受某個事實時,多半都會出現偏離計劃的事情,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來應對。因此,必須將權力賦予組織成員,允許他們各行其是。在這個多變的時代,存滿了無數的可能性,無法進行有效的事前規劃,就要讓習慣于賦能。

三、未來企業需要的是賦能

強管控型的組織外在表現非常明顯,主要有:公司的規章制度非常嚴格、上下班需要按時打卡、組織架構森嚴、做個決策需要層層匯報、上級對下屬的控制欲很強、有體系化的KPI考核、喜歡看員工的工時長短、各種會議和匯報比較頻繁等。在強管控型的組織中工作,員工不僅會增加很多工作以外的壓力,還會感到身心不自由,尤其是對于一些創造力比較強的員工,在工作創新的積極性上還會受到很大影響。

當然,并不是說這種組織就一無是處,很多企業依然需要依靠這樣的管理,比如制造業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就是如此。勞動密集型的行業,大部分員工的職業化素質都不高,他們工作的性質都是螺絲釘式的“點”化工作,工作時間等于工作輸出,不采取強管控,不制定嚴格的制度,龐大的組織就很難運轉起來。

而賦能型組織也并不是完全沒有公司規章制度,也不缺少基本的管理方式,只不過在組織的作用上更重視為員工賦能。比如,在強管控型的組織中,事成之后會對員工進行利益分享,做得好就有獎勵;但是賦能型組織則是要激發員工的創造力,激勵他們去完成更有挑戰型的目標。

賦能型組織致力于給員工打造更為寬松的工作環境,為他們創造可以展示自己才能的舞臺,員工在整個過程中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價值,這本身就是一種激勵。這時,既不需要嚴格的監控,也不需要機械地分配任務,只要根據員工的專長、興趣、能力以及客戶問題,進行合理的工作分配即可。

同樣,雖然強管控型的組織適用于人數眾多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但并不意味著員工眾多的企業就一定要采取強管控型組織。因為很多企業有上萬甚至十幾萬員工,但本身并不是勞動密集型行業,而是高新科技、需要不斷創新的企業。員工的工作不是機械的“點”化任務,需要解決的是“面”化問題。因此需要將龐大的組織結構盡可能劃分成小單元,讓優秀人才盡可能在一起合力解決問題。

在傳統的組織結構中,團隊都是按照相同的工作崗位來劃分的,同一個團隊中的員工崗位工作、技能基本上都相同,然后有優秀的、一般的、較差的員工等差別,還有新人、老人等搭配。而新型的組織結構則會將最優秀的、不同崗位和技能的人集合在一起,讓他們去解決最困難的任務。所以,未來的趨勢就是優秀人才聚在一起,如同組隊打游戲,如果技能裝備太差、等級低,可能都沒人愿意加入團隊了。

企業把創新作為自己的目標,在任何場合都強調創新對企業發展的作用,要求團隊把創新作為工作重點,灌輸型的宣導作用并不大。組織結構不支持這種對創新的要求,就無法讓企業形成創新氛圍。

賦能型組織更強調文化的作用,很多歐美優秀的企業總能不斷創新,如谷歌,就有著很強的以創新為導向的企業文化,并不強調奮斗、奉獻、拼搏和吃苦耐勞精神。并不是說奮斗拼搏不管用,而是因為僅靠這些是無法實現創新的。

四、把賦能這個原則用到日常的工作中

日常工作中,賦能的運用,要從這樣幾方面做起:

1.文化真的很重要。在這個大變革的時代,需要相信自己的文化,需要以布道者的心態去傳播、去吸引真正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一起。比如: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本質就是志同道合,大家有著相同的理想和愿景。

2.找到合適的人。只有合適的人進來了,才能吸引合適的人,因此要將精力用在開頭。賦能型組織中,管理不再重要,自激勵成為創造者的一個典型特征,所以要找到合適的人。比如,谷歌創始人在很長時間內都堅持自己面試每一個工程師,后來公司太大實在做不到,轉變為審核每一份雇傭合同。

3.多花費精力。過去高管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管理和盯人上,幾乎沒人會花時間去想如何才能提供一個平臺,讓員工進行更多的互動甚至跨界交流,讓團隊產生更好的創造力。

總之,工業時代基于科層制管理的公司制度正在逐漸喪失生命力,而在創造力時代基于賦能的組織創新,卻是面向未來管理的基本邏輯,也是大家在未來最需要努力的方向。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磴口县| 清苑县| 景泰县| 东宁县| 九台市| 天门市| 鸡东县| 白城市| 凤翔县| 沙湾县| 琼结县| 平湖市| 巴马| 县级市| 枣庄市| 河津市| 安塞县| 江北区| 五峰| 广汉市| 成安县| 杭锦后旗| 清镇市| 新竹市| 德庆县| 都安| 河津市| 柞水县| 达州市| 尚志市| 渭南市| 和政县| 长兴县| 张家港市| 靖西县| 惠州市| 扎囊县| 迭部县| 庄浪县| 互助| 宝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