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賦能型組織:未來組織不是管理,而是賦能
- 周朝林
- 1132字
- 2019-09-19 18:27:32
引導員工成為工作的主人、崗位的監護人
組織應該引導員工成為工作的主人、崗位的監護人。不論員工處在企業中的哪一個層次,都應該讓他們把自己當作工作的主人,給崗位創造最好的發展空間。
員工把自己視為工作的主人,工作中就會更努力,也會更敢于創新。當然,這里講的是工作的主人,而不是組織的主人,如企業主人翁精神。隨著時代的發展,任何組織都很難保證雇用員工一輩子,讓員工成為組織的主人不太現實。引導員工成為工作的主人,是指員工為自己的職業發展負責,為自己的使命工作,而不是把工作僅僅視為一種謀生手段。為使命工作的人,會感到工作和呼吸一樣自然。同時,企業還要引導員工認識到,他們是崗位的監護人,崗位是他們幫助組織管轄的領地,他們有責任維護好領地的邊界,為領地爭取更好的環境。
監護人和主人的區別何在?主人有所有權,監護人沒有所有權。員工應該成為工作的主人,但不能成為崗位的主人。把自己當作崗位的主人,就會擁有一種崗位所有者的想法,會本能地抵制崗位變化,組織的變革就難以進行。這一點對于企業家同樣適用。越能將企業視為獨立于自己人格之外的事業,越能成就基業長青的企業。
當然,要想鼓勵員工成為工作的主人,就要使他們放心地提出改進崗位工作職責、與其他崗位的協作流程和方式的建議,并有權力去實施。每個人都不需要替別的崗位操心,只要專注于自己的崗位利益和團隊利益即可。作為管理者,應該引導下屬在工作中形成這種“跳出畫面看畫”的思維,應該為下屬的獨立和成熟感到自豪。一定要記住:當下屬變得獨立和成熟時,管理者本人也就有了提拔的條件。
績效管理可以引導員工成為工作的主人嗎?能!谷歌實施的OKR(目標和關鍵結果)管理就做到了這一點。
在OKR管理中,員工的績效目標不是從上而下被攤派的,而是在思考自己的崗位如何幫助團隊達成目標的基礎上,跟上級相互協商制訂下來的。組織會鼓勵員工制訂富于挑戰性的目標,什么是富于挑戰性的目標?比如,某個員工制訂了5個季度目標,季度末完成了3個,有2個沒有完成,完成率就是60%。谷歌認為,員工完成率在60%~70%是正常的;如果100%完成目標,說明目標沒有挑戰性。當然,如果完成率低,說明努力程度不夠。
每個人的目標在公司內部是公開透明的,季度的目標完成情況和平時的薪酬沒有直接聯系。如果員工非常努力,在年末通常更能拿得出證明自己貢獻的業績證據,得到好的評估結果。相反,如果員工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制訂了保守的目標,即使目標全部完成了,也不能在年末獲得好的評估結果。
如何引導員工有崗位監護人的意識?需要在崗位和人之間保持一定的獨立性。一方面,應該讓員工意識到,崗位是不斷變化的。另一方面,應該讓員工感到,崗位的變化不會威脅到他們在組織中的生存。當然,企業中實施的輪崗是讓員工和崗位保持一定獨立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