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新大綱輔導用書:新舊大綱對照與新增考點精講模測(A冊)
- 飛躍考試輔導中心
- 7145字
- 2019-10-11 18:00:29
刑事訴訟法
第一章 刑事訴訟法概述
第一節 刑事訴訟法的概念
狹義與廣義的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的淵源 刑事訴訟法與刑法的關系 刑事訴訟與法治國家
第二節 刑事訴訟法的制定目的與任務
刑事訴訟法的任務
第三節 刑事訴訟的基本理念
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 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 訴訟效率
第四節 刑事訴訟的基本范疇
刑事訴訟目的 刑事訴訟價值 刑事訴訟主體 刑事訴訟職能 刑事訴訟構造 刑事訴訟階段
第二章 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 基本原則概述
基本原則的概念與特點
第二節 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
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原則的基本內容
第三節 嚴格遵守法律程序
嚴格遵守法律程序原則的基本內容
第四節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的基本內容
第五節 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
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的基本內容
第六節 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人民檢察院法律監督的基本內容
第七節 各民族公民有權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
各民族公民有權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原則的基本內容
第八節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原則的基本含義
第九節 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
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原則的基本內容 我國刑事訴訟法中體現這一原則的規定 無罪推定原則
第十節 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保障訴訟參與人訴訟權利原則的基本內容
第十一節 認罪認罪從寬
認罪認罰從寬原則的基本含義和具體規定
第十二節 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規定的六種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及處理
第十三節 追究外國人刑事責任適用我國刑事訴訟法
追究外國人刑事責任適用我國刑事訴訟法原則的基本內容
第三章 刑事訴訟中的專門機關和訴訟參與人
第一節 刑事訴訟中的專門機關
公安機關的性質、組織體系、職權 國家安全機關、軍隊保衛部門、中國海警局、監獄在刑事訴訟中的職權 人民檢察院的性質、組織體系、職權 人民法院的性質、組織體系、職權
第二節 訴訟參與人
訴訟參與人的概念、分類 當事人的概念、條件、范圍、訴訟權利 其他訴訟參與人的概念、范圍被害人的概念、特點、訴訟權利、訴訟義務 自訴人的概念、特點、訴訟權利、訴訟義務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概念、訴訟地位、訴訟權利、訴訟義務 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的概念、訴訟權利、訴訟義務 法律對單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單位被害人的特別規定 法定代理人的概念、范圍、職責、訴訟權利 訴訟代理人的概念、權限 刑事代理與辯護的區別 辯護人的概念、訴訟地位、責任 證人的概念、特點、條件、不能作證人的情況、證人的訴訟權利與義務 鑒定人的概念、特點、條件、訴訟權利、訴訟義務和有專門知識的人參與刑事訴訟 翻譯人員的概念、條件、訴訟權利、訴訟義務
第四章 管 轄
第一節 立案管轄
立案管轄的概念 立案管轄的劃分依據 公安機關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 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的案件 監獄和軍隊保衛部門立案偵查的案件 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 公職人員和有關人員的職務犯罪案件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 管轄權競合的處理
第二節 審判管轄
級別管轄 地區管轄 專門管轄 移送管轄 指定管轄
第三節 特殊情況的管轄
幾種特殊情況的管轄
第五章 回 避
第一節 回避的理由、種類與適用人員
回避的理由 回避的種類 回避的適用人員
第二節 回避的程序
回避的期間 回避的申請、審查與決定 回避決定的復議
第六章 辯護與代理
第一節 辯護制度概述
辯護 辯護權 辯護制度 有效辯護原則 辯護制度的意義
第二節 我國辯護制度的基本內容
辯護的種類(自行辯護 委托辯護 法律援助辯護) 值班律師制度(值班律師制度的基本內涵值班律師的職責) 辯護人的范圍與人數 辯護人的訴訟地位 辯護人的職責 辯護人的權利(閱卷權 會見通信權 調查取證權 提出意見權 申訴控告權 人身保障權) 辯護人的義務 拒絕辯護辯護的內容與分類
第三節 法律援助制度
(參見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第一章第四節的相關內容)
第四節 刑事代理
刑事代理的含義 刑事代理的種類(公訴案件被害人的代理 自訴案件的代理 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的代理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違法所得沒收程序中的代理 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的強制醫療程序中的代理)訴訟代理人的范圍 訴訟代理人的職責 訴訟代理人的權利
第七章 刑事證據
第一節 刑事證據的概念和基本屬性
刑事證據的概念 刑事證據的基本屬性 刑事證據制度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 刑事證據的種類
證據的法定形式 物證的概念、特點、收集程序 書證的概念、特點、與物證的區別聯系及收集程序 證人證言的概念、特點、收集程序 證人的資格及證人保護 被害人陳述的概念、特點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辯解的概念、特點、審查判斷 共犯口供的適用 鑒定意見的概念、特點與運用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的概念 視聽資料、電子數據的概念與特點 證據的收集、審查判斷和運用
第三節 刑事證據的分類
刑事證據分類的概念 原始證據與傳來證據的劃分標準與運用 有罪證據與無罪證據的劃分標準與運用 言詞證據與實物證據的劃分標準與運用 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的劃分標準 運用間接證據定案的規則
第四節 刑事證據規則
刑事證據規則的概念、意義及分類 關聯性規則 非法證據排除規則 自白任意規則 傳聞證據規則 意見證據規則 補強證據規則 最佳證據規則
第五節 刑事訴訟證明
刑事訴訟證明的概念 證明對象的概念、內容 證明責任的含義與分擔 證明標準的概念、內容
第八章 強制措施
第一節 強制措施概述
刑事強制措施的概念與特點 適用強制措施的原則和應當考慮的因素 公民的扭送
第二節 拘 傳
拘傳的概念和特點 拘傳和傳喚的區別 拘傳的適用對象、主體與程序
第三節 取保候審
取保候審的概念 取保候審的適用對象 保證人保證與保證金保證 取保候審的決定、申請、執行、解除與期限 被取保候審人的義務及違反義務的處理
第四節 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的概念 監視居住的適用對象 住處監視居住與指定居所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的決定、執行、解除與期限 執行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特殊規定 被監視居住人的義務以及違反義務的處理
第五節 拘 留
刑事拘留的概念 刑事拘留與行政拘留、司法拘留的區別 刑事拘留的適用情形 拘留的決定、執行和期限
第六節 逮 捕
逮捕的概念 逮捕的適用情形 不予逮捕的情形 逮捕的權限 逮捕的程序(批準和決定程序 執行程序) 羈押必要性審查 逮捕的變更、撤銷或解除
第九章 附帶民事訴訟
第一節 附帶民事訴訟概述
附帶民事訴訟的概念 附帶民事訴訟的成立條件(成立前提 損失的物質性 物質損失與被告人行為之間的因果關系 不受理附帶民事訴訟的情形)
第二節 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
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概念與范圍 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的概念與范圍
第三節 附帶民事訴訟的提起
附帶民事訴訟的提起期間 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條件與方式 附帶民事訴訟的財產保全(訴中財產保全 訴前財產保全)
第四節 附帶民事訴訟的審判
附帶民事訴訟的審判組織、受理和準備程序 附帶民事訴訟調解與審判
第十章 期間、送達
第一節 期 間
期間和期日的區別 期間的計算單位和方法 特殊情形下期間的計算 期間的重新計算 期間的恢復
第二節 送 達
送達的種類 送達回證
第十一章 立 案
第一節 立案的概念
立案的概念 立案的特征
第二節 立案的材料來源和條件
立案的材料來源(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自行發現的犯罪事實或者獲得的犯罪線索 單位和個人的報案或者舉報 被害人的報案或者控告 犯罪人的自首) 立案的條件(有犯罪事實 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立案標準
第三節 立案程序和立案監督
立案程序(對立案材料的接受 對立案材料的審查 對立案材料的處理 立案 不立案) 立案監督(立案監督的概念 立案監督的程序)
第十二章 偵 查
第一節 概 述
偵查、偵查權、偵查程序的概念 偵查的任務 偵查工作的原則 偵查的司法控制
第二節 偵查行為
訊問犯罪嫌疑人(訊問犯罪嫌疑人的程序) 詢問證人、被害人(詢問證人的程序和方式 詢問被害人的程序) 勘驗、檢查(勘驗、檢查的概念 勘驗、檢查的種類和程序) 搜查(搜查的概念 搜查的程序和要求) 查封、扣押物證、書證(查封、扣押物證、書證的概念 查封、扣押物證、書證的程序和要求) 鑒定(鑒定的概念 鑒定的程序和要求) 辨認(辨認的概念 辨認的程序) 技術偵查(技術偵查的概念 技術偵查的程序和要求) 通緝(通緝的概念 通緝的程序和要求)
第三節 偵查終結
偵查終結的概念 偵查終結的條件和處理(偵查終結的條件 偵查終結的處理) 偵查羈押期限
第四節 補充偵查與補充調查
補充偵查的概念 補充偵查的種類(審查批捕階段的補充偵查 審查起訴階段的補充偵查的形式、次數法庭審理階段的補充偵查的形式、次數) 補充調查(補充調查的概念 補充調查的運用條件及意義)
第五節 對違法偵查行為的申訴、控告
申訴、控告的范圍 申訴、控告的提起及處理
第六節 偵查監督
偵查監督的概念 偵查監督的范圍 偵查監督的途徑和措施
第十三章 起 訴
第一節 起訴的概念和意義
起訴的概念(刑事起訴概念 公訴與自訴的概念) 起訴的意義 刑事公訴的一般理論 以公訴為主、自訴為輔的犯罪追訴機制
第二節 提起公訴的程序
審查起訴(移送審查起訴案件的受理 審查起訴的內容 審查起訴的步驟和方法 審查起訴的期限) 提起公訴(提起公訴的條件 起訴書的制作和移送 適用簡易程序案件的移送) 不起訴(不起訴的概念 不起訴的種類 不起訴的程序 對被害人、被不起訴人的申訴進行復查 不起訴決定書的制作與宣布) 附條件不起訴制度
第三節 提起自訴的程序
提起自訴的條件 提起自訴的程序 自訴狀的內容和格式
第十四章 刑事審判概述
第一節 刑事審判的概念和任務
刑事審判的特征 刑事審判的任務 刑事審判的意義
第二節 刑事審判的模式
當事人主義審判模式(概念和特征) 職權主義審判模式(概念和特征) 混合式審判模式 我國刑事審判模式(1979年模式的特點 1996年模式的特點)
第三節 刑事審判的原則
審判公開原則(概念 例外 意義 基本要求) 直接言詞原則(含義 意義 適用) 辯論原則(含義 意義 適用) 集中審理原則(含義 意義 適用)
第四節 審級制度
兩審終審制
第五節 審判組織
審判組織的種類 獨任庭 合議庭(合議庭的組成方式 組成原則 活動原則) 審判長選任制人民陪審制 審判委員會(概念 性質 組織 任務 討論決定案件的范圍)
第十五章 第一審程序
第一節 第一審程序概述
第一審程序的概念 第一審程序的分類
第二節 公訴案件第一審程序
公訴案件庭前審查(審查的內容和方法 審查后的處理 審查的期限) 開庭審判前的準備(開庭前準備工作的內容、程序) 法庭審判[開庭的程序 法庭調查的程序(量刑事實 強制證人出庭程序鑒定人出庭) 法庭辯論的程序(量刑辯論 公訴詞與辯護詞的制作) 被告人最后陳述 評議和宣判 人民法院對不同案件的裁判(量刑理由)] 單位犯罪案件的審理程序 拒絕辯護 法庭秩序(對違反法庭秩序的處理及程序)法庭審判筆錄 延期審理(情形 程序) 中止審理(情形 與延期審理的區別) 終止審理(情形 與中止審理的區別) 第一審程序的期限 人民檢察院對審判活動的監督
第三節 自訴案件第一審程序
自訴案件第一審程序 自訴案件第一審程序的特點(反訴的條件及其與自訴的關系)
第四節 簡易程序
我國刑事訴訟簡易程序的特點 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適用范圍 不適用簡易程序的情形) 簡易審判程序的特點(審判組織形式的簡化 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庭 簡化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程序 簡易程序在必要時得變更為普通程序 審理期限) 簡易程序的決定適用和審判程序
第五節 速裁程序
速裁程序(速裁程序的概念和意義 速裁程序的特點 速裁程序的適用范圍 速裁程序的審理與轉處)
第六節 判決、裁定和決定
判決(概念 特點 判決書的制作要求和內容) 裁定(概念 適用裁定的情形 與判決的區別裁定書的格式與內容) 決定(與判決、裁定的區別)
第十六章 第二審程序
第一節 第二審程序的概念
第二審程序的概念
第二節 第二審程序的提起
上訴和抗訴的概念(提起第二審程序的兩種機制 上訴的概念 抗訴的概念) 上訴、抗訴的主體(上訴的主體 抗訴的主體) 上訴、抗訴的理由(上訴的理由 抗訴的理由) 上訴、抗訴的期限(上訴的期限 抗訴的期限) 上訴、抗訴的方式和程序(上訴的方式與程序 抗訴的方式與程序)上訴狀、抗訴書的內容與制作
第三節 第二審程序的審判
第二審程序的審判原則(全面審查原則及內容 上訴不加刑原則及內容) 第二審程序的審理(開庭審理的方式和程序 不開庭審理的方式和程序) 對上訴、抗訴案件審理后的處理(裁定駁回上訴或者抗訴,維持原判 改判 裁定撤銷原判,發回重審 發回重審的次數) 對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的處理對自訴案件的處理 委托宣判 第二審程序的審理期限
第四節 查封、扣押、凍結財物及其處理
查封、扣押、凍結財物及其處理 違法處理查封、扣押、凍結財物的法律責任
第五節 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的核準程序
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的核準程序(不同情形的報請復核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復核后的處理)
第十七章 死刑復核程序
第一節 死刑復核程序概述
死刑復核程序的概念 死刑復核程序的特點
第二節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案件的復核程序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案件的核準權(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案件報請復核的材料及要求(“一案一核”和“層層復核”制度)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案件的復核程序(訊問被告人 審查核實案卷材料 聽取辯護律師意見 最高人民檢察院提出意見 制作復核審理報告 復核結果通報最高人民檢察院) 復核后的處理
第三節 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案件的復核程序
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案件的核準權 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案件的審判組織 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案件的具體復核程序及復核后的處理方式
第十八章 審判監督程序
第一節 審判監督程序的概念和特點
審判監督程序的概念 審判監督程序的特點
第二節 審判監督程序的提起
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材料來源(申訴與上訴的區別 申訴的期限 申訴的提出、受理及審查處理)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主體(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和審判委員會 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級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和上級人民檢察院) 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理由(認定事實上的錯誤 適用法律上的錯誤)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方式(決定再審 指令再審 決定提審 提出抗訴)
第三節 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對案件的重新審判
再審立案 重新審判的程序(再審 提審 開庭審理的情形 不開庭審理的情形 不得加重刑罰的情形 開庭前的工作 強制措施與中止執行 審理程序 中止審理與終止審理) 重新審判后的處理重新審判的期限
第十九章 執 行
第一節 執行概述
執行的依據(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 執行機關(人民法院 監獄 公安機關 社區矯正機構)
第二節 各種判決、裁定的執行程序
死刑立即執行判決的執行(執行死刑命令的簽發 執行死刑的機關和期限 執行死刑的場所和方法執行死刑的具體程序 執行死刑后的處理) 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判決的執行(執行機關 執行程序) 管制、有期徒刑緩刑、拘役緩刑判決的執行(執行機關及交付執行 對緩刑罪犯的考察與處理) 剝奪政治權利判決的執行(執行機關 執行程序) 財產刑和附帶民事裁判的執行(執行機關 執行程序) 無罪和免除刑罰判決的執行(執行機關 執行程序 一審判決被告人無罪、免除刑事處罰的執行)
第三節 執行的變更程序
死刑執行的變更(停止執行死刑 暫停執行死刑 判決“可能有錯誤”的情形 停止執行死刑程序的啟動 停止執行死刑后的審查、處理) 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變更(死緩減為無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對死緩犯執行死刑) 暫予監外執行(暫予監外執行的概念 暫予監外執行的適用對象、適用情形暫予監外執行的適用程序) 減刑、假釋(減刑、假釋的程序 適用特殊情況假釋的核準程序)
第四節 對新罪和申訴的處理
對新罪、漏罪的處理 發現錯判和對申訴的處理
第五節 人民檢察院對執行的監督
對執行死刑的監督 對暫予監外執行的監督 對減刑、假釋的監督 對執行刑罰活動的監督
第二十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
第一節 概 述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的概念與功能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適用的案件范圍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與普通刑事訴訟程序的關系
第二節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的方針與原則
教育、感化、挽救方針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的原則(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保障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訴訟權利原則 分案處理原則 審理不公開原則與保密原則 全面調查原則社會參與原則)
第三節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制度與程序的具體規定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制度與程序的具體規定(辦案主體專門化 立案程序 辯護制度 適用強制措施 偵查程序 審查起訴程序 審判程序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執行程序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法律監督)
第二十一章 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
刑事和解的適用條件 刑事和解適用案件范圍 刑事和解的程序規則
第二十二章 缺席審判程序
第一節 缺席審判程序的案件范圍與送達方式
缺席審判程序的案件范圍 缺席審判程序的送達
第二節 缺席審判中的辯護權與上訴、抗訴
缺席審判中的辯護權 缺席審判中的上訴、抗訴
第三節 被告人到案后的救濟程序
被告人到案后的救濟程序
第二十三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違法所得的沒收程序
第一節 概 述
沒收程序的法律依據
第二節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違法所得的沒收程序
沒收程序的適用條件 沒收程序的沒收對象 沒收程序的啟動 沒收程序的管轄及公告 沒收程序的裁判 沒收程序的上訴、抗訴 沒收程序的終止 救濟措施
第二十四章 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的強制醫療程序
強制醫療程序的適用條件 強制醫療的啟動和決定程序 強制醫療的救濟程序
第二十五章 涉外刑事訴訟程序與司法協助制度
第一節 涉外刑事訴訟程序
涉外刑事訴訟程序所適用的案件范圍 涉外刑事訴訟所適用的法律 涉外刑事訴訟的特有原則(涉外刑事訴訟原則與刑事訴訟基本原則的關系 適用中國刑事法律和信守國際條約相結合的原則 外國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中國法律規定的訴訟權利并承擔訴訟義務的原則 使用中國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原則 外國籍當事人委托中國律師辯護或代理的原則)
第二節 刑事司法協助
刑事司法協助的法律依據 刑事司法協助的主體
附:本部分新增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2018.10.26)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關于開展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工作的意見(2017.8.8)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適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違法所得沒收程序若干問題的規定(2017.1.4)
4.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陪審員法[2](2018.4.27)
- 2021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韓祥波民法攻略:主觀題
- 2018年法律碩士聯考基本詞條釋義
- 2017國家司法考試法律法規匯編便攜本(第二卷):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學科精講思維導圖:三國法
- 2018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教材精讀30天
- 2019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教材一本通1:民法·知識產權法
- 2014司法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民事訴訟法與仲裁制度
- 2017國家司法考試法律法規匯編便攜本(第一卷):憲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 2023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考點法條關聯速查
- 2023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攻略:必刷題(全8冊)
- 2023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記憶通:民法(學科版)
- 經濟法基礎最后沖刺8套題
-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律法規匯編(下卷)(雙色應試版)
- 2018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刑法
-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教材一本通8:法理學·中國法律史·憲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