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刑法

第一章 刑法概說

第一節 刑法的概念、性質、任務和機能

刑法的概念 刑法的性質 刑法的任務 刑法的機能

第二節 刑法的基本原則

罪刑法定原則 平等適用刑法原則 罪刑相適應原則

第三節 刑法的適用范圍

刑法的空間效力(刑法的空間效力的概念 對國內犯的適用原則 對國外犯的適用原則 對外國刑事判決的承認) 刑法的時間效力(刑法的時間效力的概念 刑法的溯及力)

第二章 犯罪概說

第一節 犯罪的概念

社會危害性 刑事違法性 應受刑罰處罰性

第二節 犯罪的分類

自然犯、法定犯 親告罪、非親告罪 危害國家安全罪、普通刑事罪 基本犯、結果加重犯 即成犯、狀態犯和繼續犯

第三章 犯罪構成

第一節 犯罪構成概述

犯罪構成的概念(犯罪構成的法定性 犯罪構成的主客觀統一性 犯罪構成與社會危害性的統一性犯罪構成的重要性) 犯罪構成的分類 犯罪構成要件

第二節 犯罪客體

犯罪客體的概念 犯罪客體的分類 確定直接客體的方法 犯罪客體與犯罪對象的關系

第三節 犯罪客觀要件

犯罪客觀要件概述 危害行為(作為 不作為) 危害結果(危害結果的特征 危害結果的種類危害結果的意義) 行為的時間、地點與方法 刑法上的因果關系(刑法上因果關系的概念 刑法上因果關系的認定 不作為犯的因果關系 刑法上因果關系與刑事責任)

第四節 犯罪主體

犯罪主體概述 自然人犯罪主體(刑事責任年齡 刑事責任能力 特殊身份)

第五節 犯罪主觀要件

犯罪主觀要件概述 犯罪故意(故意的認識因素 故意的意志因素 故意的認定 事實認識錯誤)犯罪過失(過失的概念 過失的種類 過失的認定) 犯罪主觀要件的其他問題(無罪過事件 犯罪的動機、目的)

第四章 犯罪排除事由

第一節 犯罪排除事由概述

犯罪排除事由的概念 犯罪排除事由的分類

第二節 正當防衛

正當防衛的概念 正當防衛的構成(防衛起因 防衛對象 防衛意圖 防衛時間 防衛限度) 防衛過當及其刑事責任 特殊正當防衛

第三節 緊急避險

緊急避險的概念 緊急避險的構成(避險起因 避險對象 避險意圖 避險時間 避險可行性 避險限度) 避險過當及其刑事責任

第四節 其他犯罪排除事由

法令行為 正當業務行為 被害人承諾 自救行為

第五章 犯罪未完成形態

第一節 犯罪未完成形態概述

犯罪未完成形態的概念 犯罪未完成形態與犯罪階段的關系 犯罪未完成形態與犯罪構成的關系

第二節 犯罪預備

犯罪預備的概念與特征(主觀上為了犯罪 客觀上實施了犯罪預備行為 事實上未能著手實行犯罪未能著手實行犯罪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犯罪預備與犯意表示的區別 預備犯的刑事責任

第三節 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的概念與特征(已經著手實行犯罪 犯罪未得逞 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犯罪未遂的類型(實行終了的未遂與未實行終了的未遂 能犯未遂與不能犯未遂) 未遂犯的刑事責任

第四節 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的概念 犯罪中止的特征(中止的時間性 中止的自動性 中止的客觀性 中止的有效性) 中止犯的刑事責任

第六章 共同犯罪

第一節 共同犯罪概述

共同犯罪的概念 共同犯罪與犯罪構成的關系

第二節 共同犯罪的成立條件

必須二人以上 必須有共同故意 必須有共同行為

第三節 共同犯罪的形式

任意共同犯罪與必要共同犯罪 事前通謀的共同犯罪與事前無通謀的共同犯罪 簡單共同犯罪與復雜共同犯罪 一般共同犯罪與特殊共同犯罪

第四節 共犯人的分類及其刑事責任

主犯及其刑事責任(主犯的概念與種類 主犯與首要分子的關系 主犯的刑事責任) 從犯及其刑事責任 脅從犯及其刑事責任 教唆犯及其刑事責任(教唆犯的概念與成立條件 教唆犯的認定 教唆犯的處罰)

第五節 共同犯罪的特殊問題

共同犯罪與身份 共同犯罪的認識錯誤 共同犯罪與犯罪形態

第七章 單位犯罪

第一節 單位犯罪概述

單位犯罪的概念 單位犯罪的特點

第二節 單位犯罪的定罪

單位犯罪的主體要件 單位犯罪的客觀要件 單位犯罪的主觀要件

第三節 單位犯罪的處罰

單位犯罪的處罰根據 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

第八章 罪數形態

第一節 罪數的區分

區分罪數的意義 區分罪數的標準

第二節 實質的一罪

繼續犯 想象競合犯 結果加重犯

第三節 法定的一罪

結合犯 集合犯

第四節 處斷的一罪

連續犯 吸收犯 牽連犯

第九章 刑罰概說

第一節 刑罰的概念

刑罰的概念

第二節 刑罰的目的

刑罰目的的概念 特殊預防 一般預防 特殊預防和一般預防的關系

第十章 刑罰種類

第一節 主 刑

管制 拘役 有期徒刑 無期徒刑 死刑(死刑的概念 死刑的適用 死刑緩期執行)

第二節 附加刑

罰金 剝奪政治權利(剝奪政治權利的概念 剝奪政治權利的適用 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 沒收財產 驅逐出境

第三節 非刑罰處罰措施

職業禁止

第十一章 刑罰裁量

第一節 量刑概述

量刑概念 量刑原則(以犯罪事實為根據 以刑事法律為準繩)

第二節 量刑情節

量刑情節的概念 量刑情節的分類(法定量刑情節 酌定量刑情節) 量刑情節的適用(數個量刑情節的適用 多功能情節的適用) 累犯(累犯的概念 一般累犯 特別累犯 對累犯的處罰) 自首(自首的概念 一般自首 特別自首 自首的處罰) 坦白 立功

第三節 量刑制度

數罪并罰制度(數罪并罰的概念 數罪并罰的原則 數罪并罰的適用) 緩刑制度(緩刑的概念緩刑的適用條件 緩刑的考驗期限與考察 緩刑考驗期滿與緩刑撤銷)

第十二章 刑罰執行

第一節 減刑制度

減刑的概念 減刑的條件(對象條件 實質條件) 減刑的限度與幅度 減刑的程序、效力與減刑后的刑期計算

第二節 假釋制度

假釋的概念 假釋的條件(對象條件 限制條件 實質條件) 假釋的程序 假釋考驗期限與假釋的撤銷·20·

第十三章 刑罰消滅

第一節 刑罰消滅概述

刑罰消滅的概念 刑罰消滅的事由

第二節 時 效

時效概述 追訴時效的期限 追訴期限的計算(一般犯罪追訴期限的計算 連續或繼續犯罪追訴期限的計算 追訴時效的延長 追訴時效的中斷)

第三節 赦 免

赦免的概念 我國特赦制度的特點

第十四章 罪刑各論概說

第一節 刑法分則的體系

刑法分則體系的概念 刑法分則體系的特點

第二節 刑法分則的條文結構

罪狀 罪名(類罪名與具體罪名 單一罪名與選擇罪名、概括罪名) 法定刑(法定刑的概念 法定刑的種類 法定刑與宣告刑的區別)

第三節 刑法分則的法條競合

法條競合的概念 法條競合的表現形式 法條競合的適用原則

第十五章 危害國家安全罪

資助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活動罪 叛逃罪 間諜罪 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罪

第十六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放火罪 爆炸罪 投放危險物質罪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失火罪 破壞交通工具罪 破壞交通設施罪 破壞電力設備罪 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 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 幫助恐怖活動罪準備實施恐怖活動罪 劫持航空器罪 劫持船只、汽車罪 非法制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槍支、彈藥、爆炸物罪 非法制造、買賣、運輸、儲存危險物質罪 盜竊、搶奪槍支、彈藥、爆炸物、危險物質罪 非法持有、私藏槍支、彈藥罪 非法出租、出借槍支罪 丟失槍支不報罪 交通肇事罪 危險駕駛罪 重大責任事故罪 不報、謊報安全事故罪

第十七章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1):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 生產、銷售假藥罪 生產、銷售劣藥罪 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 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罪

第十八章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2):走私罪

走私武器、彈藥罪 走私假幣罪 走私文物罪 走私貴重金屬罪 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口的貨物、物品罪 走私淫穢物品罪 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

第十九章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3):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罪

妨害清算罪 虛假破產罪 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 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 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 為親友非法牟利罪 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 徇私舞弊低價折股、出售國有資產罪

第二十章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4):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

偽造貨幣罪 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 持有、使用假幣罪 變造貨幣罪 高利轉貸罪 騙取貸款、票據承兌、金融票證罪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偽造、變造金融票證罪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 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 違法發放貸款罪 吸收客戶資金不入賬罪 洗錢罪

第二十一章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5):金融詐騙罪

集資詐騙罪 貸款詐騙罪 票據詐騙罪 金融憑證詐騙罪 信用卡詐騙罪 保險詐騙罪

第二十二章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6):危害稅收征管罪

逃稅罪 抗稅罪 逃避追繳欠稅罪 騙取出口退稅罪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發票罪 偽造、出售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罪 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罪

第二十三章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7):侵犯知識產權罪

假冒注冊商標罪 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 假冒專利罪 侵犯著作權罪 銷售侵權復制品罪侵犯商業秘密罪

第二十四章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8):擾亂市場秩序罪

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 虛假廣告罪 串通投標罪 合同詐騙罪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 非法經營罪 強迫交易罪 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

第二十五章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故意殺人罪 過失致人死亡罪 故意傷害罪 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罪 過失致人重傷罪 強奸罪 強制猥褻、侮辱罪 猥褻兒童罪 非法拘禁罪 綁架罪 拐賣婦女、兒童罪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誣告陷害罪 強迫勞動罪 雇用童工從事危重勞動罪 非法搜查罪 非法侵入住宅罪 侮辱罪 誹謗罪 刑訊逼供罪 暴力取證罪 虐待被監管人罪 侵犯通信自由罪 私自開拆、隱匿、毀棄郵件、電報罪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重婚罪 破壞軍婚罪 虐待罪 虐待被監護、看護人罪 遺棄罪 拐騙兒童罪 組織未成年人進行違反治安管理活動罪

第二十六章 侵犯財產罪

搶劫罪 盜竊罪 詐騙罪 搶奪罪 侵占罪 職務侵占罪 挪用資金罪 挪用特定款物罪 敲詐勒索罪 故意毀壞財物罪 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

第二十七章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1):擾亂公共秩序罪

妨害公務罪 招搖撞騙罪 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 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 偽造、變造、買賣身份證件罪 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 組織考試作弊罪 非法出售、提供試題、答案罪代替考試罪 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 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 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程序、工具罪 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 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 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 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 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罪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 聚眾斗毆罪 尋釁滋事罪 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 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罪 傳授犯罪方法罪 侮辱國歌罪 盜竊、侮辱、故意毀壞尸體、尸骨、骨灰罪賭博罪 開設賭場罪

第二十八章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2):妨害司法罪

偽證罪 妨害作證罪 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 虛假訴訟罪 窩藏、包庇罪 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非法處置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罪 破壞監管秩序罪脫逃罪

第二十九章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3):妨害國(邊)境管理罪

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罪 運送他人偷越國(邊)境罪 偷越國(邊)境罪

第三十章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4):妨害文物管理罪

故意損毀文物罪 倒賣文物罪 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 搶奪、竊取國有檔案罪

第三十一章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5):危害公共衛生罪

妨害傳染病防治罪 非法組織賣血罪 強迫賣血罪 醫療事故罪 非法行醫罪

第三十二章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6):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

污染環境罪 非法捕撈水產品罪 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 非法狩獵罪 盜伐林木罪 濫伐林木罪

第三十三章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7):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

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 非法持有毒品罪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毒贓罪 非法生產、買賣、運輸制毒物品罪 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罪 引誘、教唆、欺騙他人吸毒罪 強迫他人吸毒罪 容留他人吸毒罪

第三十四章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8):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

組織賣淫罪 強迫賣淫罪 協助組織賣淫罪 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 引誘幼女賣淫罪 傳播性病罪

第三十五章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9):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罪

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 傳播淫穢物品罪

第三十六章 危害國防利益罪

阻礙軍人執行職務罪 破壞武器裝備、軍事設施、軍事通信罪 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 盜竊、搶奪武裝部隊公文、證件、印章罪

第三十七章 貪污賄賂罪

貪污罪 挪用公款罪 受賄罪 單位受賄罪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 行賄罪 對有影響力的人行賄罪介紹賄賂罪 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 私分國有資產罪

第三十八章 瀆職罪

濫用職權罪 玩忽職守罪 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 徇私枉法罪 執行判決、裁定失職罪 執行判決、裁定濫用職權罪 私放在押人員罪 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罪 徇私舞弊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罪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 放縱走私罪 不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罪 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

第三十九章 軍人違反職責罪

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軍事秘密罪 戰時自傷罪

附:本部分新增法規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辦理盜竊油氣、破壞油氣設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2018.9.28)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虛假訴訟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8.9.26)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8.11.2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源市| 广东省| 漠河县| 龙海市| 长宁区| 自治县| 荔浦县| 含山县| 襄垣县| 平昌县| 绥德县| 陆丰市| 兴城市| 张家口市| 崇州市| 上犹县| 巩留县| 海安县| 商南县| 凤台县| 嘉黎县| 九龙城区| 浮梁县| 乡城县| 仁布县| 金川县| 延长县| 西宁市| 信丰县| 卫辉市| 大英县| 巫溪县| 鹿泉市| 杭锦旗| 金湖县| 瓦房店市| 和顺县| 鹤山市| 宜阳县| 保康县| 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