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放經濟條件下中國通貨膨脹動態研究
- 錢宗鑫
- 720字
- 2019-10-31 20:16:42
2.6 新凱恩斯主義菲利普斯曲線的結構穩定性
迄今為止,我們討論的文獻都假設菲利普斯曲線的參數是不變的。Zhang等(2008)和Benati(2008)的研究表明,方程(2—3)中的參數(γf, γb, κ3)是隨時間變化的,并且前瞻性預期行為在近年來更為穩定的貨幣政策框架下變得更加重要。前瞻性預期行為與后視性預期行為的相對重要性隨時間的變化對通貨膨脹理論的發展有重要的含義。
標準的新凱恩斯主義模型在微觀基礎上解釋宏觀經濟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應對盧卡斯批判。然而關于新凱恩斯主義菲利普斯曲線的研究發現標準模型中的“深層次”參數并不是“深層次”的,而是隨時間變化的。這意味著基于流行的三方程新凱恩斯主義模型的預測和政策實驗都是不可靠的,因為經濟政策的變化可能引起模型參數的變化,其結果是模型的預測和政策預言都是不可靠的。
為此,凱恩斯主義者對標準的新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模型做出了進一步的修正。一方面,以Mankiw和Reis(2002)為代表的學者放棄價格黏性的假定而用信息黏性來解釋通貨膨脹的持續性。這個模型的優點在于模型本身預言了通貨膨脹持續性的結構變化,因26此可以回應盧卡斯批判。另一方面,一些學者(例如Bakhshi et al.,2007)試圖用狀態依存定價來解釋通貨膨脹持續性的結構變化。與信息黏性模型不同,狀態依存定價模型保留了價格黏性的假設。它與傳統價格黏性模型的不同在于價格黏性是隨經濟狀況的改變而改變的。自然,這種模型也可以內生解釋通貨膨脹持續性的結構性變化。
盡管這兩類模型的早期版本都受到了各種各樣的批評,但它們的改良版本對通貨膨脹動態的描述都被證明比傳統的模型更加精確。對于這些模型的一個完整的綜述超出了本章的范圍,但是讀者將發現本章提供的關于菲利普斯曲線的計量估計方法的討論對于理解這些新模型的檢驗也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