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 研究背景及問題的提出

經濟學將企業的目標界定為企業價值最大化,那么在市場有效的情況下,企業價值最大化就可以及時而準確地反映為股東財富的最大化。在現代企業中,價值創造是一切企業所追求的核心目標。能夠創造高于資本成本的價值,是衡量一切企業家經營才能和工作績效的根本標準,也是判斷企業成功與否的關鍵依據。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其首要責任是維護股東利益,保證股東利益最大化。這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基礎,是實現其他利益相關者利益的必要條件。目前有些企業所謂的社會負擔過重,實際上是本末倒置,忽視了對股東的最基礎責任。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目標如果受到持續損害,企業就根本無法維護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比如企業持續虧損而引發破產,其直接后果是無法向銀行還貸、員工失業、政府稅收減少等等,這是一個連環效應。鑒于此,企業家應承擔起作為代理人的責任,以股東財富最大化為首要目標。

然而,這一目標的實現要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中委托人與代理人的目標沖突就是一個主要因素。隨著兩權分離,企業內部產生了股東和經營者之間的委托代理關系。在這種關系中,由于委托人(股東)和代理人(包括董事會、經理班子、監事會成員)都是“有限理性”的“經濟人”,雙方無可避免地存在著由于目標不一致而產生的利益沖突。當沖突產生時,代理人為追求自身的利益而損害委托人的利益。自伯利米恩斯(Berle-Means)之后的半個多世紀以來,委托人與代理人之間的利益沖突一直被認為是現代公司的核心代理問題。代理人通過自身的人力資本為公司創造價值,而公司也為代理人提供相應的報酬,并使代理人的自我價值得以實現。然而,由于代理人的目標函數有別于委托人的目標函數,再加之信息不對稱和不確定性,加大了委托人觀察和監督的難度,從而出現代理人偏離委托人的目標函數,使得損害委托人利益的可能性增加。這種代理行為的“弱無效”會導致股東價值的顯著減損。

從代理人方面來看:一是代理人的利益和目標有別于委托人的,因而他們和委托人的效用函數會有所不同;二是代理人在經營過程中擁有私人信息,而為了謀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有可能會產生損害委托人利益的機會主義行為。而從委托人方面來看:一是股東可能缺乏相關的知識和經驗,因而沒有能力去對經營者進行有效監控;或者股東過于繁忙,結果導致沒有過多的精力、時間來對經營者進行監控。二是由于股東對經營者進行監控需要成本,但所產生的績效提高卻是一種公共物品,所以眾多中小股東都想坐享其成,免費“搭便車”。

自伯利和米恩斯1932年提出兩權分離理論以來,已經有不少經濟學家注意到了委托代理條件下的企業目標分歧問題,并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比較著名的有鮑莫爾(Baumol, 1959)的銷售最大化假設、馬里斯(Marris, 1964)的成長最大化假設和威廉森(Williamson, 1967)的經理效用最大化假設以及西爾特和馬奇(Cyert and March, 1963)提出的行為型廠商模型,等等。這些基于現實而產生的廠商目標理論迄今在主流經濟學、管理學中依然沒有得到反映。這一點從經濟學和管理學教科書以及其他理論文獻中普遍地使用企業家追求利潤最大化假設可以明顯地反映出來。參見戚聿東、鐘涵:《委托代理條件下企業家的規模偏好及其矯正》,載《經濟管理與研究》,2009(11):35~40頁。

代理人對企業的興衰存亡起著決定性作用,但其決策只有部分可以在短期內見效,而更多的決策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見效。當對代理人的評價傾向于短期目標時,代理人為了快速突出自己的工作績效,可能會傾向于那些短期內會帶來好處但不利于公司長期發展的計劃。另外,由于缺乏健全的激勵約束機制,便不可避免地出現日本學者青木昌彥所稱的“內部人控制”。在內部人控制的情況下,經營者往往將大量資源進行非生產性配置,從而擴大自己的控制權收益。企業激勵和約束機制越不健全,代理人行為偏離委托人的目標也就會越嚴重。

隨著全球范圍內投資的興起,經濟全球化和經濟自由化的發展,以及各種腐敗、丑聞、公司倒閉案件的增多,委托代理問題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近年來,各國企業出現了“強管理者,弱所有者”馬克·J·洛對代理人損害委托人的現象進行了生動深刻的論述,很形象地稱之為“強管理者,弱所有者”,并將其研究成果寫入名為《強管理者 弱所有者》一書中。的現象。一些國家的企業委托代理問題主要是由于股權高度分散導致股東對管理層缺乏約束而外部監督機制不完善所造成的。與此相反,中國委托代理的現狀則是股權相對集中,由于國有股權所有者的缺位而形成了內部人控制。但無論是股權分散還是集中,其后果都很相似——缺乏足夠的控制權約束機制,經營者的權利過多過濫,而所有者的控制決策卻流于形式或被虛化。現代企業激勵與約束之間關系嚴重失衡,過度向經營者的權利傾斜導致了十分明顯的責權利不對稱,然而矯枉過正也使得激勵約束機制失去了應有的作用。

由此,本書引發了如下思考:

第一,代理人區別于委托人的具體目標到底是什么?代理人的目標與委托人的目標是否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

第二,如果委托人的目標與代理人的目標可以調和,那么可以通過哪些措施來實現二者的融合?

第三,不同企業實現委托人與代理人的目標融合機制是否存在路徑依賴性?這一路徑又是什么?

對于以上三個問題的探索正是本書的主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科尔| 新河县| 水城县| 汾阳市| 灵台县| 和硕县| 宁强县| 普定县| 六安市| 桦川县| 旬邑县| 五华县| 宝山区| 浦县| 繁峙县| 甘谷县| 莱州市| 漯河市| 兴安县| 沾益县| 延庆县| 桐乡市| 苍梧县| 汕头市| 江油市| 边坝县| 杂多县| 秦皇岛市| 舟山市| 凌云县| 山东省| 徐闻县| 唐海县| 阿拉善左旗| 丰顺县| 大足县| 淮阳县| 菏泽市| 隆回县| 洞口县| 黎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