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社會學引論(Introduction to Morality Sociology)
- 龔長宇
- 378字
- 2020-08-20 16:03:39
第一節 確立道德社會學研究對象的途徑
每一門學科都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對象,這個對象的確立,無疑是這門學科理論根據中最重要的問題,“因為它是一門學科的理論框架和一般問題”。一門學科如果沒有恰當的理論框架,不解決自己的一般問題,那么它在處理具體問題時,就會時時被迫回到這個一般問題上來。誠如列寧所言:“如果不先解決總的問題就去著手解決局部性問題,那么隨時隨地都必然會不自覺地‘碰上’這些總的問題。”
道德社會學也不例外。如何界定道德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美國社會學家英克爾斯在《社會學是什么》一書中指出給社會學下定義的三條途徑:第一,歷史的途徑——“創始人說了些什么?”第二,經驗主義的途徑——“當代社會學家在做些什么?”第三,分析的途徑——“理性的指示是什么?”
即便確定道德社會學的研究對象不能完全等同于給這門學科下定義,但是,遵循這三條途徑來進行思考,也必定是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