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用心做好作文教育這一件事

我是一名作文老師。學生們都叫我“丁丁老師”,跟《丁丁歷險記》里主角的名字一樣。我曾經是一名記者。

我有一個習慣:上課前刷牙。上午的課會刷,下午的課也會刷。這不僅僅是出于飯后口腔衛生的考慮,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自己吐出來的每個字都是清新的,有沁人心脾的力量,能鉆進學生心里。我知道,作為老師,每一句話、每一個行為,都可能決定孩子的世界觀、價值觀。我不求口吐蓮花,但深知絕不能害了孩子,給孩子“臟”的東西。

我的童年是在講臺下長大的,父母是湘西農村的普通小學老師。20世紀80年代,農村搞掃盲,老老少少晚上都到學校學識字。我沒人帶,就一直坐在講臺下,聽爸爸媽媽上課。成為一名老師的想法,可以說,在那一個個夜晚就已經種在了我內心最深處。

1991年,我11歲,讀小學四年級。有一天放學后,爸爸拿了一把小鋤頭,讓我跟他上山,表情神秘兮兮的。

走到山腰的一條溪水邊,爸爸指著一片綠色說,那就是爬山虎,剛長出的葉子是嫩紅色的,再長大就變成嫩綠,它莖上長有葉柄的地方,反面長著細絲。別小看那些細絲,就是靠著這些嫩紅的細絲抓住地面,爬山虎才可以染綠一片地。爸爸說,那細絲就是爬山虎的腳,明天語文課要講它。我們用鋤頭鏟了一株,帶回家。

第二天的課堂上,這株爬山虎成了最好的教具。這是湘西最偏僻的鄉村教室,這里的孩子沒見過香蕉,沒見過水彩筆,但他們碰到了教他們學習觀察的好老師,碰到了教他們用筆來表達感情的好老師。

后來的我走出了大山,進了師范中專,又保送到師范大學,在大城市工作,聽過無數老師的課,但沒有哪堂課比得過那節“爬山虎的腳”。

童年的這些經歷,驅使我最終從新聞轉戰作文。這是一條從雜家到專家的路。在報社工作的13年,我一直在默默儲備。媒體培養的是視野,這讓我知道該從哪里找到作文教育的正確方法。我閱讀了大量的作文教學研究資料,古今中外都有,從中國的梁啟超、葉圣陶、于永正,到美國、英國、日本的一線案例。

進入作文教育這一行,我并不想重復所謂的技法、仿寫。上海一家媒體曾做過一項調查,有77.2%同學和57%的家長認為寫作文是有固定套路的。這固定套路就是所謂的模板。這樣的作文,總有相似的開頭,然后提出老生常談的中心思想和立意,最后是千篇一律的總結。那里面有各種技巧,唯獨沒有自己。

可作文不是數學。數學的思路是求同,作文則是求異。求同,就是1+1只能等于2;而作文,1+1可以有無數個答案。作文需要的是獨特的個人體驗和思考,而不是和他人一樣的情感與故事經歷。

所以,我的做法是,把生活搬進課堂,在生活場景的重現中,讓孩子學會觀察、提問、思考和表達,然后再來寫作文。比如,面對一個咬了兩口就被扔掉的饅頭,你會想什么?會怎么做?你要怎么勸說,扔它的人才愿意聽?這需要在短時間內處理和整合信息,對生活中的萬事萬物懷有敬畏之心,并學會反思、人格修煉,等等。這是滲透進生活的啟蒙教育,而不是單純教字詞句組合和謀篇布局的作文課。

每一次課都是一次思維訓練,訓練孩子怎么用不一樣的角度去觀察、去表達。而技巧,只在孩子觀察表達時給一點提醒,讓他們可以更好地運用文字。畢竟,技巧是基于現實需要產生的,不能憑空添加。否則,作文就只有技巧,而沒有故事和真情。

這樣的啟發過程,就是要把孩子的內心力量真正引導出來,幫助他們成長為自己想要的樣子,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寫出自己想寫的文字。

這一次,我把自己關于作文教學的思考和實踐寫成了兩本書——《丁丁老師創意作文課:教你寫出有個性的作文》和《丁丁老師創意作文課:教你寫出會思考的作文》。落腳點都是創意,希望用創意的形式開啟孩子的思維,回到作文的原點。“有個性”一書共六個章節,分別是寫自己、寫東西、寫家人、寫游記、寫場景、寫生活,側重教孩子們在常規類型的作文題目中展示獨特的自我。“會思考”一書共五個章節,分別是推理寫作、變形故事、說明文、議論文、心理描寫,側重教孩子們在練好基本功后,如何加入思考和想象,以輕松應對不同類型的寫作。

帶過的學生中,有位名叫蔣卓錦的三年級孩子曾寫過一句話,給我印象特別深刻:“成長就是去年我寫鉛筆,今年我寫鋼筆。”而我希望,我的成長是——去年我在講臺上,今年還在講臺上,一直一直站下去;甚至以后老了,仍然能在教學中活得像個陽光少年,帶給孩子溫暖和希望——就像童年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爬山虎。

我愿意做爬山虎葉柄反面的那些小腳,緊緊托著一根根鮮嫩的枝條向上,再向上,朝著太陽的方向,向著明天生長。愿我的努力能讓更多孩子真正釋放天性,拒絕套路,寫出會呼吸的作文。

這兩本書也是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點課題“小學作文序列訓練體系創新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XJK016AJC001)。2016年,我有幸參加了中國寫作學會中小學寫作教學專業委員會會長劉濟遠教授主持的課題研究,感謝他給予我多方面的支持。

最后,我要感謝我的父親,他在極度艱苦的條件下給我希望,讓文學的種子在我心里萌芽。感謝我在湖南芷江師范學校、湘潭師范學院學習時的張云龍老師和陳靖武老師,還有走上作文教育之路后給予我鼓勵和幫助的朱漢華老師。感謝編輯杜俊紅的細心敬業,還要感謝所有信任我的家長和孩子們!

書中引用了一些名家作品作為示范,在此表示衷心感謝。個別作者因故未能及時取得聯系,見到后還望聯系我。

丁丁老師

2018年8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江口市| 闸北区| 延寿县| 甘南县| 临沂市| 澄城县| 浏阳市| 内黄县| 绿春县| 互助| 宜春市| 连云港市| 扎鲁特旗| 永平县| 大石桥市| 南乐县| 卫辉市| 金坛市| 林甸县| 清水河县| 清水县| 左云县| 卓资县| 中卫市| 阳高县| 凤城市| 博野县| 淳安县| 津南区| 湘潭县| 望江县| 杭锦后旗| 娄底市| 腾冲县| 玉屏| 象山县| 鹰潭市| 安仁县| 墨竹工卡县| 台东市| 图木舒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