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為干部管理方法論
- 孫科柳 易生俊 孫智
- 1866字
- 2019-09-29 13:05:25
1.4.1 擔當責任,以大局為重
任何成功都不是簡單憑借某一個人的才干就能夠完成的,而是要借助團隊整體的力量。就像德國哲學家歌德說的那樣,“我不應該把我的作品全歸功于自己的智慧,還應歸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上萬的事情和人物。”
因此,每個人都應該加強自己的團隊意識,在大局面前懂得“單位在前,自我靠后”,才能打造出高績效的團隊。尤其是干部,作為團隊的領軍人物,不要對自己的個人得失太過于斤斤計較,要擔當起團隊的責任,以大局為重。
【輔助閱讀】雁群效應和蟻群效應
與頭雁相類似,干部作為團隊中的領軍人物,擔負著整個團體的責任,比起團隊中其他的成員來說,在受到更多優待的同時,也勢必要承擔更大的責任,付出更多的體力和心血。反之,當企業中的干部過分地關注個人利益時,公司就會被割裂成一個個的小團體,當小團體越來越多的時候,企業就走上了分崩離析的道路。強大如華為,也曾出現過類似的問題。
這件事對華為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也給了任正非很大的觸動。如果干部都因為擔心自己的前途而置企業大局于不顧,那么華為最終只有死路一條。也正是從這件事起,任正非開始決心在華為推行干部的績效承諾制,將大局發展與個人發展更好地捆綁在一起。促使華為員工與員工之間,干部與干部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能夠相互團結,相互協作。
同時,華為干部在管理工作中,還要敢于擔責,肩負起合理評價下屬的職責,為華為營造公平、公正的奮斗環境。
選擇干部,就是要選擇這樣正直而敢于管理的人,這樣才能保證整個組織的健康和活力。就像任正非所說的:“只有無私才會公平、公正,才能團結好一個團隊;只有無私才會無畏,才能堅持原則;只有無私,才敢于批評與自我批評,敢于改正自己的缺點,去除自己的不是;只有無私才會心胸寬廣,境界高遠,才會包容一切需要容納的東西,才有能力肩負起應該承擔的責任。”
和其他企業一樣,華為也經歷過寒潮和低谷,也一直在不斷地進行組織結構和流程的優化與調整,力求找到一種當下最為適合企業發展的組織形式。例如1996年市場部集體大辭職、2001年IT冬天時部分干部自愿降薪、2007年93名各級主管干部自愿降職降薪聘用,等等。在這樣的變革中,平衡一定會被打破,干部的利益首當其沖,這種時候就需要干部拿出責任感與使命感,為了實現更適合的新的平衡,以大局為重。
華為的成就充分地證明了,只有那些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心系團隊、以大局為重的干部才是企業需要的人才,這樣的企業也才有凝聚力,每一位員工都會對企業有發自內心的認同感、歸屬感,每個人都會盡心盡力、兢兢業業地工作,與企業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