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現代服務業發展報告(2013)
- 陳章龍
- 3510字
- 2019-09-29 12:04:22
第四節 西部區域現代服務業發展分析
一、西部區域現代服務業發展現狀分析
表1—12對西部區域不同服務業中的城鎮私營企業和個體就業人數進行了統計。可以看出,在西部區域的服務業中,住宿和餐飲業占全國此行業人數的比例最大,為26%,其余行業就業人數占全國的比重差別不明顯,在14%至21%間波動。總體看來,西部區域服務業的就業人數占全國的比例不高,而且服務業的結構相差不大,最大就業人數仍然集中在傳統的住宿和餐飲等方面的服務業,還有待于向現代服務業轉型和升級。
表1—12西部區域服務業中城鎮私營企業和個體就業人數單位:萬人

續前表

在西部區域中,各省市服務業就業人數的差別明顯,以住宿和餐飲業為例,最高的四川有47.82萬人,最少的西藏只有5.9萬人;總體看來,不同行業在不同省區的貢獻和所占比例不同,對于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來說,廣西的就業人數量多,遠高于其他省市區;對于批發和零售業來說,四川的就業人數最多;對于租賃和商務服務來說,重慶的就業人數明顯高于其他省區;對于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來說,四川的就業人數最大。西部區域某些大省區的經濟數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個西部區域的數據。
表1—13為西部區域各省區的現代服務業在2012年的固定資產投資額,這些行業、區域的固定資產投資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現代服務業在地區的發展趨勢。更為重要的是,固定資產投資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未來服務業的發展驅動力,從行業和區域上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結論:在西部區域的現代服務業中,房地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占行業比例最高,達到92.7%。房地產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額幾乎占到現代服務業的全部。從地區合計進行分析,四川現代服務業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最高,占到西部區域23%的比例,其中房地產業的投資額最大,占到94%的比例。其次,陜西和重慶現代服務業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均比較大,寧夏、青海和西藏現代服務業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較少,西部區域省區間的固定資產投資差距明顯。
表1—132012年西部區域現代服務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額單位:億元

續前表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行業,西部區域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主要指標如表1—14所示。可以看到,在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各分類行業中,軟件業務收入占到各項業務收入的50%;其次是軟件產品收入,占到14.8%;信息系統集成服務收入、數據處理和存儲服務收入、信息技術咨詢服務收入、嵌入式系統軟件收入和集成電路設計收入依次減少。從各省市數據占西部地區的比例看,四川所占比例最高,為53.4%,其次是陜西、重慶,比例僅接近20%,其余省市所占比例很小,西藏、青海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空白,寧夏、甘肅所占比例均不到西部區域的1%。西部區域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在各省市之間的差距明顯。
表1—14西部區域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主要經濟指標單位:億元

各區域的社會服務機構床位數既是衡量區域重要服務業——衛生水平的主要指標,也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表1—15統計了2012年西部區域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機構床位數,從各地區床位數占西部區域床位數的比例看,四川地區床位數所占比例最大,為40.6%;重慶地區床位數所占比例排第二,為13.7%;陜西地區床位數所占比例排第三,為9.7%。床位數總量少的地區有西藏和寧夏,均占西部區域總數的1%。在所有床位數中,大部分為老年及殘疾人床位,占到床位總數的81.9%,智障和精神疾病床位、兒童床位和救助及其他社會服務床位很少。在每千人口社會服務床位數中,四川最多,為4.61張,其次是重慶,每千人口社會服務床位數最少的是寧夏和廣西。在每千老年人口養老床位數中,依然是四川最多,為29.48張,其次是重慶,每千老年人口養老床位數最少的是寧夏和廣西。可以看出,每千人口社會服務床位數和每千老年人口養老床位數在地區的相似現象十分明顯。
表1—152012年西部區域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機構床位數單位:萬張

二、西部區域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第一,西部區域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技術效率較低。相對于東部區域和中部區域而言,西部區域服務業技術效率低是造成服務業勞動生產率低以及區域發展失衡的重要因素。自西部大開發以來,為統籌服務業的區域發展,東部區域的資本逐步向西部區域流動,但由于西部區域服務業的市場化改革滯后,社會基礎設施以及制度建設不足,缺乏高素質勞動力的流入,服務領域的管理和技術缺乏創新,導致區域之間的技術效率差距仍然較大,從而阻礙了服務業技術效率的提高以及服務業的結構優化和升級。
第二,西部區域城市化發展滯后,現代服務業沒有形成有效集聚。服務業的內部結構與城市規模結構有較高的相關性,因為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口、資源、信息和產業,是服務業產業化的基本載體。長期以來,西部區域在戰略上沒有充分重視城市對工業發展的集聚和支撐效應,我國城市化水平與工業化進程出現了比較明顯的脫節。西部區域城市化進程相對滯后和工業布局相對分散弱化了對生產性服務的中間需求,導致服務業集聚程度偏低。
第三,西部區域改革步伐緩慢、市場化程度低、缺乏發展動力。目前,西部區域現代服務業市場化程度較低、所有制結構單一、資源流入不足,從而弱化了競爭機制在產業發展中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同時,西部區域對服務業發展的規制過多,導致服務業創新不足、經營效率低下、供給能力的擴張受到制約。較低的市場化程度還導致市場競爭的不規范和不成熟,凸顯了市場分工的不確定性并抬高了交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削弱了工業企業外包生產性服務的內在動力。
第四,西部區域缺乏有效的區域分工和協作機制。隨著中心城市在區域范圍內集聚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產業要素能力的大幅提升,區域產業結構的同構化基礎不斷被瓦解,建立基于比較優勢和產業鏈區別定位之上的區域分工體系越來越具有經濟性和現實意義。但是,由于受地方利益的驅使,西部區域現代服務業缺乏有效的區域分工,存在低水平重復建設、過度競爭和資源浪費,從而降低了服務業增長的集約化程度,影響了企業發展效率。
三、西部區域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對策和建議
第一,構建西部區域現代服務業發展的良好制度環境。放寬西部區域現代服務業的準入領域,合理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投入服務業,提高非公有制經濟比重,強化市場競爭。加大服務業對內和對外的開放力度,利用多種渠道和手段吸引生產要素投向現代服務部門,推動產業升級;積極推進生產性服務業的產業標準化工作,提高服務質量,規范服務行為。健全、完善行業自律機制,減少和避免無序競爭造成的資源浪費。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健全中介服務體系,推動相關企業間合作,實現社會化服務與制造環節銜接。
第二,西部區域要加強產業關聯,構建有利于現代服務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的互動機制。大力發展西部區域產業內部的專業化分工體系,引導和推動企業通過管理創新和業務流程再造,將非核心的生產性服務環節剝離為社會化的專業服務,以核心競爭優勢整合專業配套企業的服務供給能力。強化企業內部資源、業務整合的自主性,大力發展產業內部的專業化分工體系。運用市場機制促進服務業跨地區、跨行業兼并重組,實現現代服務業的集中化和組織化。
第三,西部區域要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以物流業發展帶動服務業的發展。現代物流業的產業關聯度高,物流業的發展可以帶動一系列服務行業的發展。同時,物流業的勞動密集度高,可以提供較多的就業機會,對緩解西部區域就業壓力以及推進城市化進程可以起到一定作用。西部區域發展現代物流業是推進第三產業發展的一個抓手,通過發展現代物流業,以物流帶動西部區域的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與人才流,實現西部區域現代服務業的跨越式發展。
第四,西部區域需要推進現代服務業自主創新,塑造核心競爭力。建立健全西部區域技術創新機制,鼓勵現代服務業企業建設各類研究開發機構和增加科技投入,使企業成為研究開發投入的主體。支持企業組建各種形式的戰略聯盟,對品牌創立、管理與延伸進行戰略規劃,在關鍵領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專利和技術標準。增強企業技術集成與產業化能力,促進各種形式的知識流動與技術轉移。廣泛普及和應用先進技術,加快電子化、自動化進程,用信息化改造傳統服務業。鼓勵服務業企業以商標、專利、營銷渠道、客戶資源等為紐帶,進行跨地區、跨行業的兼并和重組。
第五,要優化產業布局,大力推進西部區域現代服務業的集聚式發展。一般來說,服務業發展的規模和水平與城市的規模密切相關。因此,拓展西部區域的現代服務業,應充分考慮城市建設、交通、居住、環境以及社會經濟發展趨勢等因素,通過規劃布局、政策引導以及必要的財政支持等形式,科學合理地劃分現代服務業不同的功能區域,實現專業化服務。以主體功能區建設為契機,引導制造業向城市周邊集中布局,依托制造業集聚擴大現代服務業的有效需求,形成支撐產業發展的規模經濟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