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老年人的主觀收入充足感評價

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晚年收入在減少,而保持健康和防治疾病方面的支出卻在不斷增加;同時,老年人主觀上如何看待自己的經濟狀況也會影響到老年人的自評健康狀況、經濟幸福感和心理福利等方面。因此,對于老年人而言,其如何評價自己或家庭的經濟狀況,在實踐和理論研究中都非常重要。

早在20世紀70年代,西方學者就開始投入對老年人主觀收入充足感(perceived income adequacy)的研究,而關于東亞國家和地區的相關研究卻少之又少。2002年,陳和何馬琳等人對新加坡和中國臺灣地區的老年人主觀收入充足感進行了分析。注99至于中國其他地區老年人主觀上如何評價自己的收入充足感,現有研究沒有涉及。而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老年人口與勞動年齡人口之間以及老年人群體內部的收入差距都在逐漸增大。

(一)老年人的主觀收入充足感評價指標

1.國外老年人主觀收入充足感分析簡介

“主觀收入充足感”的定義缺乏統一標準。研究中往往與自評經濟狀況、主觀經濟幸福感以及經濟滿意度等相似指標相混淆??傮w而言,其被視為測量與“客觀收入”相對應的“主觀收入”的重要方法。國外學者將“主觀收入充足感”這一指標經常作為分析“經濟幸福感”、“心理福利”、“自評健康”、“精神抑郁”、“老年貧困”、“老年退休收入”等問題的重要自變量之一。注100

測量“主觀收入充足感”,絕不僅僅取決于實際收入的多少,而且還受其他變量的影響。國外相關研究表明,老年人實際收入、健康狀況與老年人主觀收入充足感呈正相關關系。也就是說,老年人客觀經濟狀況越好,健康水平越高,就越愿意認為自己的收入是充足的。從工作經歷角度看,從未工作者與離退休者、仍在工作的老人相比,更容易認為自己的收入是不充足的。注101

而且,研究中發現的一個有趣的現象表明,年齡與老年人主觀收入充足感的認知也呈正相關的關系。隨著老年人年齡的增加,與相對年輕的老年人相比,越老的老年人更愿意認為自己的收入是充足的。對于這一結論,學者們所持的觀點并不一致。一類觀點認為高齡老人在過高估計自己的經濟能力注102,對于滿足老年人的經濟需求是不合理和不現實的注103;另一類觀點則認為盡管這一結論很難用經濟學“理性人”假設來解釋,但如果從老年人視角來看,也是合理的。注104老年人如果年輕時生活在相對貧困的環境,等到他們年老時,就越容易對當前的經濟狀況感到滿意。注105筆者以為,陳和何馬琳等人的這一解釋更適用于今天的中國老年人,他們年輕時生活在一個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與他們的父母或(外)祖父母比較貧困的老年階段相比,很多人會對今天的晚年收入感到相對充足或滿意。

至于性別、婚姻和教育程度對老年人主觀收入充足度的影響,研究結論并不一致。比如,斯特羅勒等學者研究認為性別、婚姻、教育程度與主觀收入充足感沒有關聯。而陳和何馬琳等人認為,老年男性與老年女性相比,更傾向于認為自己的收入是不充足的;與已婚者相比,未婚者和喪偶者更容易報告自己的收入是充足的;教育程度越高的老年人,越愿意認為自己的收入是充足的。

2.我國老年人主觀收入充足感研究

本部分使用的調查數據來自中國老齡科研中心2006年“中國城鄉老年人口狀況追蹤調查”注106,該調查時點為2006年6月1日,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抽樣的初始樣本單位為省級,采用等額分層的辦法,每個省級單位分城鄉各調查500個老年人。省級以下采取PPS(probabilities proportional to size)方案進行隨機抽樣。本部分具體采用的是16個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共15 957個樣本老年人,其中,城市8 018人,農村7 939人。

因變量是老年人個體如何評價自己的經濟狀況充足度,即設計問題“您覺得自己的經濟狀況屬于下列哪種情況?”,選項為“很困難”、“有些困難”、“大致夠用”、“比較寬?!焙汀昂軐捲!蔽鍌€等級。分值越高,表明自評經濟狀況充足度越好。表3.4顯示,從總體上看,城市老年人的主觀收入充足度均值(2.9)要高于農村老人(2.7)。具體來看,城市老人認為自己的經濟狀況屬于“比較寬?!焙汀昂軐捲!钡谋壤?16%)要高出農村老人(10%)6個百分點,而城市中認為自己的經濟狀況是“有些困難”和“很困難”的老人比例(24%)要明顯低于農村老人(37.4%)。

表3.4我國老人主觀收入充足感城鄉對比分析


image

數據來源:根據2006年中國城鄉老年人口狀況追蹤調查數據分析得出。

按照“五等分法”,將老年人年實際收入水平分成低收入(1st)、中低收入(2nd)、中等收入(3rd)、中高收入(4th)和高收入(5th)五個分層組,每層各占老年人口的20%。處于最低收入的1/5的老年人群中,農村老年人認為收入“比較寬?!焙汀昂軐捲!钡谋壤?7.2%)高出城市老人(6.2%)1個百分點;而處于最高收入的1/5的老年人群中,農村老年人認為收入“比較寬裕”和“很寬?!钡谋壤?17.5%)遠遠低于城市老人(38%)20.5個百分點。這顯示出農村低收入老人雖然實際收入遠低于城市低收入老人,但其自評經濟狀況要相應地好于城市老人;但對于高收入階層的農村老人而言,其離退休金占其總收入的比例達到了17%,而其他組的這一比例則微乎其微,因此,可能更多地將自己與城市老人相比較,導致農村最富裕的20%的老人認為自己的收入狀況寬裕的比例遠低于城市相應的最富裕老人。

在對我國老年人主觀收入充足感進行分析時,我們發現,與老年女性相比,我國老年男性更不愿意認為自己的收入是充足的,這與陳和何馬琳等人對新加坡和我國臺灣地區老年人主觀收入充足度的分析結論相一致。注107由于老年男性收入要遠遠高于老年女性注108,所以,已婚老人對自己收入充足度的評價也要好于未婚老人。

有關家庭因素對于老年人主觀收入充足感影響的分析,相關研究并不多見,只涉及居住安排、老年人收入所供養的人數等因素。對新加坡老人的數據分析顯示,老年人是否和子女同住與老年人主觀收入充足度不相關;但在臺灣地區,與子女同住的老人要比單獨居住的老人更愿意認為自己的收入是充足的。斯特羅勒等學者認為,在既定收入條件下,老年人所供養的人數越少,老年人自評的收入充足度越高。注109

然而,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細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國自古即有“多子多?!薄ⅰ梆B兒防老”等傳統觀念,反映出子女數量、子女給予老年父母的經濟支持等家庭因素都對老年人的經濟狀況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子女越孝順,老年父母越覺得自己的收入是充足的。這可以看出,孝道不僅在中國傳統家庭文化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即使在現代社會,子女孝順與否,對于老年人主觀收入充足度的感知也仍具有重要影響。

在我國,子女數量越少,老年人越愿意認為自己的收入是充足的。表面上看,這與“增加孩子數量可以提高老年父母的收入保障”的傳統觀念相矛盾,但實際上,對于子女數量較多的城市老年人而言,特別是在當前我國經濟社會全面轉型過程中,成年子女在承擔事業發展壓力的同時,還面臨著“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壓力,作為他們的年邁父母勢必要為他們的成年子女的工作和生活而操心,因此,與子女數量較多的老年人相比,那些子女數量較少的老年人更愿意認為自己的收入是充足的。

從居住安排方面來看,與那些和子女同住在一起的老年父母相比,不和子女在一起居住的老年父母越愿意認為自己的收入是充足的。這與陳和何馬琳等人對于臺灣地區的分析結論剛好相反。注110在我國,由于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異,許多老年人要求獨立的個人生活空間,自愿選擇單獨居住。注111特別是近年來“啃老族”的出現,讓那些與子女共同居住在一起的老年父母更容易認為自己的收入是不充足的。

從代際相互支持角度看,子女不論是提供給父母金錢還是工具性支持,都會增強老年父母對自身主觀收入充足感的正向評價。而老年父母為子女提供的金錢支持越多,老年父母越愿意認為自己的收入是充足的。但老年父母為子女照顧孩子、做家務、看家等工具性支持,與老年人主觀收入充足度不相關。這表明老年父母接受子女包括金錢和工具性支持的多少,與其自身收入有正相關關系。同時,老年父母給子女提供財務方面的支持越多,可能表明老年父母經濟狀況越好,所以老年人對自己的收入自評價也會較高。

(二)啟示

要想全面了解老年人的經濟狀況,必須使用客觀收入和主觀收入相結合的方法。老年人主觀經濟狀況充足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客觀收入是影響其變化的一個重要自變量,但其他變量,如年齡、性別、婚姻、教育程度、工作狀況、健康狀況、子女是否孝順、居住安排、子女數量、代際相互支持等,都會影響老年人對自己主觀收入是否充足的判斷。

從理論研究上看,主觀經濟狀況評價指標對于了解老年人如何保持相對獨立、健康的生活以及輔助了解老年人真實經濟狀況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首先,正如本章開篇所提到的那樣,有關老年人客觀經濟狀況的數據質量不高,在如何盡量減少這一不利因素的影響并增強對老年人經濟狀況的全面了解上,老年人對自身經濟狀況的主觀評價指標就顯得非常重要。其次,由于老年人健康是老年學領域中的一個重要議題,所以分析時,要注意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與其經濟狀況自評價的互相影響作用。一方面,老年人健康指標是影響其經濟狀況的重要自變量之一,而反過來,老年人主觀上如何評價自己或家庭的經濟狀況,也會影響到其身心健康。最后,老年人自評經濟狀況指標也是分析經濟幸福感、心理福利、精神抑郁、老年貧困、退休收入等問題的重要自變量之一。在有關我國老年人上述議題的相關研究中,應特別注意主觀經濟狀況自評價因素對其產生的影響。

從老齡政策層面上看,第一,切實提高老年人實際收入水平不僅關系到老年人基本生活質量的提高,而且關系到老年人主觀經濟幸福感的提升。經濟保障是老年人生活的基礎,不僅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健康狀況,而且還會影響老年人的家庭、社會地位以及社會參與、自我價值實現等問題?!昂椭C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切實提高老年人的社會地位,讓全體老年人共享社會經濟發展成果,因此,我國老齡政策首當其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切實提高老年人的實際收入水平,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特別是根據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職工工資增長情況,及時提高養老金標準,充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第二,由于老年人健康與其主觀經濟狀況充足度評價有著直接的正相關關系,所以,與老年人健康相關的政策如老年人醫療保障政策及時有效的出臺與實施,對于減輕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經濟負擔,提高老年人主觀經濟狀況充足度評價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第三,要對老年人弱勢子群體予以特別關注。如高齡老人、沒有上過學的老人、從未工作過的老人、未婚老人、喪偶老人以及健康狀況較差的老人,要針對其特殊需要,在政策上予以特殊照顧,以期達到最佳的政策效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兴市| 夏邑县| 宁武县| 布拖县| 广河县| 班玛县| 叶城县| 山阳县| 嘉兴市| 新昌县| 四平市| 芦山县| 砀山县| 华亭县| 南雄市| 永康市| 阿尔山市| 娄烦县| 彭阳县| 夹江县| 阿拉善左旗| 克什克腾旗| 陆河县| 宝鸡市| 建瓯市| 小金县| 桐城市| 扬州市| 德州市| 安龙县| 临朐县| 金山区| 华宁县| 临洮县| 大名县| 秦皇岛市| 丽水市| 宝山区| 广昌县| 潜山县| 朔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