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我國主要可持續發展政策

一、《中國環境與發展十大對策》(1992)

在參加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時,中國就同世界各國一起接受了《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21世紀議程》和《關于森林問題的原則聲明》三個文件,并簽署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生物多樣性公約》。這標志著我國自愿承擔起環境保護的國際義務與責任,開始對城市化進程中所出現的資源環境問題采取行動。在會議召開之后,我國借鑒國際經驗,結合自身實際,于1992年8月發布了《中國環境與發展十大對策》,以應對與解決高速城市化進程中經濟、社會、資源、環境不相協調的各類問題。

《中國環境與發展十大對策》提出了我國環境與發展領域應采取的十條對策,分別為:實行持續發展戰略;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業污染;深入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認真治理城市“四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結構;推廣生態農業,堅持不懈地植樹造林,切實加強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加強環境科學研究,發展環境保護的產業;運用經濟手段保護環境;加強環境教育,不斷提高全民族的環境意識;健全法制,強化環境管理;參照環境與發展大會精神,制定中國行動計劃。

《中國環境與發展十大對策》是我國在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下,首次對城市、生態、環境、經濟等領域可持續發展的政策響應,是在此之后各項可持續發展政策相繼出臺的奠基石,是我國首次將可持續發展提上國家發展戰略高度并提出針對性政策的重要文件,為未來我國可持續發展進程的不斷推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我國可持續發展政策體系的不斷完善指明了方向。

《中國環境與發展十大對策》第一次將持續發展納入國家發展戰略考量,并提出制定了針對中國的可持續發展行動計劃。同時,針對工業、農業的發展現狀與城市運行中出現的資源環境問題,在廢棄物排放、農林業保護與發展方面提出對策。《中國環境與發展十大對策》還提出要通過經濟手段與科學技術研究來推進可持續發展進程。

二、《中國21世紀議程》(1994)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可持續發展國家報告》(1997)

自1992年《中國環境與發展十大對策》發布以來,制定符合國際發展趨勢與我國現實狀況的可持續發展行動計劃成為非常重要的政策呼聲。《中國21世紀議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可持續發展國家報告》應運而生。這兩個文件標志著我國對可持續發展問題的關注程度與專業化程度的提高,豐富與細化了可持續發展的政策體系,是對《中國環境與發展十大對策》的繼承與發展。

《中國21世紀議程》是中國政府對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高度重視的重要體現,是《中國環境與發展十大對策》的延伸與發展。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之后不久,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便在1992年7月2日召開的第二十三次會議上決定,由國家計劃委員會和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牽頭,組織國務院各部門、機構和社會團體編制《中國21世紀議程》。根據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的部署,同年8月成立了由國家計劃委員會副主任和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任組長的跨部門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和指導議程文本與相應的優先項目計劃的編制工作。國家計劃委員會和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聯合成立了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承辦具體日常管理工作。經共同努力,于1993年4月完成了《中國21世紀議程》的第一稿,隨后在廣泛征求國務院各有關部門和中外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經中外專家組多次修改,最終完成了《中國21世紀議程》,它共有20章、78個方案領域,突出了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思想。1994年3月25日,國務院第十六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21世紀議程》。為了支持《中國21世紀議程》的實施,同時還制定了《中國21世紀議程優先項目計劃》。

《中國21世紀議程》凸顯了可持續發展對中國城市化的重要影響。該議程的序言指出,制定和實施《中國21世紀議程》,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中國在未來和21世紀發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選擇。議程指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注重謀求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中國可持續發展建立在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并提出要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社會體系以及保持與之相適應的可持續利用的資源和環境基礎。它在許多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行動目標與行動指南,包括:經濟發展與勞動者素質的協調一致;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基礎;控制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保護可持續利用的資源基礎;逐步建立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政策體系、法律體系,建立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綜合決策機制和協調管理機制;等等。

在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合作方面,《中國21世紀議程》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中國21世紀議程》與聯合國《21世紀議程》相呼應,既明確表達了中國對可持續發展問題的基本立場和積極態度,又有效地促進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與可持續發展的不斷推進。《中國21世紀議程》是根據中國國情編制的,廣泛吸納、集中了當時政府各部門正在組織進行和將要實施的各類計劃,既符合國際發展的大潮流,又具有綜合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1997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事務特別聯大會議召開,會議全面審議和評估了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以來各國執行《21世紀議程》的進展情況。為迎接這次會議,我國政府在回顧和總結1992—1996年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進展的基礎上,編寫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可持續發展國家報告》。在該報告中,中國政府再次強調了自身對可持續發展的認識,回顧了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總體進展、重點領域的成就,并提出了未來的戰略設想與政策措施,闡明了中國關于可持續發展若干國際問題的基本原則和立場。

三、小結

20世紀90年代是可持續發展成為全球重要議題的時代,也是我國開始應對與解決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協調問題的時代。《中國環境與發展十大對策》、《中國21世紀議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可持續發展國家報告》的相繼出臺彰顯了我國政府推動可持續發展進程的決心與魄力,體現了其順應國際發展潮流、承擔國際義務的勇氣,說明了國家對可持續發展的認識更加深入、關注領域更加廣泛以及制定的目標與行動更加具體。這為我國可持續發展進程的不斷推進打下了堅實的政策基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州市| 江津市| 尤溪县| 新和县| 巫溪县| 洪江市| 赣州市| 买车| 河南省| 合作市| 兴文县| 资兴市| 论坛| 六盘水市| 秦皇岛市| 钦州市| 石城县| 永川市| 新余市| 彝良县| 无锡市| 郯城县| 罗平县| 台中县| 庆云县| 沂南县| 孟州市| 安远县| 奉贤区| 葵青区| 板桥市| 英吉沙县| 北宁市| 肥西县| 东海县| 且末县| 乐山市| 富裕县| 四子王旗| 调兵山市| 阜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