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零售業發展監測與分析報告(2014)
- 王強
- 3179字
- 2019-09-20 17:10:39
2.2 中國零售業產業集中程度分析報告
2.2.1 中國零售業整體集中程度分析
2.2.1.1 中國零售業整體集中程度(CR4、CR8)分析
產業集中度是指市場上某一行業內少數企業的生產量、銷售量、資產總額等方面對某一行業的支配程度,它一般是用這幾家企業的某一指標(大多數情況下用銷售額指標)占該行業總量的百分比來表示。本報告選用CR4和CR8兩個指標計算,具體表示零售行業內前四家或是前八家企業銷售額占行業全部銷售額的比重,反映該行業的競爭狀況。具體數據來自2006年至2012年的《中國貿易外經統計年鑒》。
中國零售產業整體集中度比較低,2011年CR4僅為3.45%,CR8也只達到4.8%。從長期來看,2005年到2011年集中度在波動中有所上升,但是幅度很小,分為明顯的三個階段。具體來看,CR4和CR8保持同樣的趨勢,二者之間的差距也基本沒有變動,2005年至2007年集中度明顯提升,在2007年CR4和CR8達到最高值,分別為3.65%和5.14%;之后開始回落,2009年出現極小值2.96%和4.31%,仍然高于2005年的水平;2009年至2011年出現新一輪的回升,2011年集中度明顯高于2005年,整體呈現波動上升趨勢(見圖2—7)。

圖2—7 中國零售產業整體集中度(2005—2011年)
2.2.1.2 中國限額以上零售企業集中程度分析
限額以上零售企業集中程度分析,選取限額以上零售企業零售額占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以及限額以上零售企業的CR4和CR8三個指標,后兩個指標具體是指前四家或是前八家零售企業銷售額占限額以上零售企業銷售額的比重。具體數據摘自2006年至2012年的《中國貿易外經統計年鑒》。
從限額以上零售企業的銷售情況來看,中國零售產業的集中度也呈現出波動上升趨勢,2005年至2011年限額以上零售企業零售額占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明顯上升,2011年達到33.76%。與整體集中度不同的是,限額以上零售企業的CR4和CR8總體呈現出下降趨勢,2005年至2007年略有上升,但并不是很明顯;2007年之后顯著下降,2011年有所提高,CR4和CR8分別為10.22%和14.23%,低于2005年的水平。這主要是因為規模以上零售企業的平均整體規模在擴大,但是特大型企業(前四家或前八家)的相對份額并未擴張,尤其是2007年之后,表現為限額以上零售企業零售額占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比重不斷上升,使得前者集中度出現下降趨勢(見圖2—8)。

圖2—8 中國零售產業限額以上零售企業零售額占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及集中度(2005—2011年)
2.2.1.3 中國連鎖零售百強的集中程度分析
零售百強企業集中程度分析,選取百強企業零售額占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以及百強企業內部的CR4和CR8三個指標,后兩個指標具體是指前四家或是前八家零售企業銷售額占百強企業銷售總額的比重。
從零售百強企業的銷售情況來看,中國零售產業的集中度也表現出波動上升趨勢,其中百強企業零售額占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比重基本保持不變,維持在10.3%~11.3%,波動幅度在1個百分點以內,表明百強企業零售額與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保持同樣的增長趨勢。
零售百強企業的CR4和CR8與行業整體趨勢一致,2005年至2011年可分為明顯的三個階段,總體來說在波動中有所上升,2007年分別達到最大值32.45%和45.77%,2011年顯著高于2005年的集中度水平。這樣一種趨勢主要是因為百強企業零售額占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基本保持不變,使得二者的CR4和CR8呈現同樣的趨勢(見圖2—9)。

圖2—9 中國零售產業百強企業零售額占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及集中度(2005—2011年)
根據美國產業組織學家貝恩對市場結構的分類,CR4≤30%或CR8<40%時,該產業處于完全競爭狀態。結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國零售產業的集中度比較低,整體上屬于完全競爭性產業。這與該行業自身性質相關,相較而言,零售行業進入壁壘比較低,表現為資金和技術要求低,從而行業整體比較分散。但是隨著行業的發展,集中度會不斷提高,表現為2005年至2011年呈現出波動上升的趨勢,一些大型外資零售企業,比如沃爾瑪和家樂福等的進入進一步提升了中國零售產業的集中程度。
2.2.2 中國零售業按照行業分類的集中程度分析
2.2.2.1 中國零售業分行業的集中度
中國零售業的集中程度在不同子行業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因此需要對不同子行業的集中程度進行單獨分析,反映出各個子行業的競爭狀況。本報告根據《中國貿易外經統計年鑒》中的行業分類,主要選取綜合零售中的超市、百貨以及家用電器及電子產品專門零售三個行業2005年至2011年的數據進行分析。仍然采用CR4和CR8兩個指標,具體是指前四家或是前八家零售企業的銷售額占該行業銷售總額的比重。
集中程度最高的是家用電器及電子產品專門零售,2005年至2011年CR4基本在70%或以上,CR8更是高達80%,基本上處于寡頭壟斷的狀態,典型代表是蘇寧和國美兩大電器零售商。綜合零售超市和百貨的集中度比較接近,超市的CR4在2005年至2007年間略低于百貨,2008年之后二者基本相同;超市的CR8在2005年至2007年略高于百貨,2008年之后,二者差距拉大。從長期來看,綜合零售超市的集中程度在波動中有所上升,盡管變動幅度較小,CR4和CR8分別保持在30%和45%左右;綜合零售百貨的集中程度略有下降,CR4與超市基本持平,CR8在40%左右,但這并不影響綜合零售整個行業集中程度上升的趨勢(見圖2—10和圖2—11)。

圖2—10 中國零售業分行業的集中度(CR4)(2005—2011年)

圖2—11 中國零售業分行業的集中度(CR8)(2005—2011年)
2.2.2.2 調整后的中國零售業分行業集中度
由于以上關于行業集中程度的分析采用的是限額以上零售企業的零售額數據,集中程度存在高估的可能。因此,本報告引入一個調整系數,即以限額以上零售企業的零售額占全國零售額的比重為系數,用于計算消除限額以上集中程度的影響,降低計算偏差,從而更好地反映它們真實的集中度水平,比較不同行業的差距。
調整之后集中程度趨勢與之前基本一致,綜合零售超市和百貨整體集中度水平比較接近,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消除了之前百貨略有下降的情況,與行業整體水平更加一致,具體見表2—1。

注:*表示由于數據原因,表中這一項實際是CR6的結果。
不同行業集中度的分析,都反映出同樣一種趨勢,即中國零售行業的集中程度在不斷提高,由于受數據限制,表2—1中提出的調整后集中度作為一種輔助分析,與真實結果可能存在一定差異,僅作為參考。
2.2.3 中國零售業按照業態分類的集中程度分析
2.2.3.1 中國零售業分業態的集中度
中國零售業的不同業態之間集中度也存在較大差異,因此需要對不同業態的集中程度進行單獨分析,反映出各個業態的競爭狀況。本報告根據《中國貿易外經統計年鑒》中的業態分類,選取超市、百貨和專業店三種主要業態進行分析,由于統計口徑改變的原因,只分析了2008年至2011年的數據。仍然采用CR4和CR8兩個指標,具體是指前四家或是前八家零售企業的銷售額占該業態銷售總額的比重。
具體來看,集中程度最低的是專業店,其CR4和CR8基本上都保持在10%,二者之間差距很小,反映出專業店比較分散。超市和百貨的集中程度都呈現出下降趨勢,CR4和CR8有著同樣的變動趨勢。相較行業分類中的綜合零售超市和百貨,業態中超市和百貨的集中程度更高一些,并且是百貨顯著高于超市。百貨的CR4和CR8分別在40%和50%左右,超市要低10個百分點左右。這里的差異反映出統計口徑問題,并不是分析錯誤(見圖2—12和圖2—13)。

圖2—12 中國零售業業態分類集中度(CR4)(2008—2011年)

圖2—13 中國零售業業態分類集中度(CR8)(2008—2011年)
2.2.3.2 調整后的中國零售業分業態集中度
由于以上關于業態集中程度的分析采用的是限額以上零售企業的零售數據,集中程度存在高估的可能,因此,本報告引入一個調整系數,即以限額以上零售企業的零售額占全國零售額的比重為系數,用于消除限額以上零售企業的集中程度的影響,降低計算偏差,從而更好地反映它們真實的集中度水平,更客觀地比較不同業態的差異。
調整后專業店的CR4和CR8在3%左右,屬于比較低的水平;調整系數縮小了超市和百貨店之間的差距,但是百貨的集中程度仍然略高于超市大約4個百分點,具體見表2—2。

業態方面,2008年以來經修正的數據顯示,超市、百貨店和專業店的集中程度略有下降,而且中國零售業的集中程度存在很大波動,但表2—2提供的結果僅作為輔助分析和參考,與真實的結果可能會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