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SNA關于機構部門分類的修訂與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機構部門的調整研究注11

韓 丹

一、引言

2008年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2008))沿襲了1993年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1993))的基本理論框架,修訂的重點在于重要指標的澄清以及核算方法的創新,對經濟中出現的一些重要的新現象提出了處理建議,對一些國際關注的焦點熱點問題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機構部門和機構單位是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基礎,SNA(2008)在這方面的修訂內容對于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更好地適應經濟和社會環境的變化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通過比較SNA(2008)與SNA(1993)關于機構部門分類的變化,研究了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做出相應調整的可行性。本文的第二部分系統梳理了SNA(2008)關于機構部門分類的重點修訂內容;第三部分是關于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在機構部門分類方面調整的幾點思考。

二、SNA(2008)關于機構部門分類的修訂

關于機構部門和機構單位,SNA(2008)對SNA(1993)中的一些概念進行了澄清,在機構單位歸類方面進行了一些具體調整,主要內容如下。

(一)在一定條件下,從事輔助活動的生產單位應被確認為單獨的 機構單位

輔助活動是企業主要活動的附帶活動,為企業生產的有效運行提供基礎性服務。它的主要特點是:(1)活動的產出僅在企業內部使用;(2)活動的性質具有普遍性,即各類生產活動都有可能對這項活動進行投入;(3)產出的形式一般為服務;(4)與企業的主要或次要活動相比,產出價值通常較小。

SNA(1993)認為,從事輔助活動的單位不是獨立的機構單位,而應被視為母公司的一個組成部分。輔助活動作為主要活動或次要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產出和產出的使用不單獨記錄;同時輔助活動消耗的中間投入也無法從它所支持的主要活動或次要活動中分離出來,因此輔助活動的增加值也無法確定。

SNA(2008)建議,如果輔助活動及其產出的使用都在同一個產業活動單位中,則應把輔助活動和相關的主要或次要活動視為一體,不單獨記錄。如果從事輔助活動的單位建立了獨立賬目,或者與所服務的產業活動單位分處不同的地理位置,則它可以被視為一個單獨的機構單位,并應根據其主要活動歸入相應的產業類別。

對于單獨認定的輔助活動生產單位,SNA(2008)建議采用成本法計算其總產出。其產出在各產業活動單位中的使用可以參照一定的指標,如產業活動單位的產出、增加值或者勞動力數目等來分配。

(二)和母公司在同一經濟體中的虛擬子公司不應作為機構單位

虛擬子公司是由母公司設立的,完全為其自身利益服務(如避稅或破產時使負債最小化等)而進行一些輔助活動的公司。例如,母公司為避稅而建立的結算中心就屬于虛擬子公司的性質。

SNA(1993)沒有提及“虛擬子公司”,只是在對附屬公司的描述中提及類似的活動單位。SNA(2008)明確提出了“虛擬子公司”這一概念,認為虛擬子公司不滿足SNA中關于機構單位的定義,因為它們缺乏獨立于母公司的行動能力,而且它們的產出量和產出價格都是由作為其唯一客戶的母公司(或同一集團中的其他公司)決定的。因此,如果虛擬子公司和母公司在同一經濟體中,這類公司就不能作為獨立的機構單位,而應視為母公司的一部分。

(三)非常住單位的分支機構可視為機構單位

分支機構是非常住單位擁有的非法人企業,如某大型橋梁、水壩、電廠項目在本地設立的現場機構等。

SNA(1993)沒有明確提出分支機構這一概念,但在準公司的分類中對其有所描述。SNA(2008)明確提出了“分支機構”這個概念,并提出了“分支機構”作為所在地的機構單位需要滿足的條件。首先,分支機構必須已經或能夠編制包括資產負債表在內的全套賬戶,具備了獨立的財務記錄。另外,分支機構還應具備以下一個或兩個要素:(1)分支機構在與總部所在地不同的經濟領土內從事了一年或一年以上的生產活動;(2)分支機構的生產活動要受所在地所得稅制度的管理。

(四)澄清了跨經濟領土企業的常住性

有一些特殊的企業,它們在多個經濟領土上進行連續運營,且運營過程不可分割,因此無法根據不同的經濟領土將企業拆分成各個獨立的機構單位,如航空公司、遠洋運輸公司等。

SNA(1993)認為,如果這些經營流動設備的單位的業務經常且連續在兩個以上的經濟領土中進行,那么在每個經濟領土都應有常住單位。但是SNA(1993)并沒有明確指出,如果這些常住單位沒有獨立的賬戶時,如何在它們之間分配生產活動。

SNA(2008)針對這一情況,提出如果無法確認母公司或獨立的分支機構屬于哪個經濟體,那么可以把整個企業的某一運營指標(如營業收入)按比例分配給各個經濟領土。

(五)區分了總部和控股公司

在現實中,有兩類完全不同的單位,一類是總部,另一類是真正意義上的控股公司。

(1)總部(Head Office)。總部對旗下各子公司實施監督和管理,承擔戰略規劃、決策制定的職能,并對相關單位進行日常運營管理。總部的活動屬于第四版ISIC的“專業、科學與技術活動”(M門類)下的“總部活動”(7010小類)的范疇。

(2)控股公司(Holding Company)。控股公司通過持有子公司一定比例的資產對子公司進行控制,它不對所控股的企業進行日常的生產運營和管理活動,也不對所控股企業的業務提供任何其他的服務。控股公司的活動屬于第四版ISIC的“金融和保險活動”(K門類)下的“控股公司活動”(6420小類)的范疇。

SNA(1993)提及了控股公司,認為其主要職能是控制并管理子公司的生產活動。這與SNA(2008)中總部的概念比較接近。SNA(2008)對總部和控股公司及其所屬機構部門進行了更明確的處理:對于總部,應根據子公司的主要活動歸入相應的機構部門;對于控股公司,都應歸入金融公司部門,作為專屬金融機構處理。

(六)特殊目的實體(SPEs)

特殊目的實體是SNA(2008)提出的一個新名詞。盡管國際上對特殊目的實體還沒有一個通用的定義,但是SNA(2008)指出了一些特殊目的實體的特點:(1)通常沒有雇員,也沒有非金融資產;(2)通常以另一個公司的子公司的形式存在,但與其關聯公司分屬不同的經濟領土;(3)由其他公司的員工負責日常管理,通過向母公司或其他關聯公司收取費用來支付日常管理所發生的全部費用。

SNA(2008)認為,一般情況下,這類實體應被視為一個機構單位,并根據其主營業務活動來歸入相應的機構部門和產業部門。但以下三種特例被賦予了專門名稱,以區別于其他SPEs:

(1)專屬金融機構。上述提及的控股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此外,諸如投資和養老基金、為個人和家庭持有和管理財富的單位、為資產證券化而持有資產的單位、代表關聯公司發行債券的單位等一些具有SPEs特點的單位也要作為專屬金融機構處理。

(2)虛擬子公司。某些實體不能獨立于母公司運作,僅作為一個資產和負債的被動持有者,被稱為處于“自動駕駛”狀態的被動型特殊目的實體。如果這類實體與母公司處于同一經濟體內,就被稱為“虛擬子公司”,它不是一個獨立的機構單位。

(3)一般政府的特殊目的單位。一般政府的SPE是由一般政府成立的,不能獨立于政府運作,交易范圍也受到限制。它不需要承擔(或獲得)與所持有負債(或資產)相聯系的風險(收益)。如果此類單位是常住者,則作為一般政府的一部分處理,不應作為獨立單位。

(七)將隸屬政府或公司的非營利機構(NPI)劃分為子部門

非營利機構(NPI)是一種以法律或社會實體形式存在的機構單位。其“非營利”的性質決定了它的成立者、控制方或者出資人都不能從其運營中獲得收入、利潤或其他財務收益,但這并不意味著NPI不能通過生產活動創造營業盈余。

NPI既可以從事市場生產,也可以從事非市場生產。大多數國家的大多數NPI是非市場生產者。對于從事非市場生產的NPI,又可以劃分為兩類:一類是由政府控制并且主要由政府資助的NPI;另一類是不受政府控制的非市場NPI,后者免費或以遠低于市場價的價格向住戶提供貨物或服務,被稱為“為住戶服務的非營利機構”(NPISH)。

SNA(1993)按照機構單位是否從事市場生產這一標準,將NPI劃分到不同的機構部門,只有NPISH是自成一類的機構部門,其他NPI則根據其所開展的生產活動或提供的服務歸入相應的機構部門。

為便于更好地研究分析NPI的活動,SNA(2008)將公司部門和政府部門下的NPI劃分出來,作為各部門下的獨立的子部門。因此,對于這些機構部門來說,在原有的子部門劃分基礎上形成了機構部門的交叉分類,以滿足不同的研究需求。

(八)擴展了金融服務的定義

SNA(1993)將金融公司部門定義為主要從事金融中介以及與金融中介密切相關的輔助金融活動的所有常住公司和準公司。只有當非法人金融企業具備了金融中介或金融中介附屬機構的資格以及準法人公司的資格時,才能歸并到金融部門中。放債者、貨幣兌換人以及從事小規模金融活動的個人通常不具備資格,從而不能列入金融公司部門中。

SNA(2008)擴展了金融服務的定義,認為金融公司部門包括所有主要提供金融服務活動(包括保險、養老基金服務等)的常住公司。構成金融公司部門的常住單位包括如下類型:(1)所有的常住金融公司(SNA所理解的公司,不限于依法成立的公司),無論其股東的常住性如何;(2)非常住企業在經濟領土內長期從事金融活動的分支機構;(3)作為金融服務市場生產者的所有常住的NPI。

隨著金融服務的不斷創新,傳統上由金融公司開展的一些金融服務,如今也可由非金融企業直接開展。例如,貨物生產企業或者零售商直接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貸,非金融企業直接在資本市場出售證券用以融資等。基于金融服務定義的擴展,SNA(2008)認可非金融公司提供的金融服務。然而,如果這類企業雖然已開展金融服務活動,但沒有成立一個新的機構單位(如子公司)來從事金融活動,并且金融活動在企業中仍屬次要活動的話,它們仍然被劃入非金融公司的范疇。

(九)修訂了金融公司部門的子部門

金融公司是主要向其他機構單位提供金融服務,包括保險和養老基金服務的所有公司和準公司。金融公司可分為三大類:金融中介、金融輔助機構和其他金融公司。

SNA(1993)關于金融公司部門的子部門劃分如下:(1)中央銀行;(2)其他存款公司;(3)保險公司和養老基金(ICPFs)以外的其他金融中介;(4)金融附屬機構;(5)保險公司和養老基金。

SNA(2008)關于金融公司子部門的劃分有了更為清晰和詳細的指導建議。

首先,SNA(2008)提出了多種劃分方式,認為金融公司部門既可以根據金融活動的性質來劃分,也可根據其是否是NPIs來劃分,還可以根據控制權歸誰所有來劃分,這種交叉型的分類有利于統計部門和研究機構根據不同需求歸并相應的子部門。

其次,根據機構單位在市場上的活動類型及其負債的流動性,SNA(2008)將金融公司部門劃分為9個子部門,分別是:(1)中央銀行;(2)中央銀行以外的存款性公司;(3)貨幣市場基金(MMF);(4)非MMF投資基金;(5)保險公司和養老基金(ICPF)以外的其他金融中介機構;(6)金融輔助機構;(7)專屬金融機構和貸款人;(8)保險公司(IC);(9)養老基金(PF)。不同的子部門對應不同的金融活動類型,其中,子部門(6)對應金融輔助活動,子部門(7)對應其他金融活動,其余所有子部門對應不同種類的金融中介活動。

SNA(2008)對金融公司子部門采取更詳細的分類,是為了更好地與IMF等制定的貨幣金融統計體系銜接,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將MMF劃為獨立的子部門。由于MMF的性質與其他存款性公司更為接近,有些國家將MMF也納入貨幣總量,這種情況下將MMF單獨劃分為一個子部門,可使SNA關于金融公司的分類能夠與不同國家的貨幣定義相匹配。

(2)將非MMF投資基金作為獨立的子部門。非MMF投資基金與MMF的區別在于,所得款項主要投資于長期金融資產和非金融資產(不動產)。非MMF投資基金的投資工具決定了非MMF投資基金的性質更接近于保險公司和養老基金(ICPF)以外的其他金融中介機構。

(3)將專屬金融機構和貸款人單獨作為一個子部門。專屬金融機構和貸款人是提供金融服務的機構單位,其大部分資產或負債不在公開市場上交易。這類機構包括只在少數單位(如子公司)內部進行交易的實體或者以自有資金提供貸款的實體,專屬金融機構和貸款人只為一個有限的群體服務,如只持有子公司資產的控股公司。

三、關于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機構部門的調整研究

結合SNA(2008)的建議和中國國民經濟核算的實際情況,關于機構部門的調整可以有以下幾方面的思路。

(一)關于機構部門的分類

SNA(2008)將構成經濟總體的所有常住機構單位劃分為五個相互獨立的機構部門:非金融公司部門、金融公司部門、一般政府部門、為住戶服務的非營利機構部門(NPISH)、住戶部門。

為住戶服務的非營利機構是不受政府控制的非市場生產者,包括工會、專業或學術協會、消費者協會、政黨、教會及社交文化、娛樂和體育俱樂部,以及公眾、企業、政府單位、非常住單位等以現金或實物提供資助的慈善、救濟和援助組織等。由于中國的國情,上述非營利機構多數為政府所轄的事業單位,因此,從可行性的角度出發,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02)設置了非金融企業部門、金融機構部門、政府部門、住戶部門四個機構部門,NPISH劃入了政府部門,不再單獨列出。但是,從近幾年非政府組織的發展情況來看,同時為了國際比較的需要,可以考慮將NPISH從政府部門中單獨劃分出來。

(二)關于機構單位的確認

1.從事輔助活動的生產單位可確認為獨立的機構單位

SNA(1993)對輔助活動的產出不單獨區分和記錄,對產出的使用也不記錄,將輔助活動消耗的中間投入視為對它所支持的主要活動或次要活動的投入,輔助活動的增加值與其主要活動或次要活動混在一起,無法單獨區分,但是對某些服務活動,如運輸活動,經常作為企業的輔助活動來處理。所以,采用SNA(1993)的處理方法,無法全面反映其在經濟體系中的作用。因此,SNA(2008)建議將滿足一定條件的從事輔助活動的單位作為獨立的機構單位。

同時,SNA(2008)建議,如果缺乏足夠的基礎資料,就沒有必要人為估算輔助活動的產出和增加值。中國目前統計調查的基本單位是法人單位,從事輔助活動的生產單位絕大多數不具備獨立賬目,計算輔助活動的產出和增加值存在一定的困難。要想采納SNA(2008)的建議計算輔助活動的產出,還需進一步細化統計調查的基本單位,搜集從事輔助活動的生產單位的財務資料。

2.非常住單位的分支機構可視為獨立的機構單位

根據SNA(2008)的建議,非常住單位的分支機構應視為獨立的機構單位,這意味著非常住單位的分支機構的產出也在對應行業的核算范圍內。中國現行的國民經濟核算與SNA(2008)在這一點上是基本一致的,尤其是涉及地區國民經濟核算時。例如,如果A省某機構單位在B省從事大型工程建設,那么該機構單位在A省的產出核算應剔除B省的大型工程的產出(該產出記入B省對應的行業)。

(三)關于子部門的劃分

SNA(2008)關于子部門的劃分有兩個新的變化:(1)非營利機構可作為政府、公司等機構部門的子部門;(2)修訂了金融公司部門的分類,由原來的5個子部門增加至9個子部門。

根據SNA(2008)的建議,每個機構部門都可劃分為交叉分類的若干子部門。例如,金融公司部門可以同時按金融活動的性質、是否為NPI、是否受政府或國外控制這幾種方式的一種或幾種來劃分子部門。子部門的劃分取決于研究分析的需求、政策制定的需求、數據資料的滿足程度等因素。

中國目前的機構部門賬戶的具體分類如下:非金融企業部門劃分為工業企業和其他非金融企業兩個子部門;金融機構部門劃分為銀行、證券、保險、其他金融機構四個子部門;政府部門劃分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兩個子部門;住戶部門劃分為農村住戶和城鎮住戶兩個子部門。中國的機構部門的劃分,主要還是為了分析機構部門各自的經濟活動以及機構部門之間的經濟聯系。比起國際標準,中國目前關于機構部門的劃分方法還比較單一,可以考慮在資料可獲得的前提下,豐富機構部門劃分標準,為政府的經濟和社會政策制定提供相關的數據支持。

(四)關于機構單位的其他調整

1.跨領土企業的常住性

航空公司、遠洋運輸公司、海底隧道等跨領土企業的運營過程是一貫而不可分割的。當這類企業無法拆分為不同經濟領土上的子公司或者母—子公司時,SNA(2008)明確建議可將整個企業的某一運營指標(如營業收入)按比例分配給各經濟領土。中國現行的地區增加值核算仍在執行SNA(1993)的建議,對于無法拆分的跨地區經濟活動,根據企業的注冊地,將產出全部核算在企業注冊所在地。隨著SNA(2008)的逐步實施,跨地區企業的產出核算方法也將做出相應改進。

2.總部和控股公司的區分

中國現行的國民經濟核算采納SNA(1993)的建議,將控制并指揮子公司而自己不進行大規模生產活動的企業集團本部全部計入SNA(1993)關于“控股公司”的范疇,這與SNA(2008)中“總部”的概念比較接近。

2008年第二次經濟普查就企業集團本部的處理方法進行了規定,企業集團本部如果具有法人資格,但自己不從事對外經營活動,則企業集團本部歸入“企業管理機構”,單獨填報法人單位普查表。這種分類是比較粗略的,而且將總部和控股公司的活動全部歸入商務服務業,可能會造成金融業產出被低估、商務服務業產出被高估,因此應當盡快采納SNA(2008)的建議,修訂相關的核算方法。

3.金融服務定義的擴展

SNA(2008)擴展了金融服務的定義,擴大了金融公司部門的范圍。金融服務的產出范疇在原來的金融中介及輔助性活動基礎上又增加了金融風險管理和流動性轉換,個人或住戶利用自有資金從事借貸活動被納入金融中介服務范疇。

近年來中國的民間借貸活動十分活躍,規模不斷攀升,尤其在非公有制經濟較發達的地區,民間借貸有著相當的規模和影響。同時,隨著金融市場的深化,各種金融衍生工具紛紛涌現,金融交易不再僅僅作為實體經濟活動的資金結算手段,金融活動的范疇也越來越廣。因此,中國的國民經濟核算也要對金融服務的核算方法做出相應的改進,將各種新型金融工具納入核算范疇,從而全面描述金融部門的現狀以及金融服務對整個國民經濟的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闽侯县| 苍梧县| 台安县| 甘洛县| 左贡县| 永济市| 宁武县| 科技| 宁晋县| 柯坪县| 精河县| 米泉市| 景德镇市| 福建省| 彩票| 特克斯县| 蓝田县| 南漳县| 京山县| 嘉峪关市| 平果县| 杭州市| 天祝| 巴中市| 平凉市| 天台县| 涞水县| 额济纳旗| 渭南市| 正定县| 沙洋县| 酒泉市| 孝义市| 舟山市| 汨罗市| 泽普县| 柯坪县| 南投县| 唐山市| 南京市| 永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