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創新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社會主義發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我們之所以能開辟這條道路,關鍵在于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同時又根據我國的實際和時代的特征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是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實踐基礎。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先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主要矛盾理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理論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理論創新。這些理論創新融入了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黨最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表明,馬克思主義只有與本國國情相結合、與時代發展同進步、與人民群眾共命運,才能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創造力、感召力。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