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平民主義思想(populism)

平民主義思想是美國反托拉斯法誕生之初的支配性主導思想,即便是現在,該思想在美國國會仍然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這一思想根源于美國建國之初的幾任總統,特別是第三任總統托馬斯·杰斐遜以及第四任總統詹姆斯·麥迪遜等人的思想。美國的建國者們感于歷史上政府總是轉化為壓制者,成為個人自由的最大敵人這一事實,認為理想的政治體制應該具有三個要素:第一,不能賦予政府太多的權力;第二,政府之間的權力應維持均衡,保持相互對抗的狀態;第三,應該給權力設置一個盡可能短的期限。(注:參見[美]查爾斯·愛德華·麥瑞姆(Charles Edward Merriam):《美國政治思想史Ⅰ》,[日]中谷義和譯,127~183頁,東京,御茶水書房,1982。)基于這樣的認識,理想的國家圖像是,將政治權利分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權,在三種權利之間維持制約和平衡;國家政治結構按照聯邦制的方式維持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之間的權力均衡。這種政治思想的根基是一種對于權力的不信任,為了防止權力的壟斷可能對個人自由的侵害,國家政治結構的核心就是維持權力之間的制約與平衡。實現這種思想的憲法體制就是“三權分立”原則和聯邦制,這種思想也被稱為“平民主義思想”(populism)。(注:參見[日]松下滿雄:《經濟法概論》,12~13頁,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06。)

托馬斯·杰斐遜的思想中,蘊涵著由獨立農民和獨立小企業構成的社會是最理想的社會的理念,這正好反映了美國建國時的經濟社會形勢。美國的建國者們確信,在由眾多獨立農民和獨立小企業構成的社會里,由于權力分散,不會出現壟斷性的權力,自然很少會有濫用權力的行為發生。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社會不僅應該排除政治權力的集中,而且應該極力排除經濟權力的集中,應盡可能地維持由中小型企業構成的多元經濟社會,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社會財富均等地分配到每個階層。因而,企業太大本身就有問題,特別是當企業企圖通過合并獲得經濟權力的集中時尤其應當予以嚴格規制。1890年,世界第一部反壟斷法《謝爾曼法》頒布后,平民主義思想直接反映在早期的一些反托拉斯判決中,例如1897年的美國政府訴橫貫密蘇里貨運協會案(注:See United States v.Trans-Missouri Freight Ass'sn,166 U.S.290(1987).)以及1911年的標準石油案(注:See Standard Oil Co.of New Jersey v.United States,221 U.S.1(1911).)等。平民主義思想是一種樸素的民本主義思想,今天看來有一種古色蒼然的感覺。但是,美國的建國者們所堅持的自由、民主與平等的政治理念,在國家構造中貫徹的“分權與制衡”的思想以及排除權力集中的理念,迄今仍是貫穿美國政治、經濟生態的基本原則,有其內在的合理性與獨特的思想價值,代表著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

美國的建國者們所處的時代尚沒有制定反托拉斯法,但建國者們的反壟斷思想深深地影響著后來的反托拉斯執法。20世紀30年代,以哈佛大學的一批經濟學家為中心所組成的“哈佛學派”正是平民主義思想在經濟學領域的衣缽傳人。哈佛學派被稱為“結構主義學派”,他們運用“S(structure)-C(conduction)-P(performance)模式”,即通過市場結構、企業行為和市場績效的因果關系分析,認為特定的市場結構預示著一定的企業行為,而一定的企業行為又導致一定的市場績效。(注:See Herbert Hovenkamp,The Antitrust Enterprise:Principle and Execu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5,pp.3538.)在這個由結構到行為,再由行為到績效的推理中,哈佛學派認為,可以從一定的市場結構推導出一定的市場績效。衡量市場結構的一個重要標準是市場集中度,而市場績效的主要標準便是利潤率。結構主義學派通過實證分析得出結論:在一個由一家企業或者幾家企業構成的壟斷或寡頭型產業,少數企業之間很容易進行共謀或者協調行動,通過設定很高的市場進入門檻阻止其他企業的進入,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市場競爭減弱、產生高額利潤以及資源配置被扭曲的不良后果。這個“集中度——利潤率”的假定表明,某個市場中如果具有支配力的企業數量增加,經濟上就會出現壟斷的危險,為了恢復和維持市場的有效競爭,必須執行企業分拆、禁止合并等維持競爭性市場構造的反壟斷政策。

哈佛學派的結構主義理論對于美國反托拉斯法的執行產生了很大影響,直至20世紀70年代,反托拉斯法的執行主要依據哈佛學派的經濟理論。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美國反托拉斯法對于大企業執行比較嚴格的分拆政策。但是,過嚴的反壟斷政策限制了美國企業追求規模效益的動機,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以及戰后日本與德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美國企業在與日本等新興國家企業的競爭中居于劣勢,迫使美國政府開始檢討其過嚴的反托拉斯政策。這時,注重企業行為分析的芝加哥學派的經濟效率性思想逐漸占據美國反托拉斯執法指導思想的主導地位。今天看來,哈佛學派的結構主義學說代表了經濟發展前期階段的一種市場績效分析,在當今生產越來越全球化、企業競爭越來越趨于綜合性和制度化的時代背景下,確實顯得有點過時。但是,哈佛學派實施的“S-C-P模式”對于今天的競爭分析仍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體現在:判斷一個市場的競爭結構時仍然把市場集中度(主要考慮市場份額)作為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市場份額仍然是各國進行經營者集中審查的一個重要標準,針對經營者集中的救濟方案一般仍以結構性救濟(資產剝離)為主,等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牙克石市| 乌拉特中旗| 进贤县| 泌阳县| 天镇县| 白水县| 平舆县| 朝阳县| 科技| 禄丰县| 江西省| 邻水| 沁源县| 安吉县| 双流县| 竹溪县| 繁峙县| 东兴市| 大连市| 手游| 枣庄市| 昌都县| 长治市| 左云县| 盖州市| 定襄县| 道真| 吴江市| 清镇市| 丽江市| 祁东县| 巴中市| 广元市| 丽水市| 衡阳县| 旌德县| 潍坊市| 乌拉特前旗| 黔南| 钦州市| 伊金霍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