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規制研究
- 戴龍
- 592字
- 2019-09-29 12:51:48
第一章 反壟斷法的理念與歷史發展
第一節 反壟斷法的傳統理念
國際上關于反壟斷法的提法各不相同。眾所周知,反壟斷法在美國被稱為“反托拉斯法”(Antitrust Act),在德國被稱為“反限制競爭法”,在歐盟被稱為“競爭法”(Competition Law),日本稱之為“禁止獨占法”,韓國與我國臺灣地區則稱之為“公平交易法”,我國則稱之為“反壟斷法”。現在,國際上比較一般的提法是“競爭法”,更接近于歐盟的提法。本書為了和我國的習慣提法保持一致,整體上稱之為“反壟斷法”,但是涉及各國的反壟斷法時則采用各國的習慣提法。
正如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中所言,“一項制度之創立,必先有創見這項制度之意識與精神。一項制度之推行,也同樣需要推行該項制度之意識與精神。此項制度之意識與精神逐漸晦昧懈弛,其制度亦即趨于腐化消失”。在研究和探討一部法律之前,先得了解該法律的理念和價值。可以說,任何法律都有其內含的理念,法律理念與法律目的息息相關,法律理念是深藏于法律的基本精神,是一部法律的思想和靈魂;法律目的是法律理念的外在體現,是一部法律所追求達到的效果。就反壟斷法的形成與發展而言,雖然歷史上有無數的經濟、政治流派對反壟斷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是能夠稱得上構成反壟斷法的理念或思想的不多。作為一種理念,應該是人類追求的一種生活模式,應該是具有某種哲學價值的理論體系。整體而言,美國的平民主義思想、經濟效率思想以及德國的秩序自由主義思想對于反壟斷法的形成與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