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但不“較真”
兩千多年前,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曾經給人類說過一句忠言:“請注意?。∠壬鷤儯覀兲嗟丶m纏于一些小事了!”這句話,對今天的人們來說仍然值得品味和借鑒。
我們每天都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小事:擠公共汽車時,有人不小心踩了你的腳;買菜時,有人無意間弄臟了你的裙子;走在路上,可能不巧從道旁樓上落下一個紙團,正打在你頭上……受了委屈,忍一忍就過去了,可是,如果我們揪住這些小事不放,口出污言穢語,大發雷霆之怒,就一定會憑空給自己惹出很多不必要的事端。
20世紀80年代末,在遼寧某地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有一個年輕女子在看電影時,被后面的男觀眾無意間碰了一下腳,盡管男觀眾當面道歉,但那名女子仍然不依不饒。她硬說對方是要耍流氓,竟然回家叫來丈夫將那個人用刀砍傷解氣。結果,因觸犯刑律,夫妻倆雙雙鋃鐺入獄。
在小事上斤斤計較,常常成為損害人際關系的一大誘因。這種悲劇不僅在平常人中屢見不鮮,就是在一些卓有成就的名人中也時有發生。俗話說“禍從口出”,人們常常會犯把話說滿的錯誤。話說得太滿,一般會導致兩種后果:一是聽者不服,故意找碴兒使絆兒;二是自己沒有回旋的余地,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無論哪種,都不是好結果。在這方面還要學學紀曉嵐。
清朝乾隆年間,紀曉嵐在任左都御史時,員外郎海升的妻子吳雅氏死于非命,海升的內弟貴寧,狀告海升將他姐姐毆打致死,海升卻說吳雅氏是自縊而亡。案子越鬧越大,皇上就派左都御史紀曉嵐來審理此案。
紀曉嵐接過這樁案子,也感到很頭痛。因為牽扯到阿桂和和珅。他倆都是大學士兼軍機大臣,并且兩人有矛盾,長期明爭暗斗。海升是阿桂的親戚,原判又逢迎阿桂,紀曉嵐敢推翻嗎?
而貴寧之所以告不贏不肯罷休,實際是得到了和珅的暗中支持,和珅的目的是想借機除掉位居他上頭的軍機首席大臣阿桂。
打開棺材,紀曉嵐等人一同驗看??磥砜慈?,紀曉嵐看死尸并無縊死的痕跡,心中明白,口中不說,他要先聽聽大家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