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人體經(jīng)絡(luò)養(yǎng)生全書
- 楊克新
- 808字
- 2020-07-07 15:44:11
腎俞穴:慢性腎病緩解穴
腎俞,別名高蓋。腎,腎臟也。俞,輸也。腎俞作為腎的俞穴,其名意指腎臟的寒濕水汽由此外輸膀胱經(jīng),有益腎助陽、強腰利水的功效。因此,對腎俞穴進行刺激就能補益腎精,溫通元陽,強身壯腰,延緩衰老。
除保健作用之外,臨床上腎俞穴常被用來治療腎炎、腎絞痛、遺尿、尿路感染、陽痿、早泄、遺精、精液缺乏等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病;腎下垂、膀胱肌麻痹及痙攣、胃出血、腸出血、痔瘡、肝大等外科系統(tǒng)疾病;以及月經(jīng)不調(diào)、腰痛、哮喘、耳聾、貧血、肋間神經(jīng)痛、腦血管病后遺癥等其他疑難雜癥。

雖然腎俞穴對很多病都有療效,但其最顯著的作用還是在于慢性腎病的治療。在中醫(yī)理論中,腎病大體包括“水腫”和“淋證”兩類,其中水腫在《黃帝內(nèi)經(jīng)》中直接被稱為“水”,主要包括我們平常所說的腎性水腫,而淋證實際上就是指各種尿異常。中醫(yī)認為,無論水腫還是淋證,基本病機都在腎與膀胱。當(dāng)腎陽虛衰或膀胱氣機不利時,身體里的水就不能正常氣化吸收,變成尿液排出,就會出現(xiàn)身體水腫及小便異常。因此,對于腎病的治療,基本原則就是溫腎陽,利膀胱,而艾灸腎俞則恰恰能有此功效。
治療慢性腎病,可以用灸法,具體方法為:以腎俞為主穴,委陽為輔穴,艾條懸灸,腎俞每次灸10~20分鐘;委陽每次灸5~10分鐘。隔日一次,10次為一個療程,其順序通常是先灸腎俞,再灸委陽。此套方法總體的作用是,在慢性腎病的恢復(fù)期穩(wěn)定病情,預(yù)防病情進一步惡化或發(fā)生嚴重的并發(fā)癥。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方法只能作為腎病的輔助方法使用,不可替代常規(guī)的療法。
另外按摩腎俞穴可降血壓。堅持按摩、擊打、照射腎俞穴,增加腎臟的血流量,改善腎功能。每日臨睡前,坐于床邊垂足解衣,閉氣,舌抵上腭,目視頭頂,兩手摩擦雙腎俞穴,每次10~15分鐘。每日散步時,雙手握空拳,邊走邊擊打雙腎俞穴,每次擊打30~50次。
教你快速找穴位
腎俞穴位于腰部,當(dāng)?shù)诙导幌拢蚤_1.5寸。俯臥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門(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