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學越簡單越實用
- 連山
- 935字
- 2019-09-21 02:58:12
情人眼里為什么會出西施
在物理學上,熱水快速凍結現象被稱為“姆潘巴現象”,也稱“姆佩巴效應”。姆潘巴現象是對我們大腦中的常識的顛覆,熱水怎么可能先結冰呢?然而不可靠的姆潘巴現象竟然被人們當作真理認同了40多年。
姆潘巴現象是以埃拉斯托·姆潘巴的名字命名的。1963年的一天,姆潘巴發現自己放在電冰箱冷凍室里的熱牛奶比其他同學的冷牛奶先結冰。這令他大為不解,于是,他立刻跑到老師那向老師請教。老師卻很輕易地說:“肯定是你搞錯了,姆潘巴。”姆潘巴不服氣,又做了一次試驗,結果還是熱牛奶比冷牛奶先結冰。
某天,達累斯薩拉姆大學物理系主任奧斯玻恩博士到姆潘巴所在的學校訪問。姆潘巴就鼓足勇氣向博士提出了他的問題。奧斯玻恩博士回答說:“我不能馬上回答你的問題,不過我保證等我一回到達累斯薩拉姆就親自做這個實驗。”結果,博士的實驗和姆潘巴說的一樣。于是,人們就把熱牛奶比冷牛奶先結冰的現象稱為“姆潘巴現象”。
2004年,上海向明中學一名女生庾順禧對這一現象提出了質疑。在科技名師黃曾新的指導下,庾順禧和另外兩名女生開始研究姆潘巴現象。她們利用糖、清水、牛奶、淀粉、冰激凌等多種材料,采用先進的多點自動測溫記錄儀,在記錄了上萬個數據后進行多因素分析,最后得出結論:在同質同量同外部溫度環境的情況下,熱液體比冷液體先結冰是不可能的,并提出了引起誤解的三種可能。
為什么一個不存在的現象竟然被人們作為真理認同了40多年,而沒有人對它提出質疑?這就是光環效應的作用。光環效應,又稱暈輪效應,是指人們對事物的某種品性或特質有強烈的自我知覺,印象比較深刻、突出,這種感覺就像月暈形式的光環一樣,向周圍彌漫、擴散,影響了對事物的其他品質或特點的認識和判斷。
人們之所以堅信姆潘巴現象存在,就是源于對專家的良好印象。在這種印象的影響下,人們對姆潘巴現象的存在深信不疑——因為這個結論是物理學家給出的,他是物理學家,結論肯定就是正確的。
光環效應其實是一種認知偏差,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評價。我們可以把光環效應通俗地稱為“情人眼中出西施”。
在現實生活中,光環效應隨處可見。熱戀中的姑娘和小伙子,受光環效應的影響,雙方就會被理想化——姑娘變成了人間的仙女,小伙子變成了白馬王子;當老師對某個學生有好感時,會覺得這個學生什么都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