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股票持有數量的標準
在我們的投資操作中,“對投資略知一二”的投資者,最好將注意力集中在幾家公司上。
信奉傳統的投資理念實際上只會增加投資風險,減少收益率。投資者如果能夠清楚地了解公司的經濟狀況,投資于少數幾家你最了解,而且價格很合理、利潤潛力很大的公司,將獲得更多的投資收益。從目前的投資環境來看,從市場上挖掘到5~10家具備長期競爭能力的企業,進行長期投資,是投資者最佳的投資組合。
巴菲特說:“集中投資于投資者非常了解的優秀公司的股票,投資風險遠遠小于分散投資于許多投資者根本不太了解的公司的股票?!?/p>
巴菲特一直以來都堅持將自己的資金集中投資在幾家杰出的公司上,他強調如果你對投資略知一二并能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那么選5~10家價格合理且具長期競爭優勢的公司就足夠了。傳統意義上的多元化投資對你就毫無意義了。要簡單回答“到底買多少只股票才算是集中持股”的問題,讓巴菲特學派的人來說,其答案就是持股最多不超過15只。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是倡導并實踐集中投資的領軍人物。20世紀60年代,他還在經營巴菲特合伙公司的時候,就將公司40%的投資金額共計1300萬美元用于購買美國運通5%的股票,持有兩年之后賣出持股,獲得了2000萬美元的利潤。在1988~1989年期間,巴菲特拿出其麾下的伯克希爾·哈薩威公司大約1/4的資產,總計投資了10億2千萬美元,購買了可口可樂7%的股票,開始了他在投資史上的一段佳話。巴菲特認為,只有投資人不了解他們自己在做什么的時候,廣泛分散的投資策略才可以得到回報。
對于中小投資者來說,集中投資于一只股票意義更大。資金少于100萬的投資者,最好不要搞分散投資。如果投資者賬戶中只有幾萬元,但買了20只股票,每只股票只買幾百股,結果由于太分散,導致收益虧損。更主要的是,這么多股票,一個普通投資者根本照顧不過來。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用同樣的時間和精力研究3家公司和研究20家公司,其深度肯定是不一樣的。如果投資者介入太多的股票,勢必對上市公司一知半解,而且在統計成本、設計組合時都會搞得很復雜。一般的投資者購買3~4只股票就完全可以了。在投資時,如果通過對公司的分析,確實認為這只股票在一定的時期具有投資價值并能夠帶來較大的投資收益,那么籌碼可以適當向這只股票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