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菲特的財富金律
- 德群
- 1136字
- 2019-09-16 11:41:52
股價對價值的背離總會過去
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無論股價怎么波動,你需要真正關心的是投資目標的內在價值。即使在股價處于高位的時候,只要在股價大大低于其內在價值的情況下,仍然可以進行投資;相反,如果股價處于低位,但是股價已經高于其內在價值,那么這仍然是不值得投資的。
在股市中,最常見的就是股價的波動。有時候面對的明明是一家很好的公司,但是股價卻一直在價格的低位盤旋,導致很多投資者忍痛割愛,止損出局。事實上,巴菲特對這種情況的看法是:股價的波動是一件好事。因為股價的背離只是一種短暫的表現(xiàn)形式,從長期的角度來看,股價是不可能背離其內在價值的。
舉個例子來說,巴菲特投資水果織機公司的時候,就是在該公司宣布破產的時候,當時伯克希爾公司是以差不多面額一半的價格買入了該公司的債券和銀行的債券。要知道,這起破產案是十分特殊的,因為該公司雖然已宣布破產保護,可是即便是這個時候,它也沒有停止支付有擔保債券的利息,這樣就使得伯克希爾公司每年依然能夠得到15%的收益。到了2001年的時候,伯克希爾公司仍然擁有該公司10%的有擔保債權。不難看出,巴菲特的做法和普通的投資者的做法是有很大區(qū)別的。當時以本金面額50%買入后,即使在70%左右進行回收,這筆投資也已經獲得了40%的獲利回報,如果再加上每年的15%左右的利息回報,伯克希爾公司獲得的回報就已經相當可觀了。

不需要等到股價跌到谷底才進場買股票、反正你買到的股價一定比它真正的價值還低。
——股神巴菲特
另外,一個更加典型的案例是,從2000年年末開始,巴菲特就陸續(xù)購進了Finova公司的債權。其實當時這家財務金融公司已經發(fā)生了一些問題,流通在外的美元債券價格高達110億美元,已經下跌到面額的2/3左右,伯克希爾公司就以這個價格買入了其中約13%的債權。巴菲特選擇該公司的理由是,該公司兇多吉少、難逃破產命運。但即使如此,該公司的凈資產仍然擺在那里。伯克希爾公司從中回收的資金也會超過2/3面額的水平。即使該公司出現(xiàn)了最壞的狀況,仍然是可以獲利的。
當然,與普通投資者的投資行為不同的是,由于伯克希爾公司總是動不動地就去取得被收購公司的控股權,所以,相比之下,普通投資者并不具備如巴菲特般的話語權,這最終會影響到投資收益回報的高低。
有人問格雷厄姆是什么力量使價格最終回歸于價值呢?格雷厄姆回答說:“這正是我們行業(yè)的一個神秘之處,對我和其他任何人而言,也一樣神奇。但我們從經驗上知道,最終市場會使股價回歸于價值。”
股票市場和商品市場一樣,同樣遵循價值規(guī)律,股價短期波動很劇烈,經常偏離其價值,但是價格圍繞價值波動,從長期來看,股價最終會回歸于價值。巴菲特說:“股價波動是根本無法預測的?!逼鋵嵥f的是短期波動。從長期來看,股價波動完全可以預測,因為股價對價值的背離總會過去,最終會回歸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