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限配合與技術測量(第二版)
- 吳艷紅
- 658字
- 2019-11-06 14:25:10
第二版前言
《極限配合與技術測量》是高等職業院校機電類、近機類專業和工程技術類各專業課程體系中的主干課程,它緊緊圍繞機械產品零部件的制造誤差和公差及其關系,研究零部件的設計、制造精度與技術測量的方法,是聯系基礎課向專業課過渡的橋梁,同時也起著設計類課程與制造工藝課程間的紐帶作用。
《極限配合與技術測量》自2010年出版以來受到高職、中職等職業技術院校廣大師生的好評。第二版教材是在廣泛征求用書院校師生意見、并結合目前最新的教學需求修訂而成。新教材在第一版基礎上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改進:
(1)每章提出了學習目標,明確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要求。
(2)對新舊國家標準最主要的不同點進行了對比說明,便于學生學習使用,也滿足了新舊國家標準交替過渡期的需求。
(3)吸收和借鑒了各地學校的教學改革經驗,以必需、夠用為原則,表達上更加通俗易懂,便于教學和自學。
本教材由山西大學職業技術學院吳艷紅任主編并負責全書統稿,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汽車工程學院)呂江毅、山西職業技術學院周麗丹任副主編。全書共有9章,內容包括緒論,孔、軸結合的極限與配合,技術測量基礎,幾何公差及其檢測,表面粗糙度及其檢測,光滑極限量規,鍵、花鍵連接的公差與檢測,普通螺紋連接的公差與檢測,圓柱齒輪傳動的公差與檢測等。建議課時分配如下:

續表

綜合實踐周應根據學校的具體條件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目的是使學生能熟練識讀圖樣中的相關內容并正確測量及檢驗,即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解決現場問題的能力。
限于編者水平和時間有限,書中難免存在疏漏之處,歡迎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