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限配合與技術測量(第二版)
- 吳艷紅
- 695字
- 2019-11-06 14:25:10
第一版前言
本書是高等職業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是根據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并參照國家最新相關標準編寫的適用于機電類、近機類、工程技術類等相關專業的教材。
極限配合與技術測量是一門實踐性強、應用廣的專業基礎課。本課程的任務是傳授機械零部件精度設計的原則和方法以及機械產品質量保證的測量和檢驗技術。
本書的主要特點有:
1.根據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是為生產一線培養高級技術人才的教學特點,本教材注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采用新的課程體系和編排次序,突出重點,講求實用,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方便教與學。
2.根據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教材中的基礎理論部分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出發點,適當地降低了難度,突出了應用。對測量器具,在選型方面立足于國內產品,并介紹其工作原理。
全書共分九章,內容包括:緒論,孔、軸結合的極限與配合,技術測量基礎,幾何公差及其檢測,表面粗糙度及其檢測,光滑極限量規,鍵、花鍵連接的公差與檢測,普通螺紋連接的公差與檢測,圓柱齒輪傳動的公差與檢測。各章均配置了適量的復習與思考題,以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滿足教學要求。
參加本書編寫的有:山西大學職業技術學院吳艷紅、周麗丹,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汽車工程學院)呂江毅、甄雯,太原鐵路機械學校陳志江,昆明鐵路機械學校孟瑩,北京電氣工程學校李桂珍,北京自動化工程學校高衛紅。
本書由吳艷紅主編,負責全書的統稿,呂江毅、陳志江任副主編。
本書由山西大學職業技術學院高級講師王英杰擔任主審。王英杰高級講師對本書提出許多寶貴意見,在此表示衷心感謝!限于編者的水平,書中難免仍有錯漏之處,歡迎廣大任課老師和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