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產權調查引致的貿易壁壘:形成機理、效應及預警機制研究
- 代中強
- 843字
- 2021-04-01 16:50:53
第四節 涉案產業分析
世界海關組織《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制度》(the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m, HS)分類編碼體系將商品分為22大類產品。表2-6為按照HS編碼體系進行分類統計的涉案產業統計結果。
表2-6 涉案產業類型匯總表

注:(1)有些案件涉及的產業種類達到2類甚至更多。例如,編號為337-TA-874的案件,涉及的產業種類達5項之多,分別為第4類、第6類、第10類、第16類和第20類。因此,將表6中的涉案產業加總將超過337案件的總調查數量。(2)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不公平進口調查信息系統庫整理而得。
從涉案的產業覆蓋度來看,除第3類動植物油和脂和第21類藝術品及古玩外,其他大類都有涉及,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產業覆蓋度高達90.9%。這樣來看,知識產權調查的打擊面就非常廣,不管是知識產權敏感型產業還是知識產權非敏感型產業,都有可能成為涉案標的。
從涉案產業集中度來看,第l6類——機電產品無疑是重災區。1972~2014年,知識產權調查針對機電產品就達到602起,占比63.7%;其次是第20類——雜項制品,涉案次數達到92起,占比9.74%。另外,第6類——化工產品、第18類——光學、鐘表和醫療設備、第7類——塑料和橡膠制品相對涉案較多。同時,利用2009~2014年的數據發現,這一時期知識產權調查更進一步集中在機電產品和雜項制品上。表2-6的統計結果顯示,2009~2014年,機電產品涉案201起,占比達到72.56%;雜項制品涉案28起,占比10.11%,都超過1972~2014年的世界平均值。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是,這一期間美國反傾銷的重點行業則是賤金屬及制品。
從針對中國大陸的案件看,和世界樣本一樣,機電產品和雜項制品是主要的涉案產品;而美國對華反傾銷則主要集中在賤金屬和化工行業,兩者合計比重達到60%以上。表2-6數據顯示,2009~2014年,針對中國大陸的知識產權調查案件中,機電產品涉案54起,占比63.53%,低于同期世界樣本的機電產品涉案72.56%的比重;雜項制品涉案9起,占比10.59%,略低于同期世界樣本的雜項制品涉案10.11%的比重。總體上看,針對中國大陸調查的行業與世界沒有出現實質性的差異,但具有貿易競爭力優勢的塑料、橡膠制品和皮革、箱包制品的涉案比重卻明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