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產權調查引致的貿易壁壘:形成機理、效應及預警機制研究
- 代中強
- 564字
- 2021-04-01 16:50:53
第三節 調查類型分析
在知識產權調查的實踐中,其調查類型主要有專利侵權、注冊商標侵權、侵犯商業秘密、商業外觀侵權、虛假原產地、版權侵權、不公平競爭、商標灰色市場
等。根據表2-4可知,1972~2017年,知識產權調查中涉及最多的是專利侵權,占比87.81%;其次為注冊商標侵權,占比9.81%。同時,通過表2-5的數據發現,2004年以來,知識產權調查中涉及專利侵權案件的比重均超過90%,這說明近年來針對專利侵權的訴訟得到進一步強化。
表2-4 涉案調查類型匯總表

注:(1)部分案件涉及兩種調查類型,因此各類型比重相加超過100%。(2)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不公平進口調查信息系統庫整理而得。
在表2-5中,我們利用中國大陸和世界的數據進行了對比。由于針對中國大陸的知識產權調查案件主要爆發在2002年以后,我們選擇的樣本區間為2002~2017年。表2-5結果顯示,針對中國大陸的知識產權調查案件中,涉及專利侵權的占據絕對優勢地位,除2003、2008年外,其他年份涉及專利侵權的比重都高達80%以上。但與世界樣本相比較,在考察樣本的大部分年份,針對中國大陸的調查案件中,專利侵權訴訟的比重還是低于世界平均值。這意味著中國大陸企業涉案的類型更為廣泛,這可能會增加中國大陸企業應訴的時間和費用成本,進一步提升中國大陸企業的不應訴比率。
表2-5 世界和中國大陸專利侵權涉案比較

資料來源: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不公平進口調查信息系統庫整理而得。